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足球錦標賽

歐洲足球錦標賽

歐羅巴洲足球錦標賽(UEFA European Championship)(即:歐洲杯)是一項由歐洲足協成員國間參加的最高級別國家級足球賽事,於1960年舉行第一屆,其後每四年舉行一屆。賽事創辦時名稱為 European Nations Cup,其後於1968年改名為 European Football Championship。

基本信息

歐洲足球錦標賽 歐洲足球錦標賽
2008年6月22日晚上是歐洲足球錦標賽(EM-2008)爭半決賽的最後一場,西班牙隊對前世界盃冠軍義大利,地點是奧地利的首都維也納。

簡介

歐洲足球錦標賽(UEFA European Championship)是一項由歐洲足協成員國間參加的最高級別國家級足球賽事,於1960年舉行第一屆,其後每四年舉行一屆。賽事創辦時名稱為 European Nations Cup,其後於1968年改名為 European Football Championship。              
歐洲杯共分為決賽周預選賽這兩個階段進行,除當屆主辦國可以自動進入決賽周外,其他歐洲足協成員國必須要參加預選賽,並在預選賽獲得出線權才能進入決賽周。歐洲杯在創辦之初決賽周只有四支球隊,直至1980年增至八隊,同時決賽周賽事也由原本只有淘汰賽,進而加入了分組賽階段。在1996年歐洲杯決賽周增加至十六支球隊並保持至今。現時歐洲杯決賽周賽事由十六支球隊分為四組進行分組賽,每組各有四支球隊,每組分別進行單循環積分賽制,每個小組積分第一和第二名球隊可以出線到8強賽(又稱為四分之一決賽),8強賽通過單場淘汰制決出4強參加半準決賽(又稱為4強賽),半準決賽也是通過單場淘汰制進行,勝方進入決賽爭奪冠軍,值得注意的是歐洲杯並不設季軍,所以半準決賽的負方無需進行季軍爭奪戰,決賽仍然是以單場淘汰制進行,勝方便為冠軍。由於歐洲杯的規模及參賽球隊的質素僅次於世界盃足球賽,因此曾被人們稱為缺少巴西阿根廷的世界盃。

