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前街道

殿前街道

殿前街道位於廈門島西北部,轄區面積26平方公里,下轄七個社區居委會,人口23萬,是廈門島“臨空”、“臨港”地理交通要地,素有“鷺島門戶”之稱。“十二五”期間,殿前街道著力打造“五區四中心”,即兩岸旅遊文化產業區、高端研發製造產業區、城際交通商務產業區、現代物流產業區和臨空經濟產業區, 航空商務中心、飛機維修中心、高端汽車展示銷售中心、台灣農產品銷售批發中心。

基本信息

殿前街道殿前街道消防演習
殿前街道 面積15.42平方千米,戶籍人口20021人。轄6個社區:興隆、長樂、北站、神山、高殿、馬壟。殿前街道位於廈門島西北部,三面環海,東與同安灣、金門島相望,西與海滄一水之隔,南與禾山、江頭、湖裡街道接壤,北與廈門大橋、高崎海堤與集美相連,面積13.82平方公里。共有高殿、馬壠、興隆、北站、長樂、神山六個社區。戶籍人口約2.7萬人,外來人員近17萬人。轄區內有高崎國際機場象嶼保稅區、火炬高科技產業開發區、火車北站、閩台漁輪避風港等,是廈門島陸、海、空立體交通重地和進出島咽喉要道,素有鷺島門戶之稱。

鷺島門戶

殿前街道殿前街道水果市場
殿前街道:打造繁榮和諧的“鷺島門戶”

麥德龍、翔鷺大酒店和大型家居建材市場東方家園締結成繁榮的“翔鷺商貿圈”;建築面積約50萬平方米的“閩南古鎮(查看地圖)”營造出濃厚的商業和文化氛圍;城市化進程帶來安定舒適的都市生活……未來的殿前向我們描繪著美好的藍圖。

從原來的13.8平方公里的管轄範圍,到如今只剩下3平方公里的居民區和集體用地,殿前街道2/3的土地被徵用。面對繁重的征地拆遷任務,殿前人發揮著“服從大局、服務大局”的奉獻精神,把完成市、區交給的重點項目工作作為街道的首要任務。一直地努力使得這個年已7周歲的街道經濟實現快速發展,人居環境日趨和諧,未來的殿前帶給廈門人民的是另一番繁榮,另一種精彩。

齊心協力推進征地拆遷工作

五年來,殿前街道共完成了市裡的西海域整治、高殿二號路拆遷、旗山水庫征地、高崎中埔蔬菜、水果批發市場、18號泊位碼頭、避風塢、環島路機場段、農網改造、海堤改造、航空物流園等10多項重點工程,共完成灘涂整治10000畝、征地225.2萬平方米,房屋拆遷200棟,為實現廈門新一輪跨越式發展做出了街道的一份貢獻。

征地拆遷中,街道遇到不少問題,但街道領導相信只要花大力氣,讓民眾知道殿前的明天是美好的,拆遷問題便可以妥善解決。隨著廈門跨越式發展的進行、重點項目的強力推進,抓好省、市、區重點項目征地拆遷成為重中之重。2007年上半年,福廈鐵路暨公鐵大橋、疏港路高架橋的征地拆遷進入攻堅階段。為此,街道各項目組全力以赴開展工作,領導班子帶頭深入一線,“問情況、解難題”、“拔釘子、啃骨頭”。並通過積極協調各方力量、耐心細緻地做民眾思想工作,使征地拆遷取得了一定的進展。

在重點工程的征地拆遷、開發建設過程中,殿前街道致力於儘可能地幫助協調解決企業開發建設中遇到的各種矛盾糾紛和主動發揮政府的社會公共職能。街道先後協調了火炬園、軟體園的開發建設中的種種問題,確保企業的順利發展。針對轄區17萬的外來員工,街道認真解決企業員工在轄區內的吃、住、行及其子女就學、文化生活和公共安全等問題,為企業解決了後顧之憂。

為了解決大開發、大建設中遺留的核心問題,即村民的生活出路,殿前街道立足自身,全面整合人均15平方米的發展用地等土地資源,採取集體籌資和向村民集資相結合的辦法,建了兩個波次20棟廠房、3個市場、1個汽車交易市場,為村民謀發展。此外,為了全力以赴構建轄區大穩定環境,街道還採取了“捆綁式”的責任制,把涉及到穩定的各項工作由黨工委、辦事處的統一領導,責任落實到各個社區、街道掛片、掛點的工作人員,並要求每周必須有兩天半的時間下到點上,深入到第一線,了解、摸排、調處不穩定因素,為穩定工作落到實處提供了組織保證和制度保障。

