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年表

1922年

墨索里尼建立義大利法西斯政權
 

 1933年

希特勒製造國會縱火案
 

 1936年

義大利攻占衣索比亞首都,為德意結盟打下了基礎.
 

 1939年

9月1日 德國進攻波蘭
9月3日 英、法對德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
英國頒布義務兵役法案並建立戰時內閣
澳大利亞、紐西蘭和印度對德宣戰。
德國潛艇擊沉英國客輪"雅典尼亞"號。
9月4日 日本政府聲明不參與歐洲戰爭。
9月5日 美政府聲明美國在戰爭中保持中立。
9月6日 南非聯邦對德宣戰。
9月7日 阿富汗聲明在戰爭中保持中立。
9月8-28日 華沙保衛戰。
9月10 日 加拿大對德宣戰。
9月12日 同盟國在阿貝維爾城召開第一次最高軍事會議
9月15日 蘇、蒙和日本簽訂哈勒欣河停戰協定
9月15日 德軍占領盧布林
9月16-17日 波蘭政府遷往羅馬尼亞
9月17日 蘇聯紅軍越過蘇波國界,進駐西烏克蘭和白俄羅斯
9月26日 法國政府禁止共產黨活動
9月28日 蘇聯和愛沙尼亞簽訂互助條約
9月28日 蘇德簽訂劃定邊界條約
9月30日 波蘭流亡政府成立
10月2日 最後一批波蘭兵停止抗擊德軍
10月2日 泛美會議確定美洲沿海三百里為安全海區
10月8-12 德國將波蘭西部省份併入德國,並在其餘地區建立"波蘭占領區總督
管轄區"
10月10日 蘇聯和立陶宛簽訂互助條約
10月19日 英、法、土簽訂同盟條約
10月28日 布拉格等捷克城市舉行反法西斯遊行示威
11月1-2日 蘇聯最高蘇維埃決定接受西烏克蘭和西白俄羅斯加入蘇聯,
並與烏克蘭、白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合併
11月4日 美國會通過"中立法"修正案
11月30-1940年3月12日 蘇芬戰爭
12月18日 德國站見"施比海軍上將號"在拉普拉塔灣被擊沉

1940年

2月24日 德最高統帥部批准進攻法、比、荷的作戰計畫
3月21日-6月16日 法國雷諾政府當政
4月9日 德軍侵入挪威和丹麥
4月14日 英法遠征軍在挪威登入
5月10日 德軍侵入比利時和荷蘭
5月10日 英國張伯倫下台,邱吉爾組閣
5月13日 德軍在色當突破盟軍防線
5月14日 荷蘭軍隊投降
5月18日 希特勒命令將比利時的三個區合併於德國
5月20日 任命魏剛為法國戰區盟軍總司令
5月26-6月3日 英、法軍隊敦刻爾克大撤退
5月28日 比利時軍隊投降
6月3-7日 英法軍隊從北挪威撤退
6月10日 義大利對英法宣戰
6月14日 德軍攻入巴黎
6月16日 邱吉爾建議建立英、法兩個國家的統一體
6月18日 戴高樂將軍號召進行抵抗並組織"自由法國"運動
6月20日 美國建立兩黨政府
6月22日 法德簽訂康邊停戰協定。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滅亡。
6月24日 法意在羅馬簽訂停戰協定
6月28日 美國通過國防法
7月1日 貝當政府遷往維希
7月19日-8月19日 義大利軍隊進攻北非
7月4日 貝當政府與英國絕交
7月10日 法國民議會將國家全部政權移交貝當
7月16日 希特勒下令準備"海獅戰役"
7月18日英日簽訂暫時封閉滇緬公路協定
7月22日 英國成立專門作戰指揮機構
7月31日 德國軍政領導人會議決定準備發動對蘇戰爭,並增加到180個陸軍師
8月13日 德空軍開始集中轟炸英國
8月17日 希特勒宣布完全封鎖不列顛群島
9月13日 義大利軍開始進攻利比亞
9月25日 德國侵略者取締挪威行政委員會
9月27日 德、意、日在柏林簽訂三國協定
10月12日 德軍進攻羅馬尼亞
10月28日 義大利進攻希臘
11月5日 羅斯福第三次當選美國總統
11月14日-19日 德空軍襲擊伯明罕、考文垂
11月20日 匈牙利加入法西斯國家三國協定
12月9日-1941年2月10日 英在北非對義大利軍發起反攻
12月18日 希特勒簽署關於對蘇戰爭的第21號命令("巴巴洛薩計畫")
 

