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水滸傳》中的人物]

武松[《水滸傳》中的人物]

武松是施耐庵所作古典名著《水滸傳》中的重要人物。武松原籍為清河縣,因其排行在二,又叫“武二郎”。血濺鴛鴦樓後,為躲避官府改作頭陀打扮,江湖人稱“行者武松”。武松曾經在景陽岡上空手打死一隻吊睛白額虎,“武松打虎”的事跡在後世廣為流傳。武松最終在征方臘中痛失一臂,最後在六和寺病逝,壽至八十。武松,綽號“行者”,因為排行第二,又名武二、武二郎、武十回,山東東平府清河縣孔宋莊村(今河北省清河縣王什莊村)人,是《水滸傳》(施耐庵著)的一個主角,也是《金瓶梅》的重要配角。曾一度被誤認為虛構,而事實上卻是跟宋江一樣為真實的歷史人物。

基本信息

簡介

 武松 武松
武松一詞源於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 ,是其中的一個主角,同時還是《金瓶梅》中的重要配角。曾一度被誤認為虛構,而事實上卻是跟宋江一樣為真正的歷史人物。後來武松的故事被改編拍為同名電影、電視劇,也出現了相關遊戲人物。

人物外貌

 武松 武松
身軀凜凜,相貌堂堂。一雙眼光射寒星,兩彎眉渾如刷漆。胸脯橫闊,有萬夫難敵之威風;語話軒昂,吐千丈凌雲之志氣。心雄膽大,似撼天獅子下雲端;骨健筋強,如搖地貔貅臨座上。如同天上降魔主,真是人間太歲神。
前面發掩映齊眉,後面發參差際頸。皂直裰好似烏雲遮體,雜色絛如同花蟒纏身。額上界箍兒燦爛,依稀火眼金睛;身間布衲襖斑斕,仿佛銅筋鐵骨。戒刀兩口,擎來殺氣橫秋;頂骨百顆,念處悲風滿路。啖人羅剎須拱手,護法金剛也皺眉。

人物生平

人物出身

 影視劇中的武松 影視劇中的武松
武松是清河縣人氏,他有一個哥哥叫武大郎。從小父母雙亡,由兄長武大郎撫養長大。這武松兄弟雖是一母所生,但武松身長八尺,儀表堂堂,渾身上下有百斤力氣。武大郎卻身長不到五尺,面目猙獰,短矮可笑,諢名“三寸丁枯樹皮”。

結拜宋江

武松因先前在家鄉打死一個人,怕吃官司,遠離家鄉,投奔滄州,躲在柴進府中避禍,一住就是一年有餘時間。
武松離家兩年,時刻掛念胞兄。宋江因在家殺死閻婆惜,出逃前往柴進府,在柴進府遇見了武松,那時候,宋江不慎把炭火掀在武松身上,武松憤怒要打宋江,柴進道出宋江姓名後,武松大驚,納頭便拜。第二天,武松說得知當時被他“打死”的人只是昏迷了,沒有死去。就辭別柴進、宋江,趕奔清河縣尋兄。宋江不捨,與武松結義為兄弟。

打虎遇兄

回清河縣的路上,見酒家“三碗不過岡”,連喝十五碗酒,在景陽岡乘醉打死猛虎。下山時巧遇獵戶,一同來到陽穀縣縣衙,將賞銀全贈與了眾位獵戶。知縣愛其忠厚仁德,任命他為都頭。後巧遇兄長武大郎,原來武大娶妻潘金蓮,多有浪蕩子弟來家騷擾,因此遷到了陽穀縣。
潘金蓮試圖勾引武松,被拒絕,被當地富戶西門慶勾引,姦情敗露後,兩人毒死了武大郎。為報仇,武松先殺潘金蓮再殺西門慶,殺人後,武松到陽穀縣縣衙自首,由於案情重大,武松被押到東平府審判,東平府府尹陳文昭憐惜武松是個有義的漢子,便把案卷改得輕了,判了個刺配孟州,便了。