發展史

1953年,國際足聯在巴黎舉行的特別代表大會上批准舉辦歐洲聯賽。
1954年6月15日,歐足聯成立。
1955年,開始舉辦歐洲冠軍俱樂部杯聯賽
1956年,開始籌備舉行由歐洲各國國家隊參加的比賽。
1958年,第一屆歐洲國家杯(歐洲杯前身)資格賽開始進行。
1960年,第一屆歐洲國家杯決賽階段比賽在法國舉行,共有16支代表隊參加。決賽最後在前蘇聯隊和南斯拉夫隊之間進行,雙方90分鐘內打成1-1,最後進入加時賽,前蘇聯隊最終憑藉終場前7分鐘的進球,以2-1險勝南斯拉夫隊,奪得冠軍。著名球星勒夫-雅辛因此屆比賽而聲名大振。
1964年,第二屆歐洲國家杯決賽階段比賽在西班牙舉行。最後決賽在東道主西班牙隊和衛冕冠軍前蘇聯隊之間進行。在主場79115名觀眾的大力支持下,西班牙隊最後以2-1的比分奪取冠軍獎盃。
1968年,歐洲國家杯正式更名為歐洲足球冠軍杯(歐洲杯)。有31個國家參加了資格賽。決賽階段比賽在義大利舉行。本屆比賽首次實施種子隊制度,參加決賽階段比賽的隊伍共分為8個組,每組安排一個種子隊,小組前兩名進入四分之一決賽。小組賽中,阿爾巴尼亞隊大爆冷門,通過加時賽將奪冠熱門聯邦德國隊淘汰。決賽在南斯拉夫隊和東道主義大利隊之間進行,義大利隊最後以2-0獲勝。
1972年,第四屆歐洲杯決賽階段比賽在比利時進行。決賽在聯邦德國隊和前蘇聯隊之間進行,聯邦德國隊最後以3-0大勝前蘇聯隊奪冠。兩年後,這支隊伍又奪得了世界冠軍。
1976年,第五屆歐洲杯決賽階段比賽在南斯拉夫舉行。決賽在捷克斯洛伐克隊和聯邦德國隊之間進行,捷克斯洛伐克隊最終以4-3力克對手,舉起了冠軍獎盃。
1980年,第六屆歐洲杯決賽階段比賽再次在義大利舉行。本屆比賽的規程有所變化。規定經過小組賽後,8支隊伍進入下一輪,然後分成兩個小組捉對廝殺,每組的第一名將自動獲得決賽權。冠軍決戰在聯邦德國和比利時兩隊之間進行,德國人成為最後的贏家。
1984年,第七屆歐洲杯決賽階段比賽在法國舉行。東道主法國隊在天才球星普拉蒂尼的率領下一路高歌猛進,並在決賽中以2-0乾淨利索地擊敗西班牙隊,奪得冠軍。
1988年,第八屆歐洲杯決賽階段比賽在聯邦德國舉行,擁有古力特和范-巴斯藤等足球天才的荷蘭隊一路勢不可擋,他們在決賽中擊敗前蘇聯隊後第一次舉起了冠軍獎盃。
1992年,第九屆歐洲杯決賽階段比賽在瑞典舉行。因南斯拉夫隊退出而獲得比賽資格的丹麥隊出人意料地殺入決賽,並以2-0擊敗德國隊奪冠。
1996年,第十屆歐洲杯決賽階段比賽在英國舉行,此前,共有史無前例的48個國家參加了資格賽。16個進入決賽階段比賽的隊伍被分為4個小組,小組前兩名進級。決賽首次以“金球”決出勝負,德國隊最後憑藉比埃爾霍夫的一粒進球第三次奪冠。
2000年,第十一屆歐洲杯決賽階段比賽由荷蘭和比利時聯合承辦。世界冠軍法國隊在決賽中憑藉一粒金球獲得冠軍,成為首支獲得世界盃後又再次獲得歐洲杯冠軍的球隊。
2004年,第十二屆歐洲杯決賽階段比賽由葡萄牙承辦。由黃金一代領銜的東道主葡萄牙隊隊在決賽中一球不敵本屆杯賽大黑馬希臘隊,飲恨而歸。希臘隊驚人地首奪冠軍。
2008年,第十三屆歐洲杯由瑞士奧地利共同承辦。決賽在奧地利維也納恩斯特-哈佩爾球場打響,西班牙1比0力克德國,時隔44年後再度問鼎歐洲杯,也成為1984年法國隊之後首支小組賽全勝的冠軍球隊。

軼聞

1、1972年的冠軍是西德,也是歷史上唯一在奪得歐洲足球錦標賽以後接連贏得世界盃的球隊。
2、在1992年歐洲足球錦標賽舉行前,南斯拉夫爆發內戰,該國被禁止參賽,由丹麥補上,並奪得冠軍。
3、2000年舉行的歐洲足球錦標賽,首次由兩個國家(比利時及荷蘭)共同主辦,最后冠軍由法國奪得,這也是歷史上唯一奪得世界盃以後接連贏得歐洲足球錦標賽的球隊。
4、西德及現今的德國先後曾經六次晉身歐洲足球錦標賽準決賽,當中五次出線決賽階段,最後一共三次奪冠而回,是至今成績最好的球隊。
5、2004年舉行的歐洲足球錦標賽中,首次進入決賽周賽事的希臘以“黑馬”姿態成為2004年的歐洲霸主。

歷屆主辦國及冠軍、亞軍

年份 主辦國 冠軍 亞軍
1960 法國 蘇聯 南斯拉夫
1964 西班牙 西班牙 蘇聯
1968 義大利 義大利 南斯拉夫
1972 比利時 聯邦德國 蘇聯
1976 南斯拉夫 捷克斯洛伐克 聯邦德國
1980 義大利 聯邦德國 比利時
1984 法國 法國 西班牙
1988 西德 荷蘭 蘇聯
1992 瑞典 丹麥 德國
1996 英格蘭 德國 捷克
2000 比利時/荷蘭 法國 義大利
2004 葡萄牙 希臘 葡萄牙
2008 奧地利/瑞士 西班牙 德國

