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統元年

正統元年,中國年表,公元1436年。

中國紀年

正統元年,公元1436年

歷史大事

京軍屯種 
兵部尚書兼華蓋殿大學士楊士奇之建言:國家每年所用糧儲浩大,皆仰給江南軍民轉運至京,不勝勞苦。況且河道偶有阻窒,則糧餉不充,實非長久之策。目前在京官軍為數甚多,除操練造作套用之外,可令剩餘軍士於北京八府空閒田地上屯種。倘遇豐年,必有積蓄,亦可省南方轉運之費。英宗從其言,於正統元年(1436)正月二十五日下詔:髮禁軍三萬就近地屯種。接著又據楊士奇等建議,令大寧都司及南、北直隸衛所官軍,不必赴京操備,俱下地屯種,既省轉運之勞,又養精銳之氣。
廣西蒙顧十六峒人民起義 
正統元年(1436),廣西蒙顧十六峒與湖廣逃民,因不堪窮苦,相率起義。十二月二十五日,英宗命湖廣、貴州總兵官蕭授前往鎮壓。蕭授督兵圍殲,擒其首領。起義失敗。
瓦敕韃靼二部仇殺 
正統元年(1436)冬,瓦敕脫歡以兵迫逐韃靼朵兒只伯。當時二部相仇殺,而阿台、朵兒只伯竄居在外,非瓦敕之敵。敵韃靼部陽乞明朝保護,而陰行寇掠邊境。英宗納成國公朱勇之言,命各邊廣積儲糧以備不虞。
內供撙節 
正統元年(1436),英宗改元初期,三楊當國。全國各地坑治,悉詔封閉。撤去了永樂、宣德年間新增之閘辦官,又罷停諸處採辦及造下西洋船木等項冗費,使民困少蘇。內供之物,如糖蜜、果脯、酥油、茶芽、粳糯、粟米、藥材,或較舊數減半,或減三分之二。皇上所用膳食器皿,如南京工部所造金龍鳳白瓷諸器,饒州造朱紅膳盒諸器,也多有裁省。後來中官用事,征索漸繁,而民困益厲。
造“逃戶周知冊” 
正統元年(1436),英宗命山西、河南、、湖廣、陝西、南北直隸、保定等府州縣,造“光戶周知文冊”,備開逃民鄉里、姓名、男女口數、軍民匠灶等籍,及遺下田地若干,原籍有無人丁應承糧差。若系軍籍,則開列某衛軍役及有無缺伍,送各處巡撫並清軍御史處,督令復業。其已成家業願入冊者,給與戶田執照,仍令照數納糧。若本戶原有人丁多,稅糧十石以上,而今止存一二丁者,認種地五十畝。原籍有人辦糧者,每人認種地四十畝,俱照輕則民田例征賦。原系軍匠籍者,仍作軍匠附籍,該衛缺人,則發遣一丁補役。該輪班匠,則發遣一丁當匠。原籍為民灶籍,灶戶免鹽課,量加稅糧。如仍不自首,或自首而所報人口不實,或輾轉逃移及窩家不舉報者,俱發甘肅衛所充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