 1941年

1月22日 英軍占領托布魯克(北非)
2月9日 德國宣布吞併盧森堡
2月11日 德軍進入北非
2月17日 保加利亞-土耳其發表互不侵犯宣言
3月1日 保加利亞加入三國協定
3月25日 南斯拉夫加入三國協定
3月27日 通過英美協同作戰報告
3月30-4月15日 德、意軍隊在北非發動攻勢
4月 6日 德國及其盟國入侵南斯拉夫和希臘
4月11日 美海軍擴大大西洋巡防區
4月13日 蘇日中立條約簽訂
4月17日 南斯拉夫軍隊投降
4月20日 美、加簽訂軍事生產合作協定
4月21日 希臘軍隊投降
4月24-29日 英軍從希臘撤退
4月27日 斯洛維尼亞解放戰線成立
4月 美國占領格陵蘭
5月20日 德空運部隊在克里特島登入
5月27日 英軍擊沉德國主力艦"俾斯麥"號
5月27日 美國宣布處於"無限期緊急狀態" 春 印尼"反法西斯人民運動"
6月8日 英軍進駐敘利亞
6月9日 德國成立特別司令部"東方部"
6月18日 德國-土耳其簽訂友好互不侵犯條約
6月22日 德國法西斯侵入蘇聯,蘇聯衛國戰爭開始
6月22日 邱吉爾聲明在對德戰爭中英國支持蘇聯
6月23日 蘇聯人民委員會和聯共(布)中央決定建立蘇聯武裝部隊最高統帥部
6月23日 美國政府聲明在戰爭中援助蘇聯
6月28日 德軍占領明斯克
6月30-7月1日 德軍占領里沃夫和里加
7月7日 塞爾維亞開始反法西斯武裝起義
7月10日-9月10日 斯摩棱斯克保衛戰
7月12日 蘇英就在對德作戰中協同一致問題達成協定
7月21日 德空軍第一次空襲莫斯科
8月4日-10月16日 敖德薩保衛戰
8月14日 英美簽訂大西洋憲章
8月29日 德意就在歐洲建立"新秩序"發表宣言
9月8日 德軍包圍列寧格勒
9月30日-1942年4月20日 莫斯科保衛戰
10月19日 英國軍事生產工人全國會議通過在歐洲開闢第二戰場的協定
10月30-1942年7月4日 塞瓦斯托波爾保衛戰
11月27 日 義大利侵略軍被趕出衣索比亞
12月5日 蘇軍在莫斯科轉入反攻
12月6日 英對芬、匈、羅宣戰
12月7 日 日本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
12月11日 德、意對美宣戰
12月11日 德、意、日締結共同對英、美作戰協定
12月8 日 德最高統帥部指示德軍在蘇德戰線轉入防禦
12月11日 德意對美宣戰
12月11日 德、意、日締結共同對美、英作戰協定。
12月16-17日英蘇代表在莫斯科談判
12月16日 阿根廷進入特別戒嚴狀態
12月19日 希特勒任德軍最高統帥
12月21日 南斯拉夫游擊隊組成第一支正規軍
12月24日-1942年1月14日 羅斯福和邱吉爾就對軸心過鬥爭的策略問題進行談判
12月25日 日軍占領香港
12月 巴拿馬、古巴、海地、瓜地馬拉、多米尼加、尼加拉瓜、哥 斯達黎加、
薩爾瓦多對德、意、日宣戰