血濺鴛鴦樓

去孟州的途中,武松路過十字坡酒店,識破了母夜叉孫二娘的蒙汗藥酒,並與其大打出手。危急時刻菜園子張青趕到,解勸了二人,夫妻與武松也交了朋友 。在孟州,武松受到金眼彪施恩的照顧,為報恩,武松醉打蔣鬥神,幫助施恩奪回了“快活林”酒店。不過武松也因此遭到蔣鬥神勾結官府以及張團練的暗算,被迫大開殺戒,大鬧飛雲浦 ,血濺鴛鴦樓,並書“殺人者,打虎武松也”。

落草二龍山

在逃亡過程中,得張青、孫二娘夫婦幫助,假扮成帶髮修行的“行者”。張青、孫二娘夫婦讓武松去投二龍山。之後,夜走蜈蚣嶺,在墳庵殺死惡道飛天蜈蚣王道人。在路上因誤會打倒了孔亮,喝醉了酒睡倒河邊被孔亮捉到了莊子裡拷打,卻幸得當時在孔家莊的宋江消除誤會,宋江與武松離開孔家莊後,宋江要去清風山,武松還要去二龍山,二人分別武松投奔二龍山。後成為該支“義軍”的三位主要頭領之一,後三山打青州時歸依梁山。

大聚義

攻打大名府時,武松扮成行腳僧到城內作內應。盧俊義上山後,武松是堅決讓宋江坐第一把交椅頭領之一。攻打東昌府時,武松魯智深詐敗張清,張清中計被生擒。大聚義時,武松排位梁山十四,星號天傷星,職務為步軍頭領。

南征北戰

梁山全伙受招安後,武松參與了平定遼國、田虎、王慶、方臘的全過程。
征遼與兀顏光的決戰中,武松攻破太陽陣,一刀砍斷耶律得重的馬頭,將其擊殺。
征田虎中,武松一刀砍死沈安。
與喬道清的戰鬥中,武松被生擒,寧死不跪,後來金鼎、黃鉞投降,武松得救。
攻打方臘的蘇州時,武松砍死三大王方貌。
攻打獨松關時,武松、魯智深雙戰鄧元覺得勝。在追趕鄧元覺時,武松又一刀砍死被稱為貝戰神的貝應夔。

人物結局

武松在征討方臘的戰鬥時,武松為包道乙暗算失去一臂, 後班師時武松拒絕回汴京,在六和寺出家,被封為清忠祖師,賜錢十萬貫,以終天年,最後以享年八十善終。

出處考證

元·無名氏《大宋宣和遺事》中,武松已是宋江部下三十六員頭領之一。
在宋元時期龔開《宋江三十六人贊》中,如此寫道:“行者武松:汝優婆塞,五戒在身。酒色財氣,更要殺人。”
以上這兩部文學作品都被認為是《水滸傳》的雛形或藍本。
元雜曲中,有紅字李二作雜劇《折擔兒武松打虎》、《窄袖兒武松》等以武松為主角的曲目,亦有《魯智深喜賞黃花峪》中,武松作為梁山好漢之一登場。元初高文秀所作《雙獻頭武松大報仇》(已佚)
亦有研究者認為,《水滸傳》中武松的藍本取材自元末張士誠起義的部將卞元亨。武松景陽崗打虎的故事即是來自於卞元亨打虎的事跡。
又有杭州地方志顯示,宋代杭州有一名為武松的提轄,曾刺殺蔡京之子,或為水滸武松之出處之一。杭州武松墓即源於此。
另有武松部分故事或借鑑於其他人物的故事,武松殺人自首或借鑑與《青瑣高議》中的孫立殺人自首。[37]武松粉牆留字或借鑑於《黑鏇風雙獻功》中的李逵殺人留字。

人物故事

武松武松
武松是清河縣(《金瓶梅》里所寫與《水滸傳》不同)人氏,他有一個哥哥叫武大郎。從小父母雙亡,由兄長武大郎撫養長大。這武松兄弟雖是一母所生,但武松身長八尺,儀表堂堂,渾身上下有千百斤力氣。武大郎卻身長不到五尺,面目猙獰,短矮可笑,諢名“三寸丁枯樹皮”。

