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30年戰爭

歐洲30年戰爭

歐洲30年戰爭,是指1618年開始,1648年結束的歐洲兩個強國集團——哈布斯堡王朝與反哈布斯堡王朝集團為爭奪歐洲霸權而展開的一次全歐國際性大混戰。

基本信息

歐洲30年戰爭歐洲30年戰爭
1618—1648年,歐洲兩個強國集團——哈布斯堡王朝反哈布斯堡王朝集團為爭奪歐洲霸權而展開了一次全歐國際性大混戰。起初,戰爭是圍繞德國新舊教矛盾進行的,但不久就演化為各國爭奪權利和領土的混戰,西歐中歐北歐主要國家幾乎全部先後捲入。其結果使德國四分五裂,法國等迅速崛起,從而給西歐各國關係帶來了重大影響。

起因

歐洲30年戰爭歐洲30年戰爭
17世紀初,德意志仍處於諸侯割據狀態。各邦諸侯因信仰不同和教產矛盾分別組成新教聯盟天主教聯盟。為了與對方抗衡,雙方均尋求外國勢力支持。而已形成統一集權國家的英、法、西班牙等歐洲大國正在謀求對外擴張,遂把地處歐洲中心、具有重要戰略位置但又四分五裂、日趨衰落的德意志作為角逐目標。戰前,歐洲各國形成兩大對立集團:哈布斯堡集團由奧地利、西班牙、德意志天主教聯盟組成,得到羅馬教皇波蘭的支持;反哈布斯堡集團由法國丹麥瑞典荷蘭、德意志新教聯盟組成,得到英國俄國的支持。戰爭導火線是波希米亞(捷克)爆發民族起義,反對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任命天主教徒斐迪南為捷克國王。

經過

歐洲30年戰爭歐洲30年戰爭
30年戰爭是宗教改革後教派鬥爭加劇的結果,也是當時歐洲各國政治矛盾與領土紛爭的反映。德國宗教改革後,諸侯分成新教諸侯和舊教諸侯兩大集團,德國七大選侯中,三大選侯屬新教,四大選侯屬舊教。雙方展開以爭奪教產為主要內容的長期鬥爭,嚴重影響了德國政治經濟的發展。德國皇室哈布斯堡家族當時不僅有奧地利為世襲領地,而且還控制著捷克和匈牙利的西部以及德國的士瓦本阿爾薩斯一帶;其家族還統治著西班牙及其殖民地,是勢力最強的諸侯。德皇依靠自身的強大勢力,與西班牙的哈布斯堡家族聯合,對付鎮壓尼德蘭革命,干涉法國胡格諾戰爭,與英、法專制王權為敵;對內打擊新教諸侯,扶植舊教勢力。

為了抵禦以德皇為首的舊教集團的壓力,新教諸侯於1608年組成以巴拉丁選侯腓特烈為首的“新教同盟”。次年,舊教諸侯成立“天主教同盟”與之對抗。隨著兩大集團之間的鬥爭,歐洲國際局勢也變得複雜起來。為了削弱哈布斯堡皇室並從中得利,丹麥、瑞典、英國、法國、荷蘭等國支持“新教同盟”,而羅馬教皇、德皇、西班牙則站在“天主教同盟”一邊。這樣,德國成為歐洲國際矛盾的焦點。

1618年,捷克布拉格人民反對哈布斯堡王朝的起義,揭開了30年戰爭的序幕。胡斯戰爭失敗後,捷克於1526年重新併入神聖羅馬帝國版圖。1617年耶穌會士斐迪南繼任捷克國王后,力圖恢復天主教的統治地位,禁止新教諸侯集會,撤銷先前給予捷克的自治權和信仰自由。此舉激起了捷克人民的強烈反抗。1618年5月23日,憤怒的布拉格民眾沖入王宮,將正在與捷克國會代表談判的國王的兩名特使從窗戶拋入壕溝。這個“擲出窗外事件”使長期蘊積的宗教矛盾終於爆發,並引發了曠日持久的30年戰爭。

30年戰爭共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捷克——巴拉丁時期(1618~1624年)。“擲出窗外事件”發生後,捷克組成臨時政府並宣布獨立,次年選舉“新教同盟”的首領巴拉丁選侯腓特烈為國王。捷克與巴拉丁聯軍初戰告捷,攻入奧地利,逼近維也納。但後來由於得不到新教諸侯的支持,在舊教諸侯和西班牙援軍的強大攻勢面前,捷克和巴拉丁聯軍節節敗退,並於1620年11月8日的“白山戰役”中北徹底打敗。自此,捷克完全喪失了獨立,成為奧地利的波希米亞省。在德國境內,巴拉丁被西班牙軍隊占領。到1624年初,舊教勢力已取得決定性勝利。

第二階段,丹麥時期(1625~1629年)。天主教同盟的勝利和哈布斯堡家族勢力的增強,引起德國新教諸侯的不安,也威脅著法、英、荷、丹等國的政治經濟利益。1625年,法國首相黎塞留促成英國、荷蘭、丹麥三國結成反哈布斯堡聯盟,各國資助丹麥出兵德國,這樣一來,德國的內戰演變成一場國際戰爭。1626~1628年,德皇在“天主教同盟”的支持下,依靠捷克貴族瓦倫斯坦的僱傭軍,打敗丹麥軍隊,占領整個北德地區。1629年,丹麥被迫與德皇簽訂《盧卑克和約》,保證不再干涉德國事務。同年,德皇頒布《復原敕令》,規定凡1552年以來沒收的天主教會的一切財產,都必須歸還天主教會。