歐錦賽冠亞軍次數

冠軍次數

3次:德國 1972年,1980年,1996年
2次:法國 1984年,2000年;西班牙 1964年,2008年
1次:蘇聯 1960年;義大利 1968年;捷克斯洛伐克 1976年;荷蘭 1988年;丹麥 1992年;希臘 2004年

亞軍次數

3次:蘇聯 1964年,1972年,1988年;德國 1976年,1992年,2008年
2次:南斯拉夫 1960年,1968年
1次:比利時 1980年;西班牙 1984年;捷克 1996年;義大利 2000年;葡萄牙 2004年

歷屆最佳射手

 屆數 時間 最佳射手 進球數
1 1960 方丹(法國) 6球
2 1964 馬德森(丹麥) 11球
3 1968 里瓦(義大利) 7球
4 1972 穆勒(西德) 11球
5 1976 吉文斯(愛爾蘭) 8球
6 1980 基岡(英格蘭) 7球
7 1984 普拉蒂尼(法國) 9球
8 1988 克勞森(比利時)/范巴斯滕(荷蘭)/阿爾托貝利(義大利)各7球
9 1992 帕潘(法國) 11球
10 1996 希勒(英格蘭) 5球
11 2000 克魯伊維特(荷蘭)/米洛舍維奇(塞蒙) 5球
10 2004 巴羅什(捷克) 5球
12 2008 比利亞(西班牙) 4 球

歷屆最佳球員

 屆數 時間 姓名 國籍
1、2008 哈維 西班牙
2、2004 扎戈拉基斯 希臘
3、2000 齊達內 法國
4、1996 薩默爾 德國
5、1992 維爾福特 丹麥
6、1988 范巴斯滕 荷蘭
7、1984 普拉蒂尼 法國
8、1980 舒斯特爾 西德
9、1976 內霍達 捷克
10、1972 蓋德-穆勒 西德
11、1968 法切蒂 義大利
 
12、1964 蘇亞雷斯 西班牙
13、1960 雅辛 前蘇聯

歷史總排行榜

名次 協會 賽 勝 平 負 得失球 積分
01 西班牙 96 55 20 21 214:090 185
02 德國 87 54 21 12 174:063 183
03 荷蘭 90 56 17 17 193:073 185
04 法國 93 49 26 18 175:097 173
05 義大利 88 44 29 15 133:062 161
06 葡萄牙 88 48 19 21 151:082 163
07 英格蘭 81 43 23 15 156:060 152
08 前蘇聯 74 41 20 13 121:057 143
09 羅馬尼亞 85 39 23 23 144:088 140
10 丹麥 97 39 20 38 145:137 137
11 蘇格蘭 76 34 20 22 105:076 122
12 匈牙利 83 34 19 30 140:112 121
13 前南斯拉夫 66 37 11 18 128:080 122
14 保加利亞 78 34 17 27 117:088 119
15 捷克斯洛伐克 64 34 16 14 119:058 118
16 愛爾蘭 80 31 22 27 117:088 119
17 比利時 74 32 19 23 113:087 115
18 瑞典 69 30 17 22 090:076 107
19 奧地利 71 30 12 29 133:110 102
20 希臘 72 28 16 28 105:093 100
21 波蘭 68 26 19 23 096:081 097
22 瑞士 69 25 18 26 103:091 093
23 北愛爾蘭 70 26 14 30 078:095 092
24 威爾斯 64 24 13 27 077:089 085
25 土耳其 73 22 17 34 066:116 083
26 挪威 75 22 15 38 087:118 081
27 前東德 46 20 12 14 076:057 072
28 捷克共和國 29 19 05 05 057:022 062
29 芬蘭 62 12 13 37 062:119 049
30 冰島 58 11 11 36 037:090 044
31 俄羅斯 23 14 04 05 060:025 046
32 克羅地亞 22 13 05 04 040:19 044
33 烏克蘭 22 09 07 06 027:022 034
34 斯洛維尼亞 25 09 07 09 032:034 034
35 斯洛伐克 30 09 04 07 026:027 031
36 阿爾巴尼亞 53 06 10 37 032:107 028
37 賽普勒斯 66 06 08 52 034:189 026
38 立陶宛 20 08 03 09 021:028 027
39 以色列 20 07 04 09 038:030 025
40 拉脫維亞 20 07 04 09 024:032 025
41 盧森堡 69 04 08 57 033:211 020
42 南斯拉夫 12 06 03 03 026:021 021
43 喬治亞 20 06 02 12 022:031 020
44 馬其頓 18 03 06 09 022:032 015
45 馬爾他 62 02 08 52 027:196 014
46 白俄羅斯 18 03 06 09 022:031 020
47 摩爾多瓦 18 03 06 09 022:032 015
48 亞美尼亞 20 03 04 11 018:044 013
49 法羅群島 28 03 04 21 017:078 013
50 波赫 10 03 02 05 014:017 011
51 愛沙尼亞 20 03 04 13 013:032 013
52 亞塞拜然 20 01 02 17 008:055 005
53 列支敦斯登 20 01 02 17 003:079 005
54 安道爾 10 00 00 10 003:028 000
55 聖馬利諾 26 00 00 26 004:113 000

