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漢陽三中

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漢陽三中

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漢陽三中創辦於 1954 年,是我區具有五十餘年辦學歷史的老校、名校,也是武漢市遠城區唯一一所“藝術特色高中”。

基本信息

學校簡介

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漢陽三中 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漢陽三中

地處 黃陵古鎮,學校占地面積 400 余畝,是武漢市校園面積最大的高中學校。她坐落在美麗的東荊河畔,風景秀麗的 珠山腳下,東接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西鄰常福新城,南望華中商貿園和“地球村”, 107 國道從校門前經過。學校環境優雅、綠樹成蔭、鳥語花香、風景怡人、琴聲陣陣、丹青飄香。學校現有 27個教學班,在校學生1000 人左右。學校師資力量雄厚,教職工 160 餘人,專職教師 130 人。其中中高級教師 70 餘人,全部具有本科學歷;在職研究生 8 人;省級優秀教師 2 人;市、區級學科帶頭人。

師資

學校師資力量雄厚,教職工160餘人,專職教師130人。其中中高級教師70餘人,全部具有本科學歷;在職研究生8人;省級優秀教師2人;市、區級學科帶頭人6人;市、區級優秀青年教師10人。 學校以“篤志、博學、崇實、拓新”為校訓。確立“三個一切”的辦學宗旨,那就是“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為了一切學生的發展,為了學生髮展的一切”。學校辦學模式是“文理並舉,特色顯勝”。二00二年,學校被確定為“武漢市藝術特色高中”,填補了我區藝術教育的空白,成為我區高中辦學的亮點。 學校大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學校現有兩棟教學樓、一棟實驗樓、音樂教學樓、美術教學樓各一棟,學生公寓5棟、教師公寓4棟、食堂一棟。學校有標準的理、化、生實驗室9間,微機室2間(微機120台)。現代化圖書館、閱覽室二間,藏書4萬餘冊,各類報刊雜誌500餘種。畫室10間,鋼琴16台。正在新建的學生食堂(含禮堂),可同時容納1800人就餐或會務活動。 為確保教育教學質量,學校十分注重學校管理,制定了各類管理文本30餘件,其中教學管理主要有《區三中教師績效工資管理辦法》,學生管理主要有《區三中封閉管理制度》,後勤管理擬採取公司化運作,努力提高后勤服務質量。 幾十年來,學校向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山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中國科技大學、中南大學、湖北美院、武漢音樂學院等著名高等學院輸送人才2000餘人。畢業生中,有的身居國家黨政軍要職,有的已在科技、教育、醫療等戰線成為棟樑之材。原國家法務部辦公廳主任、國家工商局公平交易局局長,著名書畫家李必達(祖籍索河),現任中紀委委員,黑龍江省委副書記楊光洪(祖籍索河),原湖北省副省長、現任省政協副主席王少階同志(祖籍永安),是我校培養出的優秀人才中的傑出代表。 近三年來學校本科升學率顯著提高,本科上線人數387人,其中2004年本科上線人數197人,完成率236%,藝術類學生高考本科升學率100%。 學校教科研成績突出,承擔了省級課研課題1個。近五年來,教師有150餘篇專業論文分別獲得國家、省、市、區級獎,學校研發的高中美術校本課程教材填補了武漢市的空白。學生在各級各類競賽中共有500餘人獲得國際、國內各項獎勵。

辦學成果

在2010年湖北省美術聯考中,該校92人過本科線,藝術過線率85%。50餘年來,學校向高等學校輸送人才3000餘人,其中不少學生考入中國科技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湖北美術學院、武漢音樂學院等著名高等學府。該校表示,將繼續堅持藝術教育特色,為社會培育更多藝術人才。

教學特色

開發區漢陽三中 2002年被確立為武漢市藝術特色高中,是全市最早的特色高中之一,學校地處黃陵古鎮,占地面積400餘畝,是全市校園面積最大的學校。

社團活動

2011年4月2日學校舉行老校友聯誼會暨慶賀學校首任校長八十大壽。

校園風采 校園風采

學校合併

2010學年我校與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第二中學合併,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第二中學併入我校黃陵校區。

知名校友

李必達(中國當代著名書法家)、王少介(原湖北省副省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