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言若反

正言若反

正言若反,出自《老子》第六十四章:“正言若反。”意思是:把正直的話當成反話。

基本信息

拼音

zhèng yán ruò fǎn

解釋

把正直的話當成反話。

出處

正言若反正言若反
老子》第六十四章:“正言若反。”

上善若水,正言若反(道德經)

原文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①。

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是以聖人云:"受國之垢②,是謂社稷主

受國不祥③,是為天下王。"正言若反④。

譯文

遍天下再沒有什麼東西比水更柔弱了,

而攻堅克強卻沒有什麼東西可以勝過水。

弱勝過強,柔勝過剛,遍天下沒有人不知道,但是沒有人能實行。

所以有道的聖人這樣說:

“承擔全國的屈辱,

才能成為國家的君主,

承擔全國的禍災,才能成為天下的君王。”

正面的話好像在反說一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