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巴馬經濟學

歐巴馬經濟學

歐巴馬經濟學是一本由約翰•塔伯特編寫的關於巴拉克•歐巴馬當選總統情況下的美國及世界經濟可能性的書。

基本信息

歐巴馬歐巴馬

歐巴馬經濟學:暢銷書作家約翰•塔伯特,被廣泛認為是最早預測美國次貸危機及其對世界經濟影響的人之一,本書中他將注意力轉到巴拉克•歐巴馬當選總統情況下的美國及世界經濟可能性。本書預計8月出版,7月份在美國最大連鎖書店巴諾書店開始預售後即引起世界範圍內的極大關注,目前該書的原版已在英語系國家及西班牙、日本、法國、韓國、中國大陸及台灣等許多國家地區預售,西班牙、日、韓等國已先期獲得本國語言的翻譯授權。

作者簡介

歐巴馬回憶錄歐巴馬回憶錄

約翰•塔伯特(JOHN R. TALBOTT),前高盛投資銀行家、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安德森管理學院訪問學者,撰寫了5本有關經濟和政治學方面的書籍,包括2003年的《即將到來的住房市場危機》和2006年的新書《現在就賣!住房泡沫即將終結》。他曾為《華爾街日報》、《金融時報》和《波士頓環球報》撰稿,也曾做過出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福克斯新聞(Fox News)、美國財經新聞頻道(CNBC)、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 )等節目的評論員。

塔伯特對經濟的超強領悟使他在本書中構想了巴拉克•歐巴馬的以正義與合作為基礎的執政情形,並將美國的經濟不平等與人民期盼改革的需求聯繫在一起。

媒體推薦

這本書極好評述了歐巴馬“自下而上”的經濟政策,作者解釋了現在經濟政策怎樣傷害美國的經濟,尤其傷害了勤勞的中產階級。塔伯特以普通百姓能理解的方式闡述了歐巴馬的經濟政策,所涉內容包括目前的經濟危機,全球化如何影響美國工人,全球變暖的作用,需要為美國公民提供支付得起的醫療保障。塔伯特的書詳細介紹了歐巴馬解決這些問題計畫將採取的措施,也指出了美國許多主要社會問題的主要原因。

讀完了這本直截了當、沒有任何廢話的、關於歐巴馬刺激經濟的計畫的書之後,任何人都將有同一種感覺,那就是:作為一個國家,如果我們願意做必要的改變,經濟問題就能夠解決。

這本書讀起來很快,值得花時間一讀。——洛杉磯時報

由於缺乏規章,掠奪性借貸的整個行業發展壯大。他們對這個國家住房擁有率的提高並不感興趣,只關注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不會考慮他們的做法是如何缺乏慎重。

特殊利益集團想讓我們真正相信他們的涓滴理論——掌握在少數人手中的財富終將平均分配給民眾。但實際上普通人能從社會項目得到的利益卻非常少。

在這本書中,塔伯特認為歐巴馬相信自下而上理論,即在民眾中分配的財富將促使經濟的發展。他解釋說,規則只是我們大家用以提防違法貪婪的保險:

規則就是確保自由經濟下的契約得到尊重。 這次的次貸危機警醒每個人面對這個事實:自由市場不能自我調節。——金融時報

這就是歐巴馬經濟計畫的簡短概述,這是一個給美國人提供均等機會,使美國人有必要的教育技能,實現真正意義的在公正、公平基礎上,參與全球市場競爭,從而解決美國目前貧富差異過大,增強美國經濟的計畫。——美國財經新聞。

編輯推薦

歐巴馬經濟學相關書籍歐巴馬經濟學相關書籍

《歐巴馬經濟學》是一本在美國被斥為異端的書,因為它直接攻擊華盛頓特殊利益集團,將其視為造成近乎全部社會問題的根源。

《歐巴馬經濟學》又是了解細微經濟學方法的初級讀本,這種經濟方法現在仍然在發展。總統競選使巴拉克•歐巴馬(Barack Obama)逐步成為焦點人物,在強調個人自由平等、經濟公平正義的前提下,歐巴馬著力描繪出未來自己制下一個對所有人都是均等的經濟社會。歐巴馬認為一個健康的經濟應該是倒金字塔(自下而上)的模式而不是依賴涓滴式經濟的正金字塔模式。在自下而上模式的經濟體系中,對政府和行業的法規都是公正的和一視同仁的。

歐巴馬就如何在這個國家取得經濟公正有許多的想法。歐巴馬認為,大多數美國人分得的蛋糕應該比他們自里根時代以來得到的蛋糕都要大。簡單地說,大多數美國人相信歐巴馬了解階級壓迫,以及美國右翼政變背後的真正內幕:國家的貨幣的重新分配使富人得到的錢越來越多——社會不公的現狀。現在,大多數美國人都在期待他一定要逆轉這個局面。

以下是華爾街日報的一篇評論選摘:

早在1978年,中國前領導人鄧小平就打破平均主義,開啟了全球最大的涓滴式經濟學試驗。他知名的言論之一就是,中國要脫離貧困,允許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中國的經濟奇蹟使數億人脫離貧困,並吸引了全球對它的未來發展展開想像。但是一些不良的跡象顯示中國最貧困的人群正在進一步滑向貧困的深淵。

很多年來,中國特色經濟改革的成功使中國政府能夠對諸多關於改革負面影響的指責置之不理,這些問題包括環境不斷惡化以及社會醫療保健體系不完善等。只要經濟成長最終能夠讓每個人都受益,改革就是利大於弊。

但現在,在中國政府對社會穩定以及對經濟飛速增長所帶來的社會成本日感擔憂之際,新數據顯示中國最貧困的人群正在變得更加貧困。

作品目錄

序言 9

導讀 13

第一章 經濟正義 29

第二章 經濟機會 51

第三章 當今的金融危機 69

第四章 最大的問題:政府集體疏通行為 95

第五章 全球化與就業 113

第六章 氣候變暖與能源政策 127

第七章 可負擔的健康保障 147

第八章 人口老齡化 161

第九章 協作是關鍵 175

第十章 倫理學與經濟學:我兄弟的監護人 187

結語 199

注釋 205

閱讀背景

中國的經濟奇蹟使數億人脫離貧困,並吸引了全球對它的未來發展展開想像。但是一些不良的跡象顯示中國最貧困的人群正在進一步滑向貧困的深淵。

很多年來,中國特色經濟改革的成功使中國政府能夠對諸多關於改革負面影響的指責置之不理,這些問題包括環境不斷惡化以及社會醫療保健體系不完善等。只要經濟成長最終能夠讓每個人都受益,改革就是利大於弊。

但現在,在中國政府對社會穩定以及對經濟飛速增長所帶來的社會成本日感擔憂之際,新數據顯示中國最貧困的人群正在變得更加貧困。

據世界銀行(World Bank)的初步分析,中國家庭中最貧困的10%人口(約1.3億人) 2003年的平均收入比2001年降低了2.5%。這個分析報告已遞交中國政府

這個人群每天收入不足一美元(世界銀行對最貧困人口的定義標準)。同期,中國經濟幾乎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長,其他群體的收入也都有所提高。

中國最貧困人口收入降低的原因尚不清楚,世界銀行的分析也還沒有全部結束。不過,它得出的結論可能會動搖中國近30年來成功實現經濟成長的基礎。發展經濟學家一直把中國的發展模式看作是其他貧窮國家發展的榜樣,這些數據也會使這個模式遭到質疑。這份分析報告尚未對外發布。

世界銀行駐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郝福滿(Bert Hofman)說,這個發現非常重要。如果情況屬實,這將對“水漲船高”的理論帶來更多疑問。

中國發展的例子使發展經濟學家相信,經濟成長是消除貧困最好的方法。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每年以約10%的速度增長,連續的增長已經使它成為全球第四大經濟體。經濟學家的論點是,如果經濟規模持續擴大,那么每個家庭從中獲得屬於自己的那份合理收益就會變得更加容易。

世界銀行的新發現中最令人驚訝的是,它顯示中國一部分人口的收入出現了下降──儘管這個國家的總收入大幅度上升。這表明,富裕人群變得更加富裕是以最貧困的人群為代價的。整體社會福利提高是中國接受不均衡發展的底線,但這一發現卻與這一點背道而馳。

早在1978年,中國前領導人鄧小平就打破平均主義,開啟了全球最大的涓滴式經濟學試驗。他知名的言論之一就是,中國要脫離貧困,允許一部分人先富起來。

《歐巴馬經濟學》書籍《歐巴馬經濟學》書籍

鄧小平提出的改革模式確實奏效:當中國東南沿海的製造業中心先富起來,並且現在已經比中國其他地區都富裕的同時,中國全國各地的平均收入也在持續上升。但是如果中國社會一大部分人不再從經濟改革中獲益,並且變得更加貧困的話,這將削弱繼續在這條改革道路上走下去的基礎。

另外,已公布的數字也顯示中國的貧富差距在不斷擴大。據亞洲發展銀行(Asian Development Bank)的數據,中國的基尼係數去年達到了0.4,高於1981年的0.3。這表明中國的貧富差距已經與美國處於類似的水平。基尼係數是被廣泛採用衡量收入分配的指標,它的最小值零表示完全均衡,數值越大越貧富差距越大,最大值為1。

根據亞洲發展銀行對中國數據的分析,不論是農村居民和城市居民之間,還是內陸及沿海地區,抑或高薪與低薪工作,處處都顯示收入最高的人與收入最低的人的差距在不斷擴大。

很多觀察人士將這種狀況歸咎於中國社會福利系統的缺失。隨著醫療費用不斷飆升,並且沒有一個完善的醫療保險系統來承擔這些費用,醫療保健成為外界特別關注的焦點。那些無法支付巨額醫療費用的患者經常無法在醫院接受治療。