1942年

1月1日 26國《同盟國宣言》與華盛頓簽訂
1月2日 日本占領馬尼拉
1月5日 波蘭共產主義組織同一位波蘭工人黨
1月13日 同盟國代表會議在倫敦通過懲治戰犯聲
1月15-28日美洲國家第二次協商會議
1月18日 軸心國劃分作戰區軍事協定
1月29日 蘇、美、伊在德黑蘭簽訂同盟條約
2月1日 挪威吉斯林傀儡政府成立
2月6日 菲律賓建立全國抗日統一戰線
2月15日 日軍占領新加坡
2月23日 美英簽訂在反侵略戰爭中互助原則的協定
2月28日 日軍侵占爪哇島
3月7日 日軍侵占仰光
3月9日 荷軍在印尼投降
3月 菲律賓成立人民抗日軍
3月 阿爾巴尼亞建立全國解放委員會
3月 英美建立聯合參謀部
4月28日 美空軍襲擊東京、橫濱、名古屋和神戶
5月4-8日 珊瑚海海戰
5月5日 日軍占領菲律賓群島
5月5日 日軍占領瓜達爾卡納群島
5月20日 蘇最高蘇維埃主席團頒布衛國戰爭勳章命令
5月26日 蘇、英簽訂在戰爭中結成同盟以及戰後合作互助條約
5月30日 蘇成立游擊運動中央司令部
6月1日 墨西哥對軸心國宣戰
6月4-7日 日本艦隊在中途島戰敗
6月11日 蘇美簽訂在戰爭中互助原則的協定
6月28日 德軍開始向頓河進攻
7月14日 印度國大黨工人委員會要求印度立即獨立
7月17-1943年 史達林格勒戰役,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
7月18-25日 英美倫敦談判
7月25-12月31日 蘇軍在北高加索進行保衛戰
7月 加拿大軍參加歐戰活動法案生效
8月9日 英殖民當局逮捕甘地、尼赫魯等國大黨領導人
8月12-15日英蘇首腦在莫斯科會談
8月22日 巴西對德、意宣戰
9月5日 蘇發布《關於游擊運動的任務》命令
9月16日 巴西決定實行義務兵役制
9月 阿爾巴尼亞建立民族解放陣線
10月14日 蘇聯政府聲明"希特勒侵略者及其同夥應對在歐洲所占領的國家所犯下
的罪行承擔責任"
10月23 日 英國在阿拉曼開始進攻
11月1 日 日本設立"大東亞省"
11月2 日 蘇設立國家非常委員會調查德國法西斯侵略者及其同夥的暴行
11月8 日 英美軍隊在德屬北非港口登入
11月11 日 德、意軍隊侵占法國非占領區
11月13 日 英軍進入托布魯克
11月19 日 蘇軍在史達林格勒轉入反攻
11月26-27日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反法西斯議會第一次會議
11月 人民解放游擊隊最高司令部建立南斯拉夫人民解放軍
12月4 日 蘇波簽訂互助友好聲明
12月18 日 蘇聯政府發表關於阿爾巴尼亞獨立的聲明

1943年

1月13 日 德國宣布總動員
1月14-26日 英美卡薩布蘭卡會談
1月18 日 蘇軍突破列寧格勒封鎖線
1月21 日 英美聯合司令部指示對德國工業設施進行空襲
1月23 日 英軍進入的黎波里
2月8-14日 蘇軍解放庫爾斯克、克拉斯諾達爾、頓河羅斯托夫、伏羅希洛夫格勒
2月10 日 "阿爾及利亞人民宣言"制訂
2月10 日 甘地開始絕食三周
3月5日-4月2日都靈、米蘭等城市軍工企業舉行罷工
3月5 日 雅典萬人遊行示威,抗議德國占領者強迫人民負擔勞動義務
3月9 日 以蘇加諾為首德印尼"人民精神力量中心"建立
3月21 日 英美軍開始進攻突尼西亞
4月7-10日 希特勒和墨索里尼會談
4月15 日 法共《人道報》發表《準備武裝起義總指示》
4月25 日 蘇聯政府和波蘭流亡政府絕交
5月11-19日 邱吉爾和羅斯福在華盛頓會談
5月12-13日 德"非洲"集團軍群在突尼西亞投降
5月27 日 法國建立抵抗運動全國委員會
5月末 印度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
6月3 日 法民族解放委員會在阿爾及爾成立
6月10 日 共產國際執委會主席決定解散共產國際的全部組織機構
7月10 日 英美陸戰隊在西西里島登入
7月12-13日 "自由德國"全國委員會召開成立大會
7月24-25日 義大利法西斯政府被推翻,墨索里尼被捕,巴多里奧政府建立
7月25日-8月3日 英美空軍集中襲擊漢堡
7月27 日 義大利解散法西斯黨
8月17 日 英美軍占領西西里島
8月17-25日 英美魁北克會談
8月23 日 蘇軍解放哈爾科夫
8月25 日 以蒙巴頓為首的東南亞盟軍指揮部建立
8月 日本宣告緬甸"獨立"
9月8 日 義大利宣告投降。德軍占領義大利北部和中部各省
9月23 日 墨索里尼宣布成立新法西斯"社會共和國"
9月25 日 蘇軍解放斯摩棱斯克
10月13 日 義大利(巴多里奧政府)對德宣戰
10月14 日 菲律賓傀儡共和國成立並和日本締結軍事同盟
10月19-30日 蘇、美、英外長莫斯科會議
10月21 日 日本在新加坡建立"自由印度臨時政府"
11月1 日 美陸戰隊在布乾維爾島登入
11月6 日 蘇軍解放基輔
11月20 日 美軍在吉爾伯特群島登入
11月22-26日 開羅會議
11月28-12月1日 德黑蘭會議
12月24 日 蘇軍開始進攻烏克蘭
 