武松自小習武,武藝高強,性格急俠好義。江湖上都稱他“灌口二郎神”。為什麼要稱他為“灌口二郎神”呢?因為鎮守灌江口的二郎神,武藝驚人,神通廣大,排行也是第二,所以給武鬆起了這個美名。

武松在家好打不平。因先前在家鄉打死一個惡霸,怕吃官司,遠離家鄉,投奔河北滄州,躲在小梁王柴進府中避禍,一住二載。其胞兄武植(武大郎),任山東陽穀縣令,兄弟二人十分義氣。武松離家兩年,時刻掛念胞兄。就在那年九月間,山東濟州鄆城縣宋江,因在家殺死閻惜姣(閻婆惜),也逃到滄州柴進府中避禍。宋江路過陽穀縣時,路遇武植,武植托宋江帶口信給武松,說清河縣的命案,因無人作證,官府不再追究;武植已遷居陽穀縣,等武松到陽穀縣相會,以求兄弟團聚。宋江、武松二人在柴進府中一見如故,並結拜玉蘭。宋江把武植的話告訴了武松。武松得到哥哥的訊息,歸心似箭,第二天就辭別柴進、宋江,趕奔陽穀縣尋兄。

一次醉酒後,在陽穀縣(今聊城市陽穀縣張秋鎮景陽岡)打死一隻猛虎,因此被陽穀縣令任命為都頭。傳說中的西門慶是實際不存在的,武大郎的昔日同窗黃堂名落孫山後,不幸家中又著了大火。便去找武大郎去借錢。他來到陽穀縣一住半月,只是來的當天見了武大郎一面,便再也見不到了,因為武大郎一直忙於政務:興修水利。讓陽穀百姓趕上播種時節。黃堂以為武大郎是故意避而不見,所以一氣之下回了清河縣。一路上,他為泄私憤,於路邊道旁樹上,牆上寫了很多武大郎的壞話,如“武大郎攀槓子——上下夠不著。”等等。還畫了很多譏諷武大郎形象的圖畫回到家中,只見一座新蓋的房屋亮亮堂堂。黃堂一問妻子才知道,原來武大郎得知黃堂的遭遇後就派人送來銀錢,並幫著蓋好了房子。本想一切準備妥當後再告訴黃堂,可是……。黃堂懊悔不已,急忙趕回陽穀縣,把他一路所寫所畫的東西全部塗抹掉。誰知這些東西正好被施耐庵看到,並寫進了他那部千古傳誦的《水滸傳》中,流傳天下。

武松在去孟州途中,在十字坡酒店結識了張青、孫二娘;在孟州,武松受到施恩的照顧,為報恩,武松醉打蔣鬥神,幫助施恩奪回了“快活林”酒店。不過武松也因此遭到蔣鬥神勾結官府以及張團練的暗算,被迫大開殺戒,血濺鴛鴦樓,並書“殺人者打虎武松也”。在逃亡過程中,得張青、孫二娘夫婦幫助,假扮成帶髮修行的“行者”。之後,夜走蜈蚣嶺,在墳庵殺死惡道飛天蜈蚣王道人。武松投奔二龍山後成為該支“義軍”的三位主要頭領之一,後三山打青州時歸依梁山。

在征討方臘戰鬥中,武松被包道乙暗算失去左臂(央視版電視劇中武松殺了方臘的兒子方天定被方臘砍去左臂,新版水滸傳中被方臘偷襲用鋼叉刺穿左臂插在柱子上一增添時拔不出來,為捉住方臘武松用刀砍下了自己的左臂。兩版最後都是武松單臂擒方臘),回班師時武松拒絕回汴京,在六和寺出家,八十歲圓寂。(原著中是魯智深擒的方臘,電視劇里借用的是某些民間傳說和戲曲中的內容)。

