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穿和服賞櫻事件

武大穿和服賞櫻事件

2019年3月24日,武漢大學教五教學樓旁,校方保衛人員與兩名賞櫻花的青年男子發生肢體衝突。25日晚11時,武漢大學回應稱,與安保人員發生衝突的兩名遊客之一未預約入校,並辱罵女性安保人員。事發後,學校對兩名涉事安保員進行了嚴厲批評教育,並將進一步加強校園文明執法專項工作。

基本信息

事件起因

網傳視頻顯示,一名穿著類似和服服裝的青年男子和另一穿著休閒裝的青年男子,被四名校方保衛人員按在地上。他倆掙紮起身後,穿著類似和服服裝的男子大聲重複喊著:“憑什麼打人?”,很快他又被保衛人員掀翻在地,接著他起身說:“我穿的是唐裝。”在其身旁,穿休閒裝的男子被保衛人員勒著脖子,保衛人員鬆手後,他倒地不起。

武漢大學一名在現場的學生表示,當日下午,武漢大學教五教學樓旁,上述兩名青年男子欲進校園賞櫻,保衛人員稱其穿和服不得進入。雙方先是發生語言衝突,穿休閒裝的青年男子爆了粗口,接著便發生了視頻中的一幕。

3月25日凌晨,武漢市公安局珞珈山派出所一民警官稱,衝突起因系遊客穿著類似和服的服裝入校賞櫻,“武漢大學是國內一流大學,穿著這種衣服去賞花不合適,制止他們入校賞花沒錯。”

25日,穿和服的當事人回應新聞記者稱,自己當日是預約入校,所穿服裝也並非和服,而是唐裝吳服,自己是中國人,保全也是中國人,中國人不應該打中國人。

武漢大學官方微博25日通報此事稱,3月24日下午,兩名來校賞櫻遊客與學校安保員發生肢體衝突,現場視頻片段在網路傳播並引發社會關注。學校對衝突的發生表示遺憾。

經過調取完整監控視頻和調查取證,發現與安保人員衝突兩名遊客一人未辦理預約賞櫻手續。現已查明與武大校園安保員發生衝突的兩名男性遊客系但某某和張某,其中張某未按照校方規定在賞櫻預約系統中預約。二人慾結伴強行闖入核心賞櫻區,遭現場安保員阻止,發生衝突。

說明中提到,衝突前一名女性安保員進行了6分鐘的勸離,二人對該安保員言語挑釁。完整監控視頻顯示,雙方發生衝突前,一名女性安保員對二人進行查證勸離,這一過程從2:15分持續到2:21分,雙方未發生肢體接觸。期間兩名遊客情緒激動,攜帶相機較高壯者(張某)持續上步貼近女性安保員。該安保員一邊後撤一邊提醒對方保持距離,並呼叫支援。在場人員反映這二人對女性安保員屢有言語辱罵。

男性安保員加入勸阻後,雙方從身體頂撞發展到肢體嚴重衝突。隨後,三名男性安保員趕至現場,再次提醒遊客與安保員保持距離,沒有預約不能進入賞櫻區。期間,一男性安保員上前伸手推開張某,張某辱罵並用身體頂撞該男性安保員。雙方發生肢體衝突,二人被強力制服,網傳視頻即拍攝於該過程。15分鐘後兩名遊客自行離開現場。

武漢大學回應

武大回應武大回應

武漢大學在回應中稱,學校對兩名涉事安保員進行了嚴厲批評教育,並將進一步加強校園文明執法專項工作。武漢大學作為重要育人場所,始終持開放精神歡迎社會公眾來校參觀賞櫻,同時希望公眾遵守學校賞櫻預約規定,在校期間舉止文明、服飾得體,共同維護良好育人環境。

相關爭論

唐裝特點與起源

唐裝唐裝

唐制漢服,這是漢族服飾系統中一種重要款式,流傳最廣,其特徵是交領、右衽、系帶、無扣或布扣。漢服的線條是曲線,有些款式展開鋪平了是方形,但穿在身上都是流暢的曲線,顯得婀娜飄逸,美在靈動。漢服的衣裾一般都大得多,衣領、袖口、衣裾都有緣邊;而和服衣裾相對較窄,且只有衣領有緣邊。漢服的腰帶系在腰上,是束腰的,一般在前面打結,多餘部分自然下垂。

和服特點與起源

和服和服

和服,則是日本民族的傳統服裝,它是在依照中國唐代服裝的基礎上,經過一千多年的演變形成的。和服屬於平面裁剪,幾乎全部由直線構成,即以直線創造和服的美感。女性和服會有一個“小枕頭”背在腰後外。和服的腰帶又厚又寬,在背後打結,結很大,以至於很多人以為那是個背包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