針對轄區外來人口多、建築高度密集、人口密度高,又因村民的消防意識差,消防隱患空前嚴峻。一旦發生火災將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這個棘手的問題。街道黨工委、辦事處將此作為一項重要的工作,在村民不能接受安裝消防器材的情況下,組織全體機關幹部多次下點,召開村民大會,制定相應的措施,並認真研究做村民思想工作的方式方法。

在進行招商引資的同時,殿前街道也注重最佳化轄區發展環境,積極為市屬開發區、企業服務。轄區內的機場、保稅區、火炬園、火車北站、避風港等市屬大單位是市委、市政府整個戰略布局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跨越式發展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儘管這些企業的稅收不在街道,但按“屬地管理”的原則,這些企業的社會保障和社區服務工作,對街道來說責無旁貸。面對市、區體制轉換和跨越式發展的要求,殿前街道積極探索、主動創新,走出了街道工作的新路子。針對體制轉換和跨越式發展,街道提出了快節奏、超常規、超負荷、高效能的工作要求。隨著跨越式發展的進行,街道工作面臨的內涵更加豐富,外延不斷擴展。新的形勢對街道的各項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街道將運用超常規的工作方法,簡化工作程式,提高工作效率。並以塊統攬各項工作,重點突破、整體推進。

良好經濟發展形勢展殿前雄風

經濟發展是一個地方領導所關注的,隨著新一輪的發展大潮湧起。近年來,殿前街道關注稅源拓展,跟蹤服務重點企業,加強推進重點項目建設,發展壯大集體經濟,拓展發展空間。2007年上半年已完成財政總收入2.03億元,街道辦事處本級的財政收入1227萬元。

為實現經濟的更大飛躍,街道結合實際加大建築房地產行業稅收貢獻,促進福建五建、瀧澄建設、亨立建築、鑫泰建築、凱第建築等建築公司,日觀建材和三航混凝土等建材公司及翔鷺、坤城、旺榮等房地產公司的稅收穩步增長。同時,拓展商業稅收來源,以大邦汽車、力達汽車、信達汽車、東之星汽車、新五菱汽車等品牌汽車銷售企業形成了汽車銷售帶的稅收為突破口。

隨著廈門蔬菜水果批發市場規模日益擴大,稅收貢獻效應明顯,其中廈門農產品公司上半年稅收貢獻超150萬元。此外還要發展服務業稅收增長點。廈門國際大酒店、大唐娛樂及航空港貨運為代表的區港物流企業、汽車銷售帶的汽車維修企業發展迅速,成為新的稅收增長點。

要發展就要在穩定的企業基礎上再把外面的鳳凰引進來產金蛋。上半年招商引資富有成效。引進內資1.5億元,引進外資1999萬美元,超額完成全年任務。完成規模以上商業營業額25.5億元,與去年同期持平,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產值17.49億元,同比增長了21%。新的力量注入,新老的交匯相信將會使殿前的風采更加展現出來,一個輝煌的殿前正慢慢地,慢慢地凸顯在我們面前。

用和諧打造溫馨殿前

和諧的基本就是要綜治與平安建設的穩定。殿前街道通過加強宣傳教育,民眾座談、法制諮詢、欄板專刊、宣傳車等形式開展了創建“平安街道”、“文明平安社區”宣傳活動,提高了廣大民眾的法制觀念和平安建設意識,形成了弘揚“見義勇為社會行為,維護治安人人有責”的良好社會風尚。

街道抓好重點治理,深入開展了各種專項打擊行動,2007年1-6月份,轄區派出所共立刑案744起,破242起(破案率達32.52%);受理治安案件1813起,查處1315起(查處率72.53%),有效地遏制了案件上漲的勢頭,讓在這裡上班與生活的人有一種溫馨和平安的感覺。同時,還完善社會治安防控網路,加強晝夜巡邏,實行分段定點、格線管理。抓好大唐世家翔鷺花城等小區的封閉式管理,加強樓宇防盜門和防盜網建設,督促企事業單位落實財務室等重點部位的“三鐵一器”。