家庭

武松幼時曾聘賈氏女為妻。

因父母雙亡,四處漂泊,尚未結婚。後來他過景陽岡打死了虎,遂至陽穀縣與他哥哥武大相見。他的嫂嫂潘金蓮戀著西門慶,毒殺了武大(這個故事,曾引起一部大著作《金瓶梅》)。武松與他哥哥復仇,殺死了金蓮與西門慶,被刺配到孟州。同時,賈氏和母出來尋找武松,卻在一個尼庵中住下了。武松在青州,打死了蔣鬥神,逃到梁山泊。恰好朝廷招安之旨下來,諸英雄都得了官職。武松乃與賈氏相見,由宋江等作主而結了婚。

人物原型

 影視劇中的武松 影視劇中的武松
據考證:武松是《水滸傳》作者施耐庵的好友卞元亨。據《卞氏家譜》記述:元末兩淮鹽運副使卞仕震的兒子卞元亨,家住鹽城便倉,年輕時候臂力過人,那時便倉一帶常有老虎出沒,當地人沒有敢單獨出行的,有一次卞元亨一人出行,遇到老虎,赤手空拳將老虎打死。

施耐庵與卞元亨友善,而卞元亨是張士誠的部下,因而施耐庵熟悉張士誠統治集團內部的許多情況。《水滸傳》中有不少人物原型是從這裡來的,如販私鹽的二兄弟出海蛟童威,入海蜃童猛,當車夫的兩淮人矮腳虎王英等。張士誠的女婿潘元紹及其哥哥元明,在朱元璋攻打杭州時苟且偷生,降明為官。施耐庵對他們兄弟倆的不忠行為甚為鄙視。所以特在《水滸傳》中描寫了二潘(即第23回的潘金蓮,第44回的潘巧雲),用女人的不貞來比喻為臣不忠。

史籍記載

《臨安縣誌》《西湖大觀》《杭州府志》《浙江通志》等史籍都記載了北宋時杭州知府中的提轄武松勇於為民除惡的俠義壯舉。上述史籍中,武松原是浪跡江湖的賣藝人,“貌奇偉,嘗使技於涌金清河縣武松打虎雕像門外”,“非盜也”。杭州知府高權見武松武藝高強,人才出眾,遂邀請入,讓他充當都頭。不久,因功被提為提轄,成為知府高權的心腹。後來高權因得罪權貴,被奸人誣諂而罷官。武松也因此受到牽連,被趕出衙門。繼任的新知府是太師蔡京的兒子蔡鋆,是個大奸臣。他倚仗其父的權勢,在杭州任上虐政殃民,百姓怨聲載道,人稱蔡鋆為“蔡虎”。武松對這個奸臣恨之入骨,決心拼上性命也要為民除害。一日,他身藏利刃,隱匿在蔡府之前,候蔡虎前呼後擁而來之際,箭一般衝上前去,向蔡鋆猛刺數刀,當即結果了他的性命。官兵蜂擁前來圍攻武松,武松終因寡不敵眾被官兵捕獲。後慘遭重刑死於獄中。當地“百姓深感其德,葬於杭州西泠橋畔”,後人立碑,題曰“宋義士武松之墓”。

歷史形人物故事

《水滸傳》版本

武松
武松
武松從小父母雙亡,由兄長武大郎撫養長大。武松自小習武,武藝高強,性格急俠好義。一次醉酒後,在陽穀縣(今聊城市陽穀縣)景陽岡赤手空拳打死一隻猛虎,因此被陽穀縣令任命為都頭。武松兄長武大郎是一個侏儒,其美貌妻子潘金蓮試圖勾引武松,被拒絕,後被當地富戶西門慶勾引,姦情敗露後,兩人毒死了武大郎。為報仇,武松先殺潘金蓮再殺西門慶,因此獲罪被流放孟州。在孟州,武松受到施恩的照顧,為報恩,武松醉打蔣鬥神,幫助施恩奪回了“快活林”酒店。不過武松也因此遭到蔣鬥神勾結官府進行的暗算,被迫大開殺戒,血濺鴛鴦樓。在逃亡過程中,得張青孫二娘夫婦幫助,假扮成帶髮修行的“行者”。武松投奔二龍山後成為該支“義軍”的三位主要頭領之一,後三打青州時歸依梁山。