退休學者李志寧說:“在經濟改革之前,中國的社會保障體系就已經很脆弱了。改革後,它近乎完全消失。”他還說,這使政府在縮小收入差距上沒有多少可用的工具。“我認為中國的貧富差距問題不可能在短時間內解決。”

這些新數據將對政策產生何種影響尚不清楚。世界銀行以及其他機構已經建議中國政府在養老金、醫療保健以及其他社會福利項目上加大投入。

中國知識分子以及政治家對充滿艱辛的經濟改革使全社會受益,還是只是讓擁有優越社會關係的少數人變得更富裕的爭論日益激烈。貧富差距擴大的現實激化了這種爭論。

中國中央領導意識到腐敗及貧富差距擴大正在侵蝕它的權威,現在已經把解決這些問題列為中國的頭等大事。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提出了構建“和諧社會”的口號──即縮小貧富差距,化解導致社會不穩定的矛盾。

在改革開放期間,中國創造了歷史上最偉大的經濟壯舉之一,在25年中使4億人擺脫了貧困。對於中國而言,有關一部分人收入正在下降的證據將極具破壞性。郝福滿強調說,世界銀行的發現並不是最後精確的結果。得出上述結論的數據是中國國家統計局(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通過對大量家庭進行調查收集而來的。

首先,這個調查是對中國社會最貧困的人口在兩個不同時點的簡單對比,它並沒有對同一人群進行持續跟蹤。因此,這並不意味2001年最貧困的10%人口在2003年的收入都下降了2.5%。其次,世界銀行於2005年開始進行分析,因此它並沒有獲得2005年及2004年的完整數據。最新的數據可以決定這種收入下降趨勢是否在不斷延續,或者只是一個獨立現象。

郝福滿還說,世界銀行的分析發現了一些好訊息。最貧困的10%人口中大部分屬於暫時性貧困,他們貧困狀況主要是由突發疾病、失業或者土地徵用等引起的。這就意味著,醫療保險或失業福利等基本的社會保障網路能夠幫助他們脫離貧困。最貧困人群中僅有20%-30%屬於長期貧困,即使這樣,這部分人也有一些積蓄。

本書序言

《歐巴馬經濟學》作者《歐巴馬經濟學》作者

本書序言:

這本書是在貝拉克.歐巴馬推出的一套新思路的引導下寫出的。所謂新思路就是:面對問題重重的近況,一味怨尤是無濟於事的,我們現在要的是破解困境的出路。我們是一個和平的國家,卻一直在和別人開戰;我們是一個仁愛的國家,其人民卻正在喪失房產抵押贖回權和可以負擔的醫療保健;我們是一個驕傲的國家,卻受到不少別國的蔑視;我們是一個擁有財政信譽的國家,其政府門前卻堆著十萬億的負債和難堪的房產與金融危機。我們是一個依法治理的國家,而那些律法卻是由某個特殊利益集團書寫的。我們立國於自由、平等、正義和人人機會均等的理念基礎,卻慢慢演變出一個不公平的等級社會,生長於斯,個人的成功越來越 依賴於傳承的社會地位和人際關係而不是個人德行和付出的努力。

歐巴馬在競選期間曾遭到批評,說他花了太多時間對廣義的原則海闊天空,而沒有多少具體的施政思路。首先,這並不完全符合事實;其次,或許他另有側重。我想,他的理解是:不解決那些最根本的問題,這個國家的困境就無從突破。我們的立國之本就是那些基本原則,而我們正逐漸背離它們。我並沒想在這兒勸說你信服歐巴馬的價值或動機。那些判斷當然該由各位自己去做。縱貫本書,我將直呈我們國家存在的問題和歐巴馬針對各種問題的立場,並且對歐巴馬意欲採取的具體方針加以陳述。不過,我並不想把這本書弄成單純的施政方略。我要挖掘更深層的東西,對歐巴馬的核心信仰探個究竟,摸清他的潛在邏輯和策略。有些時候,我對他的修為也不敢苟同,那我絕對實話實說。我希望讓讀者對歐巴馬必將面對的困難有更清晰的了解。利用本人在經濟學領域的專業知識,我將幫助各位對那些問題的嚴重程度和波及範圍瞭然於胸。最後,假如可以入主白宮,歐巴馬會進而採取哪些手段取勝於未來的挑戰,我將提供自己的拙見。

我尤其要感謝的是本書的發行商——“七故事出版社” 的西蒙先生(Dan Simon),擔了風險幫我出版這么一本很可能被其他大型出版集團斥為異端的書,因為它直接攻擊華盛頓特殊利益集團,將其視為造成近乎全部社會問題的根源。

現在大家可以靠在椅背上開始閱讀這本書了。我希望各位能與作者抱有同樣的情懷:幫助全體美國公民找到一條出路,重新奪回對自己政府的控制權;直陳使我們遭遇困境的要害問題;更多地理解那個姓名古怪響亮、身材消瘦輕盈的年輕人——那個我們期盼著成為我們領袖的歐巴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