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遺產日

歷史遺產日

從1984年起,法國政府把每年九月份最後一個周末定為全國“文化歷史遺產日”。這一天,全國的博物館及政府部門的古建築全部對外開放,讓遊人接受歷史文化教育。

基本信息

簡介

法國歷史遺產日法國歷史遺產日

從一九八四年起,法國政府還把每年九月份最後一個周末定為全國“文化歷史遺產日”。在這個周末,全國的博物館及政府部門的古建築全部對外開放,讓後人接受歷史文化教育。

20屆歷史遺產日

法國20日開始在全國範圍內舉辦第20屆“遺產日”。今年的主題是保護精神遺產,全法各地將向公眾開放1.3萬座紀念性建築。
法國文化部長阿亞貢當天在主持“遺產日”開幕儀式時宣布,法國現有4.15萬處古蹟被列入保護名單,政府明年將增加2000萬歐元的撥款用於修繕古蹟,並將出台相關政策,鼓勵社會和私人團體積極參與對歷史遺蹟的保護。
在法國總統府愛麗舍宮、總理府馬提翁宮和議會門前,參觀者排起蜿蜒的長龍。凱旋門上人頭攢動,各著名宮殿內更是遊人如織。巴黎市政府在被稱為“皇家廣場”的孚日廣場組織名為“巴黎,陽光-星光”晚會,通過藝術家的表演喚起人們對遺產保護的重視。
法國著名的拉魯斯出版社還借“遺產日”之機出版發行了《法國古蹟直觀》一書,詳細追溯了從史前、古代、中世紀文藝復興時期到近代的法國歷史,介紹了250座具有羅馬、哥特、巴羅克等風格的文化古蹟,並刊登有500多幅珍貴的歷史圖片。
今年的“遺產日”正值紀念法國著名劇作家和短篇小說大師普羅斯珀·梅里美誕辰200周年。梅里美不僅憑藉短篇小說《卡門》和《高龍巴》享譽文壇,而且還是傑出的歷史學家和考古學家。他最早在歐洲倡導遺產保護和拯救歷史遺蹟,被法國人譽為“歷史遺產保護之父”。

第25屆歷史遺產日

歷史遺產日歷史遺產日

第25屆法國“遺產日”活動於9月21日結束。據統計,在為期兩天的“遺產日”中,參觀者總數達到1200萬,創下“遺產日”參觀人數之最。不少遊人甚至排隊幾個小時,只為一覽平時無法見到的建築物如總統府、總理府的芳容。
9月20日是總統薩科齊上任以來的第二個“遺產日”。早上五六點就有人開始在總統府排隊。早上辦公時刻一到,薩科齊和第一夫人布呂尼就站在門口迎接第一批參觀者。21日下午,忙裡偷閒的總理菲永則一改往常的西服領帶,穿上了襯衫、牛仔褲,在馬提翁宮迎接遊人,並且充當起他辦公室的講解員。兩天下來,愛麗舍宮、馬提翁宮接待的遊客數量大大超過了去年,僅愛麗舍宮就接待客人2.05萬人,遠遠超過了去年的1.4萬人次。而巴黎著名凡聖城堡則待了2.6萬人次。

意義

面對如此多的興致勃勃的參觀者,法國文化部有關人士表示,法國的建築物在“遺產日”接待的遊客逐年上升,說明遺產的魅力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法國人。而隨著“遺產日”活動的逐年開展,法國民眾在保護民族文化遺產方面的作用也日顯突出,越來越多的民眾都積極協助政府做好文化遺產普查。
隨著人們對自己祖國遺產的熱愛,大力資助遺產保護事業的人也不斷增加。據不完全統計,法國民間每年用於文物保護的資金達100億美元之多,相當於政府財政的撥款總額。很多民間組織還頒發獎金鼓勵各類遺產保護活動,獎勵在保護方面做出貢獻的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