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柱峰

武柱峰

武柱峰景區位於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官山鎮騾馬溝村,一天然真武神石像酷似武當山金頂上的真武大帝像。

武柱峰,又名大明峰、柱頭岩、真武坐像。位於湖北省十堰市境內,距武當天柱峰14公里,是武當72峰之一,海拔為1132米。

此坐像兩峰如筍,形同座椅,中間端坐真武神石像,五官形備,背依伏龍山, 面朝武當金頂。其頭頂上茂密的白皮松儼然髮髻,臉龐圓潤,鼻樑高高隆起,兩手平放兩膝之上,打坐修行狀惟妙惟肖。在秋高氣爽的艷陽照射下,山體直插雲霄, 真武坐像矗立在陡峭的懸崖上,晶瑩光滑 ,金光燦燦,輝煌奪目。相傳,真武在此潛心修行多年,以虔誠和恆心感動了道德天尊,被點化成仙,留下石質人像。

此峰左——紅花岩,下有紅花宮遺址, 關於紅花宮,有一個美麗而淒涼的傳說, 明末,政府各種苛捐雜稅逼得民不聊生, 武當山下有一紅花女,是六里坪人,她率領大家起義,占據在紅花岩上,騾馬溝就是她餵騾馬的地方,後被叛徒出賣,起義失敗,她用自己的鮮血染紅了岩石,傳說 ,她在臨死之時,用血寫下了幾個大字, 血一直滲透到石頭中,如今這裡的石頭還是紅顏色的。

此峰右——大彝峰,其下豹兒峰,絕壁前有元代建築石佛寺,內有十八羅漢,寺前有兩株千年雌雄銀杏樹,寺後有黑虎洞 。 據《武當山志》記載:武柱峰與大彝峰比肩連立,峰狀各異,其橫如帶,一峰迴仰,一峰巨掌托天。數峰矗立,正處陽明 ,竹木參天,遮雲蔽日,大松數株,羅列四畔,幽靜雅適,為鷙鷹棲地,昔日學道的人,多居於此。

此峰正前方——雞鳴寨(麒麟峰),從武柱峰遠眺,前方正臥睡著一隻雄壯的麒麟 ,看上去很是壯觀不已。 從下仰視雞鳴寨( 麒麟峰),如雄雞高唱。奮力攀爬上去,進入古寨石門,草木葳蕤,石鑿古飲馬池泉水猶在,不知有多少山大王在此瓢飲。走上寨頂,輾轉來到傳說中的金雞窩,伸手撫摩,雞窩似岩殼仍在,空餘山巒無限, 千鳥各自飛,萬木空蒼涼。低頭觀望,萬丈深淵下一覽無餘,剛才歇息之農舍甲殼蟲般散落山間,一彎彎梯形粱地纏繞腳下 ,黃綠相間,綿延不絕,煞是壯美。再眺望騾馬溝口,官山河呈“S”形向北奔去,對岸兩山拱衛,天然太極圖活靈活現。

此峰的山腰——觀音岩,海拔約600米 ,距離大彝峰、豹兒峰、石佛寺約5千米。 觀音岩依山岩而建,前檐和山牆用土坯砌成,長約10餘米,寬約4米,高約6米。觀音岩正中有石砌神龕,供奉著三尊神像。 據該村村民介紹,該處陳列的三尊神像為泥塑像,高與真人一般大小,九十年代末被盜。在觀音岩樑上仍然保留著用硃砂和黑漆書寫的“觀音岩松樹溝首士重修”,“鹹豐捌年冬月吉日”,正中為太極圖案,紅色和黑色橫線相互交錯連線,寓意陰陽兩級 ,鮮艷如初。在觀音岩外有一通青石碑, 長約1米,寬約0.8米。觀音岩先朝古蹟不知始自何年,鹹豐六年冬時大亂,首士江安等愛作勝舉眾姓捐資,落成修建。該碑簡單 介紹了觀音岩鹹豐六年破敗“風雨飄搖”的景象,鹹豐八年眾人修繕捐資的情況。鹹豐八年為1858年,距今153年。該發現成為武當山地區佛道共存的歷史鐵證 ,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文物價值和科研價值,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重視。

武柱峰群山突兀,大起大落,系武當山脈稀有的喀斯特地貌,橫亘武當山和伏龍山之間中軸線上,山上經常有一500隻的猴群出沒,喧鬧不休,吸引著人門踴躍登頂,峰下的騾馬溝景色奇絕,森林密布, 形成觀瞻天人合一的真武坐像曲徑回線。 它以巍峨和強大的身體守護著駱馬溝的子民,以五根石柱的俊俏直指天際,仿佛向 他的子民搖指通向幸福的方向。

武柱峰本身就是一個故事、一段傳奇 ,珍奇林木更有映山紅的日日青翠,黃羚羊的款款凝望,飛天鼠的忠貞守護,金釵 的貼身依附。它更像一個神話,它以美麗的色彩氳氤著村莊,以博大的胸懷廣納著生命的滋養,以強大的生命靜默承載著無情的雷雨雪露,以不變的姿勢述說著永恆和亘古, 以期盼的眼神讓官山的明天更加美好。

武柱峰如果是一位父親,我們就是它腳下的子民,像孩子般幸福的在它身旁嬉 戲、攀援。還有那駱馬溝口天造地設的天然太極圖,二龍戲珠惟妙惟肖。形成了拜神求願、人文景觀和自然觀光、探險獵奇 、神秘而美麗的大自然景觀,有關旅遊專家預言,武柱峰是開展生態探險旅遊的最好地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