在征討方臘的戰鬥中,武松為包道乙暗算失去一臂,後班師時武松拒絕回汴京,在六合寺出家,八十歲善終。

出場外貌描寫:身軀凜凜,相貌堂堂。“一雙眼光射寒星,兩彎眉渾如刷漆。”胸脯橫闊,有萬夫難敵之威風。語話軒昂,吐千丈凌雲之志氣。心雄膽大,似撼天獅子下雲端。骨健筋強,如搖地貔貅(pixīu)臨座上。如同天上降魔主,真是人間太歲神,渾身上下有千百萬斤神力。

座次:14武松

星名天傷星

稱號:行者

封號:清忠祖師

身高:約合現今1.84米

使用兵器:兩把雪花鑌鐵戒刀

梁山職司:步軍頭領

出場回目:第22回

上二龍山回目:第31回

上梁山回目:第58回

《金瓶梅》版本

武松找西門慶為哥哥報仇。找到獅子樓,西門慶跳窗逃走,武松打死在場的李外傳,自行到縣衙投案。西門慶給知縣送去一副金銀酒器,50兩雪花銀,把武松問成死罪。府尹陳文昭勘此案,西門慶大為驚慌,趕緊下書親家提督,轉央內閣蔡太師。蔡太師寫了一封密信與陳文昭,免提了西門慶等,但也把武松免死,問了個杖脊40,刺配兩千里充軍,發配孟州

西門慶病死後,武松遇赦回清河縣,依舊在縣裡當都頭。他假說要娶潘金蓮,趁機殺了潘金蓮和王婆,祭了武大的靈牌,便投十字坡張青夫婦去了。

經典評論

《金瓶梅》第一回從武松景陽岡打虎講起,令人恍若在讀《水滸》,這是“借樹開花”的寫法。此武松確實就是那位後來上了梁山的英雄,堪稱中國傳統好男子漢的楷模;他力能克虎,排拒女色,忠厚孝悌,疾惡如仇,行動果斷,敢做敢當。不過,在《金瓶梅》里,武松打虎後與哥哥武大郎相逢的地方變成了清河縣;而在他識破了西門慶與嫂子潘金蓮通姦並鴆殺哥哥的罪行後,奔到獅子街酒樓去找西門慶報仇,急忙中卻把一個李外傳錯當成西門慶打死,因此被捕發配孟州,結果不僅西門慶漏網,潘金蓮與教唆犯王婆也得以苟活多日;這頗有失《水滸》中那武松粗中有細的光彩;然而這並不是著書者要惡意地“歪曲”武松形象,而實在是為了讓本書的主人公西門慶、潘金蓮得以從容地演出一幕幕俗世的活劇--直到很久以後,才終於“惡有惡報”。

武松在《金瓶梅》里只是一個牽出故事的“由頭”。然而武松的雄偉剛烈之正氣,卻濃洌襲人,令人難忘。

《水滸傳》里的武松是一種命,金瓶梅里的武松是另一種命。且只說武松跟潘金蓮,西門慶之間的幾個回合。有時候似乎是“天假其便”,有時候似乎是“天不假其便”。水滸傳里的武松,有勇有謀;金瓶梅里的武松,四肢發達頭腦簡單。水滸傳中,武松殺死西門慶,用兩顆人頭祭了哥哥,押著王婆,提著人頭,徑投縣裡來。據說“此時轟動了一個陽穀縣,街上看得人不計其數。。。”,人家投案自首,都投得這么“酷”,英雄一半。而金瓶梅中,武二打死李外傳,眾人都道“都頭,此人不是西門慶。錯打了他。”武二回道:我問他。如何不說。我所以打他。地方保甲前來收籠武松,連幾個相關涉案人員都拴了,頭縣衙來。據說,此事也轟動一時,街上看的人不計其數。可是多數說“西門慶不當死,不知走哪裡去了。卻拿這個人來頂缸。“好個武二,夠窩囊

