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活血丹

歐活血丹

歐活血丹,唇形科活血丹屬,多年生草本。原產歐洲、北美。

基本信息

簡介

歐活血丹歐活血丹
歐活血丹,唇形活血丹屬,多年生草本。原產歐洲、北美。

來源

藥材基源:為唇形科植物歐活血丹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GlechomahederaceaL.
採收和儲藏:5月採收地上部分,洗淨曬乾。

原形態

歐活血丹,蔓生草本,匍匐逐節生根。莖上升,高140-17cm,四枝形。葉草質;莖基部逐節生根。莖上升,高10-17cm,四棱形。葉草質;莖基部的葉較小,葉片近圓形,葉柄長3.5-4.5cm,被極細疏生的人到鉤狀毛;莖上部較大,葉片腎形或腎臟圓形,和0.8-1.3cm,寬約2m,先端圓形,基部心形,具寬展的基凹,兩面無毛,葉柄長0.8-1.8cm,兩側被倒向鉤狀毛。聚傘花序2-4楹,組成輪傘狀;苞片、小苞片微小,鑽形;花萼管狀,長5-7mm,外面被硬毛及短柔行,萼齒5,卵形,上唇3齒,下唇2齒,具緣毛;花冠紫色,長約1cm,外面被短柔毛,內面在下唇中裂片下被硬毛,冠筒長約7.5mm,向上漸寬大而呈漏斗狀,冠檐二唇形,上唇直立,長約3mm,先端兩裂,裂片長圓形,下唇裂片下的花冠,先端兩裂,裂片長圓形,惠唇斜展的卵形;雄蕊4,內藏後對著生於大唇下面近喉部,前對著生於下唇兩側裂片下的花冠筒中部,花葯兩室,炒叉開;子房4裂,無毛;花柱花時不伸出花冠,先端相等2淺裂,花盤杯狀,前方呈指大膨大。花期5月。成熟小堅時未見。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山谷草地上。
資源分布:分布於新疆

習性

本屬約12種,植株蔓性生長,有走莖,著地易生根。單葉對生,葉柄細長,葉片腎形,基部心形,葉緣鋸齒明顯。輪傘花序,花冠唇形,花朵小,淡紫近白色。春季扦插或分株繁殖,宜栽培於陰或半陰處。土壤要求疏鬆、排水良好,PH6.0。生長溫度12-14攝氏度,不耐寒,冬季保持5度以上。栽培中可摘心,增加分枝。

化學成份

鮮草含揮髮油0.03%-0.20%,油中主含左旋鬆以樟酮(pinocamphone),並含左鏇薄荷酮(menthone),胡薄荷酮(pulegone)及少量其他萜烯類化合物。另含鞣質3%-7%,皂甙,樹脂,熊果酸(ursolicacid),β谷甾醇(β-sitosterol),棕櫚酸(palmiticacid),琥珀酸(succinicacid),多種胺基酸以及維生C。

性味

味甘;辛;性微寒

功能主治

清熱通林;利膽排石;活血調經。主熱淋;血淋;沙淋;石淋;膽結石;肝炎;月經不調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30g。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