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鳴縣城廂鎮

城廂鎮地處武鳴縣城,距首府南寧37公里,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金融和信息中心,總面積43.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1970畝,下轄和平、建設、解放、渡頭、靈水、標營6個社區居委會和大皇后、靈源、五海、瀨琶4個行政村,人口4.5萬人,壯族及少數民族占82%以上,語言交流城區以漢語武鳴官話為主,農村為壯語。

基本信息

城廂鎮經濟

城廂鎮居於桂西北地區及雲南貴州兩省出海通道位置上,公路交通發達,210國道、20323省道在鎮內會合,武鳴至雙橋一級路、南寧至武鳴二級路、南寧至百色以及水任至南寧高速公路和縣城環城道貫穿全鎮東西南北中。西江河、香山河繞鎮而過,水資源豐富。非公經濟是該鎮的經濟支柱。近年來,城廂鎮充分發揮區位和資源優勢,實施“農業穩鎮、三產興鎮、項目活鎮”戰略,大力發展鄉鎮企業和第三產業,相繼出台一系列引進人才、資金優惠政策,積極營造良好投資環境,重點引進和發展了製糖、澱粉、桑蠶加工、建材、造紙、化工、農機、礦產、飼料等高新技術企業。轄區內較大的企業有:世界500強企業之一的安力泰美詩藥業公司、中外合資港鳴陶瓷廠、皇后澱粉化工廠、皇氏乳業有限公司等。建有標營農產品批發、城西家具、農行三角洲、建材裝飾等專業性市場,個體工商戶5142戶,主要從事服裝、飲食、加工、商業百貨、交通運輸、信息傳播等門類齊全的第三產業。農業以三大塊為主,城郊型經濟初現雛形,建成1500畝標準化水產養殖示範基地、5000畝蔬菜基地、10000畝水果基地。土特產有龍眼、芒果、香蕉、西瓜、木薯、桑蠶、各種名特優淡水魚、海蝦等。2002年全鎮國內生產總值1.36億元,財稅收入1695萬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85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040元。

城廂鎮文化

是典型的壯族聚居地,具有古樸濃郁的民俗民風和悠遠凝重的歷史文化,人文景觀呈多元化特徵,傳統大型文化活動有“三月三”歌圩、“靈水之秋”壯民族風俗表演等。有著名旅遊景點靈水風景區、明秀園、春霞園、秋霞園、獅子山公園等,是旅遊觀光的好去處;近期依託生態村建設,打造農家觀光旅遊新村,集旅遊、休閒、飲食、觀光為一體的七星屯生態文明村初步建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