戴敦邦繪《金瓶梅》中的武松形象

 影視劇中的武松 影視劇中的武松
這位武二其實粗中很有細,在殺王婆和潘金蓮之前,先叫二位當著眾鄰居的面兒寫了供狀,並畫押;連四圍鄰舍也書了名,畫了字。然後武二逕自往獅子橋樓下酒樓尋西門慶,也把那位結果了。自兒投案自首去也。

此時西門慶已經死了,銀子雖已經使過,可是人死了,情也跟著沒了。因此,此時的知縣突然念武松是個義氣好漢,一心要周全他;就把武二的犯罪經過如此這般的重講了一下:武松因祭獻亡兄武大,有嫂不容祭祀,因而相爭。婦人將靈床推到。救護亡兄神主,與嫂鬥毆,一時殺死。次後西門慶因與本婦通姦,前來強護,因而鬥毆。互相不伏,扭打至獅子橋邊,以致斗殺身死。”

該狀生生把個故意殺人,改成鬥毆致死;而最有趣之處莫過於“扭打至獅子橋邊”一句了。縣官周全之外,武松還遇到清官陳文昭。陳文昭乃東平府府尹,又憐武松是個有義的漢子,便把案卷又改得輕了,判了個刺配孟州,便了了。

揚州評話《武松》

武松,人物被揚州評話運用到藝術當中,最為出名的當屬王少堂先生的《武松》,後其孫女王麗堂口述《武松》一書,1995年出版。老舍先生曾評價:《武松》是一部大著作!字數雖多,讀起來卻不吃力,處處引人入勝,愛不釋手,這真是一部大著作!無以名之,我姑且管它叫做通俗史詩吧!

書中評價

贊詩
120回本:
直裰冷披黑霧,戒箍光射秋霜。額前剪髮拂眉長,腦後護頭齊項。
頂骨數珠燦白,雜絨絛結微黃。鋼刀兩口迸寒光,行者武松形象。
魯智深一條禪杖,武行者兩口鋼刀。鋼刀飛出火光飄,禪杖來如鐵炮。
禪杖打開腦袋,鋼刀截斷人腰。兩般軍器不相饒,百萬軍中顯耀。
100回本:
延士聲華似孟嘗,有如東閣納賢良。武松雄猛千夫懼,柴進風流四海揚。
自信一身能殺虎,浪言三碗不過岡。報兄誅嫂真奇特,贏得高名萬古香。

評點者評價

金聖歎:一百八人中,定考武松上上。時遷、宋江是一流人,定考下下。……武松粗鹵是豪傑不受羈靮。
金聖歎:不恁么理會五字,傳出聖賢心性來,便覺“禪心已作沾泥絮,不逐東風上下狂”二語之未能具足受持不淫戒也。
李卓吾:我道周公尚非弟弟,武松方是弟弟
王望如:武二為兄報仇,朝家自有王法,何至白晝提刀,呼鄰作證,既殺潘金蓮,鏇殺西門慶,而自取罪戾若此?蓋縣尹久為西門慶穿鼻,受髒枉法,恬不知怪,武松料仇不得報,又不可不報,故奮然以殺虎之手殺人,雖性命有所不恤也。
袁無涯:武松一味剛直,那得不使人敬仰;施恩專意款松,那得不為感激。
余象斗:金蓮以美肉與武松吃,則武松心不以色為念,全人倫之道,真義士也。武松聽見後堂言有賊,蒙張團練(都監)待之厚,不知是[計],安肯不出救囗,人人皆如此矣。

其他評價

 影視劇中的武松 影視劇中的武松
毛澤東:我們要學景陽岡上的武松。在武松看來,景陽岡上的老虎,刺激它也是那樣,不刺激它也是那樣,總之是要吃人的。或者把老虎打死,或者被老虎吃掉,二者必居其一。
夏志清:根據英雄信條,一位好漢如果感到自己或他的親友蒙冤受屈,必須親手伸張正義,而不依靠那拖沓多變的法律。武松就是這類好漢有代表性的例子。……儘管武松內心始終燃燒著復仇的火焰,他卻完全被描繪為一位令人敬重的樸素英雄主義人物,而不是以為具有內在複雜情感的人,我們之所以喜愛她,正因為我們在欽佩他的時還染上了同情的色彩。
浦安迪:小說在對武松和李逵的描述中都隱含深意,暗示他們雖然口口聲聲自稱不近女色,卻都在色慾方面有脆弱動搖的某些跡象。