歷史回顧

 早在80年代,北歐四國就曾經提出過聯合申辦歐洲錦標賽的構想,但被否決了。原因是決賽圈一共才八個名額,東道主占去一席,於是冒出來四個東道主,無法接受。最後,決賽階段瑞典舉行。受體育場大小限制,觀眾人數比起以往來有所下降,不變的是球迷的熱情。

在90世界盃後,參賽諸國均處於一個調整期。荷蘭隊在古力特,范巴斯騰,里傑卡爾德的基礎上,又增添了博格坎普,維茨格,羅伊,更重要的是,荷蘭隊擺脫了幾年來將帥不和的紛爭內耗,重新啟用米歇爾斯為主帥,這一切使荷蘭隊實力空前強大,成為奪標第一熱門。

統一後的德國,吸收了來自東德的薩莫爾,多爾兩名隊員,加上世界盃時的哈斯勒、埃芬博格,前鋒線上里德勒開始擔綱成為主力,其他位置則保留了世界盃冠軍的原班人馬,雖然馬特烏斯缺陣,但新帥福格茨手下,足夠一拼。

荷德兩隊從預選賽中出線的時候,還是受到了一點阻擊,分別輸給了主要競爭對手一場球,荷蘭客場0:1負於葡萄牙,德國在客場0:1敗與威爾斯。相比之下,由普拉蒂尼執教的法國隊,在小組中八戰全勝出線。法國隊所在的小組,有捷克斯洛伐克與西班牙這兩支勁旅,法國隊能對他們保持主客場全勝紀錄,相當不容易。人們開始認識法國後衛布龍,安格羅馬,後腰德尚這些後起之秀,最大名鼎鼎的,當然是法國鋒線上一對雙箭頭,帕潘與坎通納,其中帕潘還被選為91 歐洲足球先生。

由於法國隊在小組中遙遙領先,西班牙隊屢戰屢敗,成績一塌糊塗,絕望之下,索性放棄了最後一場對阿爾巴尼亞的比賽。在歐洲足聯紀錄本上,92歐洲杯預選賽第一小組,西班牙與阿爾巴尼亞都只打了七場比賽,還有一場是空白。

但是預選賽保持全勝的法國隊,在溫布萊舉行的熱身賽上,以0:2 輸給了英格蘭,為法國隊前景蒙上一層陰影。為英格蘭連進兩球的,是一位年僅21歲,日後卻擁有一個極其響亮名字的球員---阿蘭·希勒。在此之前,英格蘭雖從小組中出線,表現卻並不盡人意,新帥泰勒完全拋棄了前任羅布森所試驗的向技術型靠攏的打法,並且砍掉了前任手下幾名改革派主將加斯科因,瓦德爾,羅布森,重新復辟英式長傳沖吊路線,啟用了莫森,戴利這些名不見經傳,富有衝擊力的小將,並且倚重高中鋒史密斯,和名將普拉特,萊因克的搶點能力。小組最後一場,英格蘭隊積8分,愛爾蘭已打完全部比賽,同樣積8分,英格蘭作客波蘭,0:1落後的情況下,眼看就要因為淨勝球不足被愛爾蘭奪得出線權了,終場前萊因克一腳扳平,才將英格蘭送進決賽圈。對於萊因克來說,出征歐洲錦標賽別具意義,因為他代表英格蘭在國際比賽中已經射入48球,有望打破博比查爾頓的49球紀錄。