 1944年

1月14 日 蘇軍在列寧格勒和諾夫哥羅德轉入進攻
1月24日 蘇軍解放烏克蘭第涅伯河右岸地區、西烏克蘭和克里米亞部分地區
1月26 日 阿根廷和德國絕交
1月27 日 列寧格勒封鎖完全解除
2月25 日 阿根廷法雷爾--庇隆政府成立
3月1 日 義大利北部舉行反法西斯總罷工
3月15 日 法國抵抗運動全國委員會批准抵抗運動綱領
3月19 日 德軍占領匈牙利
3月26 日 蘇軍進抵普魯特河畔蘇聯邊境
3月 法國愛國戰線組織合併為法國內地軍
4月4 日 法共代表加入法國民族解放委員會
4月22-24日 義大利成立有共產黨人和社會黨人參加的民族團結政府
5月1 日 羅馬尼亞建立工人統一陣線
5月9 日 蘇軍解放塞瓦斯托波爾
5月11 日 英美軍隊開始進攻羅馬
5月12 日 蘇軍解放克里米亞
6月2 日 法蘭西共和國臨時政府宣布成立法國民族解放委員會
6月4 日 盟軍進駐羅馬
6月6 日 英美軍隊在諾曼第登入,歐洲第二戰場開闢
6月13 日 德國V-1飛彈首次射擊英國本土
6月15 日 美軍在賽班島登入
6月20 日 羅馬尼亞組成民族民主同盟
6月23-24日 蘇軍在白俄羅斯開始進攻
6月26 日 美軍進入瑟堡
7月3 日 蘇軍解放明斯克並在東部包圍的中央集團軍群部分兵力
7月10-10月22日蘇軍進行利沃夫-散多梅希攻擊戰
7月18 日 盟軍進入克恩城
7月18 日 日本東條英機內閣辭職。小磯國昭組閣
7月20 日 施陶芬博爾格上校謀殺希特勒未遂
7月21 日 波蘭民族解放委員會成立
7月22 日 波蘭民族解放委員會關於建設人民民主國家的綱領宣言
7月25 日 美軍從科湯垣半烏灘頭陣地開始進攻
7月29 日 蘇軍強渡維斯瓦河
8月1 日 蘇聯政府承認波蘭民族解放委員會為波蘭的唯一合法政權機構
8月1-10月2日 華沙起義
8月2 日 土耳其和德國斷絕外交和經濟關係
8月15 日 盟軍在法國南部登入
8月18 日 德共主席台爾曼被害
8月19-25日 巴黎人民起義勝利
8月20 日 蘇軍在摩爾達維亞開始進攻
8月21-27日 盟軍進抵塞納河並強行渡河
8月23-24日 羅馬尼亞八·二三武裝起義,羅馬尼亞對德宣戰
8月26 日 美英事實上承認戴高樂政府
8月28 日 戴高樂命令解散國內武裝力量
8月29-10月28日斯洛伐克民族起義
8月31 日 蘇軍進入布加勒斯特
9月2 日 盟軍解放布魯塞爾
9月4 日 芬蘭政府聲明與德斷交
9月5 日 蘇聯對保加利亞宣戰
9月9 日 索非亞人民起義勝利。祖國陣線政府執政。保對德宣戰
9月11-16日 邱吉爾和羅斯福第二次魁北克會議
9月12 日 盟國和羅馬尼亞簽訂停戰協定
9月12 日 盟軍進入勒阿弗爾
9月14 日 蘇軍在波羅的海轉入進攻
9月19 日 英蘇和芬蘭簽訂停戰協定
9月21 日 蘇聯和南斯拉夫就蘇對南軍事援助進行談判
10月6 日 蘇、捷軍對進入捷國境
10月11 日 匈牙利和盟國簽訂停戰協定
10月13 日 里加解放
10月20 日 德國宣布動員16-60歲的男子參加人民突擊隊
10月20 日 美軍在萊特島登入
10月20 日 蘇軍和南斯拉夫軍隊解放貝爾格勒
10月23 日 蘇、美、英政府承認法國臨時政府
10月24-25日 美日艦隊菲律賓海戰
10月28 日 盟國和保加利亞簽訂停戰協定
11月2 日 狄托和舒巴希奇簽訂協定成立南斯拉夫統一政府
11月10-11日 德國從希臘撤軍
11月29 日 人民解放軍解放阿爾巴尼亞
12月10 日 蘇法簽訂同盟互助條約
12月16-25日 德軍在阿登反攻
12月21-22日 匈牙利召開全國臨時會議,匈牙利民族臨時政府成立
12月23 日 東京、神戶、橫濱勞動人民騷動