相關遺址

武松墓

武松武松墓

武松墓位於杭州北山街西泠橋畔,蘇小小墓西邊50米左右,面對的是秀麗的西湖

武松墓主要由四個部分組成:墓圈、墓碑、石牌坊和墓道。武松墓牌坊兩邊的石柱上刻著的一副楹聯“失意且豪客,得時亦英公”,這是由中國文聯副主席、著名作家馮驥才撰寫的。意思是說:無論在順境還是逆境,無論是得到還是失去,武松都不愧為一代豪客,蓋世英公。現在看到的武松墓修於1924年,在1964年被平毀。重新修復的墓都是根據老照片上的圖案依樣畫葫蘆的,稱得上原汁原味。

景陽岡

景陽崗位於山東省聊城陽穀縣城東16公里張秋鎮境內。傳說為《水滸傳》中描述的武松打虎處。總占地面積33.3公頃。景區內沙丘起伏,莽草叢生,林蔭蔽日,一派荒野景象。其主要景點有三碗不過岡酒店、鄉民告示處、縣衙告示處、山神廟、武松打虎處、石碑、虎嘯亭、武松廟、湖心島、釣魚台、碑林、虎池、猴山、鹿苑、箭場等20餘處。

獅子樓

獅子樓坐落在山東省陽穀縣城十字街首,始建於北宋景祐三年,涉及《水滸傳》、《金瓶梅》兩部古典文學奇書。此樓坐西朝東,主樓為全木結構,紅柱灰瓦,雕樑畫棟,飛角翅檐,古樸典雅。它美名遠播,為一地之勝,名人雅士紛紛來訪,並為之賦詩作畫。著名書法家萬里雲曾書題:“獅子樓前氣勢宏,懲奸除暴顯神風,遊人臨時心猶壯,遙想當年勇武松”

文化影響

 影視劇中的武松 影視劇中的武松
對武松來說,最光彩的事不是打虎,而是做都頭。武松不是李逵那樣的混人,在陽穀知縣抬舉他時,腦袋轉得快,武松那一瞬間想:當初宋江不也是在縣裡嗎。都頭也威風十足,個人事務有士兵服侍。官場最鍛鍊人,武松和知縣關係很好。為哥哥報仇一事的處理,看出他已經具有一定的分析運籌的才能,分寸把握拿捏得很好,也就是說他在很用心地做那個官。當時他很冷靜,從證據的收集,到直接手刃兩名主犯,武松既不連累證人,也不給鄰居留下一個殺人狂的印象,也給自己留一條做好人的後路,這時候道德對其的約束力還很緊。機警而細緻,就是武松與李逵相比的可塑之處。

可惜,後路是沒有的,後面的武松就急轉直下了。離開了官場,直至上梁山,他成為一個純粹的綠林好漢。但都頭生活影響他一生,梁山的武松不在有故事了,因為他不再會象李逵和魯智深那樣,透著一股殺人的野蠻,在首領的安排下,他循規蹈矩,上陣刺殺。就是在宋江堅持讓位盧俊義時,武松站出來說話,一方面是“見吳用以目示人”,另一方面也是對宋江過於信任所至,而非驍勇之態。《水滸》結束時,對武松有這樣的交代:武松對宋江說道:“小弟今已殘疾,不願赴京朝覲。盡將身邊金銀賞賜,都納此六和寺中,陪堂公用,已作清閒道人,十分好了。”武松這樣的選擇,與梁山的喪失、眾兄弟兵損將折的結局在其心中造成的悲涼。