義大利在小組中走到了盡頭。除了與蘇聯隊兩場0:0之外,他們在客場拿不下匈牙利,主場吃不掉挪威,再加上客場被挪威 2:1爆冷擊敗,早早被蘇聯隊甩掉。這也正式宣告維奇尼下台,薩基走馬上任。相比之下,洛巴諾夫斯基時代的蘇聯隊已經煙消雲散了,貝紹維茨手下的蘇聯隊,只保留了米海里琴科,庫茲涅佐夫兩名老將,其他位置清一色換上新人。哈林代替了達薩耶夫出任門將,茨維巴,孔切斯基斯,薩利莫夫,科利瓦諾夫,多布羅沃爾斯基這些陌生的名字出現在蘇聯隊主力陣容內。在決賽階段,出於政治原因,蘇聯解體後改由獨立國協出賽。

其他幾隊,東道主瑞典主要寄希望於布羅林安德森埃里克森的實力,蘇格蘭雖然從一個實力分布相當均勻的小組中拼出線,但普遍認為它還是過不到頭一關。南斯拉夫小組中以相當大的優勢打入決賽圈,但在最後一刻由於政治原因遭到歐洲足聯禁賽,由小組第二的丹麥隊遞補。當時誰都覺得,匆匆入圍的丹麥隊只不過是個跑龍套角色,走過場而已。甚至丹麥最著名的球星勞德魯普也因為對國家隊沒什麼信心,拒絕為新帥尼爾森效力。這一切,都為後來極端戲劇性的結果寫下了伏筆。

決賽階段開始以後,出乎人們的意外,一些看好的比賽,卻進行得極其沉悶,爭奪相當激烈,進球卻寥寥無幾。A組的法國隊太倚重帕潘,一旦被盯死則全隊束手無策,英格蘭打得快而亂,缺乏控制節奏的傳球手,泰勒那種石器時代高舉高打靠蠻力的踢法,弱點暴露無餘,這兩隊前兩隊都是兩場平球。丹麥隊相當低調,一直打他們的防守反擊,靠勞德魯普的弟弟布萊恩·勞德魯普的個人盤帶製造殺機,但前兩場平英格蘭,負瑞典,似乎印證了人們對於丹麥隊“配角”的評價。只有瑞典隊,表現了成熟的整體攻防,既有布羅林的組織,達林、安德森的頭槌,也有埃里克森的助攻。這個時候,幾乎所有人都覺得,A組兩支出線隊,一個是瑞典,還有一個是英格蘭或法國,其中法國在最後一場對“弱旅”丹麥,而英格蘭要碰東道主,法國機會更大。

相對於A組的沉悶,B組的戰局扣人心弦得多,出現了令人目瞪口呆的場面。世界盃冠軍德國隊遭遇獨立國協,被判點球,0:1落後到補時一刻,奇蹟出現了!哈斯勒漂亮地射出一腳自由球,直掛死角入網。關鍵時刻,德國隊又一次以他們的堅韌不拔,躲過了滅頂之災。次戰,德國隊埃芬博格的一腳吊射,將比分鎖定在2:0,闖過了蘇格蘭這一關。但德國隊也為此付出了沉重代價,繼主力前鋒弗勒在首戰手臂骨折之後,羅伊特、布赫瓦爾德次戰被撞得頭破血流,德國隊損兵折將,為第三戰大敗種下了禍根。相反,荷蘭隊沒有德國那么跌跌撞撞,擊敗蘇格蘭的那球,似乎預示著荷蘭足球的未來,古力特斜吊禁區,經過范巴斯騰與里傑卡爾德兩次頭球擺渡後,博格坎普一腳墊射敲開大門。

