毒大米

毒大米

毒大米是指用陳米反覆研磨後,摻進工業原料白蠟油混合而成,其色澤透明,賣相好。食用後會引起人體全身乏力、噁心、頭暈、頭疼等症狀。

基本信息

簡介

毒大米毒大米
所謂的“毒大米”對國人可是司空見慣,就是經過檢測不能食用的發霉或農藥及重金屬超標米,只能用於工業用途——這些米即被稱為“問題大米”。

早在公元前1世紀就有因食用霉變的穀物引起某些疾病,導致孕婦流產畸胎的記載。

霉變的飼料可使家畜的生長減緩,出現畸胎或死亡。上世紀60年代,英國一家農場10萬隻火雞食用霉變的花生粉後,相繼在幾個月內死亡,研究人員發現有些黴菌毒素不僅具有很強的毒性,而且也是重要的致癌物質。

識別

毒大米新鮮大米
霉變大米色澤發黃、表面粗糙、易碎,霉變嚴重者呈褐黑色,有異味。這些大米經去皮、漂白拋光、添加礦物油等處理後,米粒細碎、有油膩感,仍有輕微的霉味。

辨別摻假大米要一看二摸三嗅:從觀感上看大米成色如何,用手摸大米是否有油膩感,聞一下有無大米的自然香味。最簡便的方法是,把少許米放進水裡,漂油花的就是摻油大米。

要想確定挑選的大米是否為優質大米,可以通過“看、咬、聞”三個步驟來判斷。

看外觀

優質大米看上去應該顆粒均勻整齊,有光澤感,較乾燥,無蟲蛀,無沙粒、無灰塵。劣質大米則顏色發灰、米粒散碎。

用牙咬

取一粒大米用牙咬咬看,若米粒硬而且咬後成粉狀,則說明水分較少、比較新鮮。

聞氣味

優質的大米聞上去有大米的清香味,劣質的大米則會潮濕且有霉味、異味。

相關事件

中國

2002年,我國廣東、廣西等地查出“毒大米”數百噸,根據“毒大米”樣本檢驗結果,黃麴黴毒素的含量嚴重超標。過量食用被黃麴黴毒素污染的食品,嚴重者可在2至3周內出現肺水腫、昏迷等症狀。
2009年深糧集團從湖南採購上萬噸大米,經深圳質監部門質量標準檢驗,該批大米質量不合格,重金屬含量超標。

日本

2008年9月5日開始,“問題大米”事件進入日本媒體、市民視線,隨著調查的深入,發現涉案單位越來越多,問題越來越嚴重。“問題大米”事件逼日本農相下台,涉案代理商自殺謝罪。據日本共同社、《朝日新聞》等媒體2008年9月6日~20日連續報導,日本“三笠食品”等公司涉嫌將工業用(殘餘農藥超標及發霉)大米,偽裝成食用米賣給酒廠、學校、醫院等370家單位。在案件調查過程中,一涉案中間商自殺身亡。農水省事務次官白須敏朗辭職。2008年9月19日,日本農林水產大臣太田誠一承認對該案處理不當,也引咎辭職。

危害

毒大米中黃麴黴毒素嚴重超標。食用被黃麴黴毒素污染嚴重的食品後可出現發熱、腹痛、嘔吐、食慾減退,嚴重者在2至3周內出現肝脾腫大、肝區疼痛、皮膚黏膜黃染、腹水、下肢浮腫及肝功能異常等中毒性肝病的表現,也可能出現心臟擴大、肺水腫、甚至痙攣、昏迷等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