血濺鴛鴦樓,使武松成了一個濫殺無辜的人。在飛雲浦橋頭,“武松立於橋上,尋思了半晌,躊躇起來,怨恨沖天”,後路在哪裡?自己向何處去?那一瞬間,武松是可憐的悲傷的,他沒有依靠,只有一雙拳頭,一把刀。要知道,初出茅廬的武松並不是這樣,沒有打死人就把自己嚇得流浪,第一次下殺手,打死的是景陽崗大蟲。至於殺西門慶潘金蓮,那是他們罪有應得,如果武松不先殺再報,西門慶就可能用金錢來平息,這也反映出武松對世事的洞察。到達孟州見到施恩之前,在孫二娘酒店,張青勸他“不若就這裡把兩個公人做翻”,去二龍山落草,省得“去牢營中受苦”,武松不應,一者並非視人如草芥,二者他還要做個好人,再次體現出道德的約束。就是醉打蔣鬥神,武松也沒有殺心,停留在懲罰上,將跋扈的蔣娘子和酒保丟在酒缸里,說明他還是個寬容之人。應該能看出,施耐庵在武松身上,也強調一個“逼”字,還是醜惡的社會在逼迫武松,讓他好人做不得,他不得不殺人,當武松只有殺人這一條路可走時,殺人的標準也就不再象以前那么精確,而是模糊了,道德的約束也就隨之瓦解了。

鴛鴦樓事件後,在武松身上再也找不到一絲溫情,他不再尋求做一個社會道德認可的好人。

衍生形象

衍生戲劇

 影視劇中的武松 影視劇中的武松
武松作為水滸中最重要人物之一,多有以武松為主角的劇目。
《殺嫂》(已佚,《百萬句全》收錄。)
《武松發配》(已佚,作者無考)
《武松大鬧董家廟》
《武大郎上墳》
《快活林》(又名《武松奪店》)
《十字坡》
《削道冠》
《戲叔別兄》
《開弔殺嫂》
《打虎》
《屈死了大郎》
《武松》
《潘金蓮拾麥子》
《武松孟州結拜》
《挑簾殺嫂》
《金蓮調叔》
《金蓮戲叔》
《蜈蚣嶺》
《武十回》
《走嶺子》
《武松單臂擒方臘》
《龍虎玉》
《鴛鴦樓》
《獅子樓》
《挑簾裁衣》
《武松打虎》
《安平寨》

衍生文學

陳忱《水滸後傳》中孟太后懿旨,臨安城中照依東京建造大相國寺,他任南宋國師。
俞萬春《蕩寇志》中在秦封山與唐猛、龐毅、聞達車輪戰後力盡,死時挺棍怒目,威風凜凜,猶如天人。
程善之的《殘水滸》中和焦挺、魯智深、施恩投种師道而去。
梅寄鶴整理的《古本水滸傳》中,武松最後與魯智深同回五台山修行。
蘭陵笑笑生《金瓶梅》中,潘金蓮與西門慶毒死了武大郎。武松為報仇,欲殺西門慶卻誤殺他人,因此被流放孟州。及後回來,西門慶已病死,武松便殺了潘金蓮,投奔二龍山。
在揚州評話中有單獨的《武十回》,由著名評話大師王少堂整理出版。
又有劉操南等所作《武松演義》,以水滸傳為底本,糅合眾多評書及民間傳說所作。

衍生影視

 影視劇中的武松 影視劇中的武松
京劇電影《武松》蓋叫天飾武松
邵氏電影《水滸傳》、《武松》、《快活林》、《蕩寇志》狄龍飾武松
新版《水滸傳》中的武松
新版《水滸傳》中的武松
BBC版《水滸傳》ハナ肇飾武松
《山東版水滸傳》祝延平飾武松
《央視版水滸傳》丁海峰飾武松
《情義英雄武二郎》王韋智飾武松
《金瓶梅2之愛的奴隸》吳慶哲飾武松
《金瓶梅》(楊思敏版)顧冠忠飾武松
鞠覺亮版《水滸傳》陳龍飾武松
《武松2013版》游大慶飾武松

相關影視作品

1 1972年3月《邵氏水滸傳》狄龍
1 1983 山東版《水滸》祝延平
1
央視版《水滸傳》 丁海峰
12013 《武松》 游大慶
1
新版《水滸傳》 陳龍飾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