小組賽最後一輪,四場比賽結果無不令人震驚。大熱門法國隊慘敗,以1:2敗在丹麥隊腳下,一方是11名大球星,另一方是毫無心理包袱的一支團隊,或許可以解釋勝負關係了。但是最令人感慨萬千的還是英格蘭被淘汰出局的一幕,上半場英格蘭隊表現不錯,以1:0領先,但是當下半場風雲突變,瑞典隊大舉反撲時,英格蘭隊陷入了空前的驚慌失措之中,到了無法站穩陣腳的地步。在這種情況下,泰勒作出了一個近乎殘忍的決定,將名將,主力,隊長,而且在場上正待打破查爾頓進球紀錄的萊因克換了下來。當場邊舉起換人牌時,對於萊因克來說,猶如五雷轟頂一般。誰都知道,這一下去,再也沒有出力機會,遑論什麼破紀錄!但是萊因克畢竟是萊因克,他舉手示意,面無愧色,鎮定自若地慢跑下場,儘管這幾十米的慢跑對於他來說,似乎沒有盡頭。泰勒失算了,英格蘭隊混亂局面有增無減,當布羅林與同伴連打兩個二過一,一舉敲開英格蘭隊大門,使瑞典隊2:1反超之時,整個英格蘭隊鴉雀無聲。泰勒離去後,發自內心地對瑞典說,“憑著布羅林的那個精彩無比的進球,瑞典隊不論碰到哪個強隊,都不應該有絲毫畏懼了。”  

B組,荷蘭隊顯示出王者之氣,在萬眾矚目的荷---德大戰中令人信服地以3:1大獲全勝。范巴斯騰有一次精彩絕倫的倒鉤,擊中橫樑,加上上一場對獨立國協他的魚躍沖頂入網被判無效,似乎這一屆大賽對於他來說很不走運,可是最糟糕的時刻還沒有來臨。德國人被擊敗後給了獨立國協一個機會,然而獨立國協卻莫明其妙地以0:3慘敗在超水平發揮的蘇格蘭人腳下。

半決賽,從來沒有在國際大賽中連敗兩場的德國人重新展現了他們善打關鍵戰,遇強更強的風采。開場後不久,德國隊獲得自由球,正當所有人都防範著哈斯勒對獨立國協那仗的遠角香蕉球時,他卻令人瞠目地打出了直接飛過人牆的近角球,其弧度之神奇,令瑞典門將呆若木雞,令全場觀眾嘆為觀止。結果,德國隊以3:2 穩穩吃掉了東道主。然而正當德國隊與所有觀眾期待著德荷再戰時,另一場半決賽卻爆出特大冷門。丹麥隊憑著拉爾森的兩個進球,兩度領先荷蘭隊。雖然荷蘭最終將比分扳平,還是無法攻破丹麥門將施梅赫爾的十指關,從加時被拖進了點球決勝。范巴斯騰一腳宴客,使原來連決賽資格都沒有的丹麥隊打進了決賽。

這個時候的冷門已經夠大了,丹麥隊能夠小組出線原本已經夠神奇的了,但在一場過的決賽里,什麼事情都會發生。至於范巴斯騰,一屆歐洲杯的低潮無損於他的偉大,與大賽傑出球員必然入選各種獎項這一慣例相反的是,他仍然被評為1992歐洲足球先生。

雖然奇蹟一個接著一個出現,但人們仍然不相信發生在眼前的一切。丹麥隊把最最美好的一瞬,保留到最後一場釋放。德國隊無法攻破丹麥隊的嚴密防守,反而在上半場被波夫爾森斷球傳中,簡森迎球勁射首開紀錄。本世紀最大,最不可思議的事情會發生嗎?下半場,維爾福特單刀反擊,很隱蔽地用手把球截下,然後帶到禁區前,起腳,中柱入網,2:0。這一次,沒有哈斯勒的自由球了。終場哨音一響,全場沸騰,然而,丹麥隊主教練尼爾森的反應卻是,“我想回家,好好粉刷一下廚房。”

 但是更重要的是,丹麥表現出一種世界足壇從未見過的精神,在沒有任何人看好,沒有賽前集訓,沒有任何心理負擔的情況下最大限度地盡興發揮個人水平。它再一次告訴人們,足球場上,什麼事情都可能發生。

歐洲主要足球賽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