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敏訥

歐陽敏訥,1913年冬出生,湖南郴州安仁縣東北鄉人。家中薄有田產,父母耕種為生。兄弟三人,其排行於末。 1950年,歐陽敏訥任湖南省人民政府參事室參事,1951年任湖南農學院副教授,1958年調省志辦工作。

基本信息

學業經歷

1921年入私塾,1926年入國小,1929年考入長沙某中學學習。1933年先後在北京師範大學、北京大學旁聽。同年秋天,回鄉任教國小。

主要功績

1936年春,歐陽敏訥到南京投奔在國民黨軍隊中任連長的哥哥,由於哥哥不久後即隨部隊開拔,生活陷入困境。其別無所長,但工於寫作,只得投稿賺資度日。同年冬,經朋友介紹,加入南京進步報刊《扶輪日報》主編國際新聞,從此與報業結緣,其宣揚正義,倡導新聞自由,為報業的發展盡了一己之力。

1937年3月,日本代表團到上海進行所謂“中日經濟提攜”會談。上海《大公報》即時發表了兩篇社論,大頌歡迎和擁護之詞。歐陽敏訥氣憤於漢奸之賣國行為,更欲揭露日寇之醜惡嘴臉,於是連作七篇社論進行反擊,題目皆為“質大公報”,受到了民眾的熱烈支持,每日都能收到大量的讀者來信,《大公報》自知理虧,亦從此失聲,未敢再做此類報導。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不久,南京淪陷,歐陽敏訥回到湖南,受聘擔任長沙、邵陽《力報》主筆。其洞悉局勢,敢於直言,時評社論中既揭露汪精衛政權的賣國行徑,又抨擊蔣介石的不抵抗政策,蔣、汪政權皆對其不滿,因此常有漢奸和特務前來搗亂和威脅,欲將其趕出《力報》。夏日某夜,其與中共黨員成鐵俠回報館的路上,遭特務襲擊受傷,後不得不離開報社,《力報》報社不久也遭國民黨當局封殺。1946年秋,歐陽敏訥受張治中邀請至蘭州協助創辦《和平日報》,其亦想利用此機會到西北進行文化拓荒,宣揚進步思想。其任副社長提出“不反蘇、不反共”的辦報主張,受到張治中的認可。1947年張治中奉命主持西北文化供應社工作,其受命在南京先後出版了《天山畫報》《維文文摘》《維文文藝》《回教史》等書籍,同時還兼任《新疆論叢》主編,大力宣揚民族文化,促進民族融合。

1948年7月,歐陽敏訥回到湖南,由李默庵推薦主事長沙《國民日報》,並被推舉為湖南報業公會理事。12月加入由中共黨員成鐵俠領導的地下組織,為湖南的和平解放工作。利用報刊宣揚和平,揭露特務匪徒的謠言,鼓動民眾示威,極力掩護進步報刊《晚晚報》《實踐晚報》及工作人員的安全,安排被國民黨特務列為暗殺對象的李達順利逃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