第三階段,瑞典時期(1630~1635年)。哈布斯堡家族在北德的勝利,使追求波羅的海霸權的瑞典惴惴不安。於是,法國以巨額金錢,俄國以大宗糧食、硝石援助瑞典,慫恿瑞典出兵德國。1630年7月,瑞典軍隊在國王古斯塔夫二世的統率下,從波美拉尼亞登入,相繼占領了德國北部、中部許多地區。後來,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二世戰死,瑞典軍心渙散。從1632年底起,戰爭進入相持狀態。1634年9月,德皇依靠西班牙援軍在萊茵河與多瑙河之間的諾德林根重創瑞典軍隊。次年,新教諸侯與德皇締結和約,戰局朝著有利於德皇和舊教諸侯的方向發展。法國於是直接參戰。

第四階段,法國——瑞典時期(1635~1648年)。法國本為天主教國家,與德皇、西班牙並無宗教矛盾。法國之所以直接參戰,主要是擔心哈布斯堡家族勢力的膨脹,危及自己在歐洲的霸權地位。從1635年5月開始,法軍以德國為主戰場,同時在西尼德蘭、義大利和西班牙對哈布斯堡家族開戰。此後,荷蘭、威尼斯、匈牙利等國相繼支持法國,加入法瑞聯盟。戰爭初期,德皇一度占據優勢,西班牙軍隊也曾從南北兩面攻入法國,逼近巴黎。但40年代以後,法、瑞逐漸掌握了戰爭的主動權。1642年秋,瑞典軍隊在萊比錫附近打敗德皇軍隊;第二年春,法軍在西部的洛克瓦戰役中擊潰西班牙軍,占領阿爾薩斯;1645年,瑞典軍隊在捷克挫敗德皇軍隊;1646年,法、瑞聯軍攻入士瓦本、巴伐利亞,瑞典占領了布拉格。德皇被迫求和,並於1648年10月24日與法、瑞兩國締結了《威斯特伐里亞和約》,結束了30年戰爭。

由宗教紛爭引起的30年戰爭,實際上是一場德皇意欲加強權力、新舊教諸侯要求割據稱雄、幾個大國乘機擴張的戰爭。它嚴重削弱了歐洲的天主教和封建勢力,同時加劇了德國的分裂割據局面,給德國的經濟造成巨大的破壞。它還為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提供了有利的國際環境,為俄國實施“西進”政策和爭奪波羅的海出海口提供了契機。

評析

歐洲30年戰爭歐洲30年戰爭

30年戰爭,結束了自中世紀以來“一個教皇、一個皇帝”統治歐洲的局面,德國分裂為近300個獨立的大小不同的諸侯領地和100多個獨立的騎士領土,皇帝企圖在歐洲恢復天主教地位完全破滅,神聖羅馬帝國在事實上已不復存在。
與此同時,由於德國是30年戰爭的主戰場,生產力遭到嚴重破壞,六分之五的鄉村被毀滅;捷克和薩克森的礦山全部被破壞;人口減少三分之一以上,捷克居民在戰前有300萬,戰後只剩78萬人;工商業急劇衰退。絕大多數城市都失去了原先的商業,而淪為諸侯的統治中心。恩格斯說:“在整整一個世紀裡,德意志為歷史上空前未有的最無紀律的暴兵縱橫反覆地蹂躪著。到處是焚燒、搶掠、鞭打、強姦、屠殺。大軍之外,還有小股的義勇兵,其實,倒不如乾脆把他們叫做土匪,他們隨隨便便,自由行動——凡屬有這樣匪軍出現的地方,農民是最倒霉的了。物質的破壞,人口的凋零,是無窮無盡的。當和平到來的時候,德國已經不可救藥了,已經被踏碎、被撕破、遍身流血,躺倒地下了;最可憐的,當然還是農民們。”
西班牙失去了一等強國的地位。戰勝國法國從這一次戰爭中得到了德國大片領土,包括在1552年占領的梅斯土爾凡爾登等洛林土地得以承認,阿薩斯和下阿爾薩斯以及西南德意志的一些地區。法國因此成了歐洲霸主。
戰勝國瑞典也得到了波羅的海沿岸的大片土地,包括整個西波美拉尼亞,包括魯根島在內;還獲得了東波美拉尼亞的一些地區和城市,含出海口城市施台廷及奧德河口地區。瑞典國王還以帝國采邑(從皇帝那兒獲得的封地)名義獲得威塞爾河口及其他一些地區。這樣,瑞典不僅據有德意志北部各重要河口,而且由於成了德意志的諸侯,可以隨時干涉德意志的內部事務。此外,瑞典還得到500萬杜卡登(當時的一種金幣)的賠款。瑞典因此成為北歐強國。
和約正式承認荷蘭獨立;正式承認瑞士脫離神聖羅馬帝國,成為獨立國。在宗教方面,和約規定卡爾文教徒享受與路德教徒同樣的權利。教會財產的歸屬以1624年初持有的情況為準。新教得以承認,在帝國法庭中,天主教和新教的法官各占有相等的人數。
這次戰爭對世界軍事學術和技術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比如:滑膛槍得以進一步改進,並開始大量投入使用;火炮也進行了改進,開始實行標準化;炮兵已成為一個獨立兵種;武器裝備的改進使戰術發生了革命,戰鬥隊形趨向靈活;促使了許多國家軍事制度發生變革;在戰爭中湧現了一大批軍事將領,如瑞典的古斯道夫二世、法國的蒂雷納等。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