殉爆距離

殉爆距離

殉爆距離是指同種炸藥之間隔介質能引爆的最大間距。當炸藥(主發藥包)發生爆炸時,由於爆轟波的作用引起相隔一定距離的另一炸藥(被發藥包)爆炸的現象。 裝藥的爆炸能引起與其相距一定距離的被惰性介質隔離的裝藥的爆炸,這一現象叫做殉爆。炸藥起爆後,若能以恆定不變的速度自始至終保持完整的爆炸反應,成為穩定的爆炸。在鑽孔爆破中影響爆炸穩定性的因素有藥包直徑和炸藥密度。

簡介

炸藥的殉爆距離是指同種炸藥之間隔介質能引爆的最大間距。介質常規時為空氣、水等,殉爆距離與炸藥的體積大小、引爆的方向、炸藥的擺放位置、間隔介質、炸藥試爆所臨界的空間有關。炸藥性能鑑定時,一般在平坦的地面上鋪沙,然後在沙上劃藥卷直徑大小的槽,按一定縱向間距擺放起爆藥卷和殉爆藥卷,測定出的殉爆最大距離即為炸藥品種的檢測殉爆距離 。

殉爆距離的意義

炸藥的起爆條件是高溫、高壓、火焰、電擊、衝擊波、摩擦等,每一種炸藥根據成分不同,其較敏感的方面也不一樣,如乳膠炸藥對火焰不敏感,黑索金炸藥對衝擊波較敏感,按梯炸藥對高溫高壓較敏感。那么在隧道施工爆破中,鑽孔中的炸藥起爆藥卷爆炸後,產生的高溫高壓等能量瞬間是在比以上實驗中空曠的四周都有臨空面作實驗時小得多的鑽孔孔腔內傳遞的,如果將炸藥能起爆其它藥捲起爆的綜合最低能量簡稱為起爆能的話,其在實驗狀態應該是圍繞起爆藥卷的一個半圓柱體,而在炮孔中應該是一個沿炮孔中的一個長圓柱體,即其殉爆距離肯定較明山實驗要大 。

有關實驗驗證

根據以上思路,在隧道施工中,針對工地使用的炸藥類型,進行了以下實驗:

(1)每循環2-3 m的導坑及平導高水壓富水區地段的開挖,周邊眼裝藥殉爆距離的測定。

(2)採用簡易鑿岩台架模式每循環3.5 m的開挖,周邊眼裝藥殉爆距離的測定,主要使用於大跨段、鐵路普通單線段及高水壓富水區地段。

(3)採用四臂門架式液壓鑿岩台車每循環4.85 m的開挖,周邊眼裝藥殉爆距離的測定,主要使用於大跨段、高水壓富水區地段 。

總結

長久以來,在實際施工中大家都按以下原則進行施工,即爆破裝藥時,要避免藥卷間留有間隔,以免造成炸藥拒爆或降低爆破效果。在光面爆破中,往往都採用了間隔裝藥,導爆索連線起爆,在進尺不大於2m的導坑開挖中,周邊眼採用底部集中裝藥,空氣柱法起爆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