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工程大學化工與製藥學院

學院下設學院辦公室、學生管理辦公室、教學管理科;化學工藝、化學工程、套用化學、製藥工程、生物工程、基礎化學6個學科部和一個實驗中心。 現有化學工程與工藝、套用化學、製藥工程、藥物製劑、生物工程、生物技術6個本科專業。 其中化學工程、化學工藝、生物化工和套用化學設有湖北省“楚天學者計畫”特聘教授崗位。

基本信息

編輯本段武漢工程大學化工與製藥學院

由化工系和製藥繫於2003年合併組建而成,是學校辦學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教學科研實力最強的學院之一。現有教職工175人,其中專任教師148人。學院下設學院辦公室、學生管理辦公室、教學管理科;化學工藝、化學工程、套用化學、製藥工程、生物工程、基礎化學6個學科部和一個實驗中心。現有化學工程與工藝、套用化學、製藥工程、藥物製劑、生物工程、生物技術6個本科專業。建有湖北省化學基礎課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和湖北省新型反應器與綠色化學工藝重點實驗室。現有在校本科生2562名,碩士生259名、博士生(聯合培養)5名。
學院以學科建設為龍頭,推進高水平的師資隊伍建設。現有化學工程、化學工藝、生物化工、套用化學、工業催化、無機化學6個省級重點學科並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化學工藝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湖北省高校有突出貢獻的創新學科”,化學工程與技術一級學科和化學工程、化學工藝兩個二級學科為湖北省博士點立項建設學科。其中化學工程、化學工藝、生物化工和套用化學設有湖北省“楚天學者計畫”特聘教授崗位。學院十分重視師資隊伍建設,專任教師職稱、年齡、學歷、學緣結構合理,其中教授占專任教師比例為23.65%,副教授30.41%,博士22.30%,碩士54.05%。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獲得者1人,在崗“楚天學者計畫”特聘教授2人,湖北省教學名師1人,湖北省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人,享受國務院和湖北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6人。
學院精心組建科研團隊,形成穩定的科研方向。主要有新型反應器研發與套用、綠色催化技術與工藝開發、現代分離技術及套用、流化乾燥造粒技術與裝備、磷化工與磷資源的利用、生物功能高分子材料與工藝研究、非甾體抗炎藥物的合成與工藝、天然藥物與新劑型研究、不對稱催化與不對稱藥物中間體、納米高分子材料、精細化學品研發與功能塗料的研發、無機材料、功能配合物及套用等研究方向。2003年以來,學院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4項,國家“十五”科技攻關項目1項,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9項,其他省部級縱向項目9項,科研經費年均700萬元,發表論文600餘篇,其中被四大檢索收錄100餘篇,獲得專利32項(其中發明專利16項)。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湖北省自然科學獎2項,科技進步獎4項。
學院注重專業建設和課程建設。化學工程與工藝(2004年)和製藥工程(2006年)專業為湖北省品牌專業;藥物製劑和套用化學專業為校級品牌專業;化工原理、物理化學為湖北省精品課程;有機化學為湖北省優質課程;基礎化學、製藥工藝設計為校級精品課程;化工熱力學、化工分離過程、精細單元反應、有機合成、生物工藝學、化學反應工程、生物化學、藥物化學、藥廠車間工藝設計9門課程為校級重點課程。
學院在人才培養方面有獨特的優勢和特色。畢業生政治素質高,知識面寬,基礎知識紮實,實踐動手能力強,深受用人單位的歡迎。一大批學生在國家、省各類競賽中獲得獎項,培養了全國大學生的楷模——捨己救人的優秀大學生許志偉。近萬名畢業生已成為祖國化工科技骨幹,千名學子已成為政府官員、企業高管、教學和科研單位的教授、博士生導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