1945年

1月2-5 日 蘇聯承認波蘭臨時政府並恢復甦波外交關係
1月17 日 蘇波軍隊解放華沙
1月20 日 匈牙利和盟國簽訂停戰協定,匈對德宣戰
1月25 日 日本最高戰爭指導會議批准"決勝非常措施綱要"
2月4-11日 雅爾達會議
2月8-24日 蘇軍下西里西亞進攻戰
2月8 日 盟軍在萊茵河地區開始進攻
2月10-4月4日蘇軍東波美拉尼亞進攻戰
2月13 日 布達佩斯解放
2月19-3月17日美軍和日軍在硫磺島交戰
2月23 日 土耳其對德日宣戰
2月 西爪哇祖國保衛軍舉行抗日起義
3月9 日 日本在越、柬、老撤銷法國的殖民行政機關並建立傀儡政府
3月9-12日 印度支那共產黨政治局常委擴大會議通過準備抗日武裝起義的方針
3月22 日 開羅代表大會簽訂阿拉伯國家聯盟條約
3月23 日 羅馬尼亞土地改革法頒布
3月27 日 緬甸舉行反對日本侵略者武裝起義
4月1 日 盟軍在魯爾區包圍德軍兵團
美軍占領沖繩島
4月4 日 從匈牙利領土徹底驅逐德國法西斯軍隊
4月5 日 蘇聯政府廢除蘇日中立條約
捷政府通過"科希策綱領"
4月9 日 蘇軍進入哥尼斯堡
4月11 日 蘇、南簽訂友好互助和戰後合作條約
4月12 日 美國羅斯福總統逝世
4月13 日 蘇軍占領維也納
4月16 日 蘇軍開始進攻柏林
4月19 日 義大利起義者解放波倫亞
4月21 日 蘇波同盟互助條約
4月25 日 蘇美軍在托爾高會師
4月25-6月26日 聯合國大會在舊金山召開
4月28 日 墨索里尼被處死
4月29 日 德軍在北義大利投降
4月30 日 希特勒自殺
5月1 日 歐洲協商委員會批准"德國管制機構協定"
5月2 日 蘇軍占領柏林
5月5--9 日 布拉格人民起義和解放
5月7 日 德軍無條件投降書預簽
5月8 日 簽署德軍無條件投降書
5月23日鄧尼茨政府被解散
6月5 日 蘇、美、英、法宣告德國戰敗,由四大盟國掌握德國最高政權
6月24 日 莫斯科舉行勝利閱兵式
6月26 日 簽署聯合國憲章
6月28 日 波蘭民族統一臨時成立
7月17日-8月2日 波茨坦會議
8月6 日 美國核子彈炸毀廣島
8月8 日 蘇軍對日宣戰
8月9 日 核子彈轟炸長崎
8月14 日 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
8月14 日 蘇中簽訂友好同盟條約
8 月 15 日 朝鮮北部解放
8月15日-30日 越南八月革命
8月16 日 蘇波簽訂國境條約
8月18 日 蘇軍在千島群島登入
8月21 日 美國停止實行租界法案
9月 2 日 日本代表外相重光葵和日軍參謀總長梅津美治郎在東京灣內美國軍艦
"密蘇里"號甲板上籤署正式投降
9月9日,侵華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在南京向中華民國政府陸軍總司令何應欽呈交投降書。抗日戰爭及第二次世界大戰至此正式結束了。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