做好平安建設之外,殿前街道的計生管理服務也進一步規範。不僅結合“五下鄉”活動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諮詢活動,開展迎新春“關懷關愛”流動人口計畫生育宣傳服務活動,對返鄉的務工人員分發各類計生宣傳卡、冊、頁等計生宣傳資料2萬餘份。此外,還著力抓好流動人口的計生管理,定期不定期地組織開展流動人口的入戶清查訪視工作,對流動人口較多的高殿、馬壠社區還不定期地召開房東會議,對私房出租戶明確了計生責任。

社會保障事業是社會和諧的一個重要因素,殿前街道深知社會保障的重要性加大力氣推進其進一步發展。在努力創建文明環境,抓好居民的文明素質教育,嚴格按照國家衛生城市標準要求,做好轄區的環境衛生工作。在做好食品、公共場所衛生、職業病防治、打擊“黑診所”等專項整治工作的同時,抓緊完善社會保障,按照標準程式逐一對低保申請戶進行審核落實,嚴格發放程式,保證保障資金落實到位。近年來,街道辦理了1675個失地農民的養老保險和156人的低保,參保率達97%;解決下崗職工轉崗就業747人,原農村富餘勞力轉崗就業653人,組織清理村、組歷年的拖欠款1200多萬。使民眾的生活出路得到了暫時緩解,根本利益得到了基本維護,幾年來街道較好地完成了市、區重點工程和自身的項目建設。

榮譽

2005年,街道先後被評為“全省嚴打工作先進單位”、“廈門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突出貢獻單位”、“創全省安全生產合格鄉鎮先進單位”、安全生產工作連續3年被評為“市先進單位”,並連續3年被評為市綜治工作先進單位。2006年被省委、省政府評為文明單位,先後獲得“市‘四五’普法依法治理先進單位”、“廈門市軍警民共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等榮譽。

人物寄語

殿前街道黨工委書記劉雲標

殿前街道位於廈門島的西北大門,素有“鷺島門戶”之稱。

殿前街道努力打造五區四中心:
一、兩岸旅遊文化產業:以翔鷺大酒店、閩南古鎮為中心,以兩岸文化交流為特色,充分發揮最為臨近本市軌道交通、城際軌道交通站點優勢,發展旅遊、文體演藝、會展、購物、酒店、商務相關產業,形成本島北部最大的旅遊地標中心。本片區將成為殿前街道最大的商務經濟文化中心。
主要包括現有的翔鷺大酒店、東方家園、麥德龍、國際石材中心、建設中的閩南古鎮,下一步向永豐餘紙業至物資廳倉庫區延伸。
二、高端研發製造產業:依託火炬高新區,對接發展電子、光電、能源、電子商務等相關高端研發、製造產業,傳統服裝加工引導向服裝設計、展示、銷售結算中心發展。
主要包括殿前科技園區、高崎工業園區、古塘壠宇科工業園區、高崎新村片區。
三、城際交通商務產業:充分發揮進出島門戶,城市軌道、城際軌道經過站點較多的優勢,結合三舊改造,發展服務城際交通的商務產業。
主要包括殿前南工業區、殿前社片區、高崎舊社、中埔舊社、馬壠社片區、火炬管委會舊辦公區。遠期包括象嶼片區碼頭。堆場改建為遊樂主題公園、酒店、濱海休閒旅遊、高端商務、金融。
四、現代物流產業:依託碼頭、高崎火車站、航空港,以及廈門大橋、集美大橋、杏林大橋、軌道交通優勢,發展高端倉儲、保稅、物流商務產業。
主要包括象嶼保稅區、港務碼頭、航空北區物流園、旗山物流園等。
五、臨空經濟產業:以航空運輸、航空器維修為主業,豐富發展相關的臨空經濟產業。
主要包括航空港基地、航空南片區、航空北片區。形成四大中心:
(一)航空商務中心:以侯機樓、航空南區、航空北區、濱海商務區為主體,發展航空運輸、旅客住宿購物等相關產業。
(二)飛機維修中心:以太古飛機維修基地為依託,發展相關維修產業。
(三)高端汽車展示銷售中心:整合嘉禾路、興湖路、枋鍾路一帶的汽車銷售廠家,以航空北區夏商汽車銷售中心為基礎,建設島內最大的高端汽車藝術發布展示平台和銷售中心。
(四)台灣農產品銷售批發中心:以中埔台灣水果銷售中心為依託,改造提升中埔片區批發市場,形成台灣水果、稻米、蔬菜等加工品,大陸各類農產品、廚房用品銷售批發中心。
主要包括台灣水果銷售集散中心、夏商農產品批發市場、漢記及周邊片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