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亞主義

在紛繁多彩的俄羅斯社會思潮中,歐亞主義以一種介於“西方派”和“斯拉夫派”之間的面貌出現。 歐亞主義者認為,“俄羅斯既非歐洲國家,也非亞洲國家,而是處於歐亞之間,是連線歐亞文明的橋樑”。 一方面,歐亞主義反對將俄羅斯的“斯拉夫性”特殊化;另一方面,他們更反對照搬西方的一切。

歐亞主義的提法源於19世紀20年代。在紛繁多彩的俄羅斯社會思潮中,歐亞主義以一種介於“西方派”和“斯拉夫派”之間的面貌出現。歐亞主義者認為,“俄羅斯既非歐洲國家,也非亞洲國家,而是處於歐亞之間,是連線歐亞文明的橋樑”。他們主張世界文明的多極性,認為俄羅斯可以利用橫跨歐亞大陸的歷史和地理空間,吸收世界各民族文明中的積極因素,創造出“歐亞文明”,進而成為世界文明中的一極。
針對俄國歷史發展進程中三大支柱———東正教、專制和民族性———的提法,新歐亞主義提出“精神主義、人民政權和大國思想”新的三位一體。歐亞主義思潮宣傳“社會秩序和社會公正”,強調國家的作用,認為只有強大國家才能使俄羅斯社會擺脫危機,在新的國際政治格局中保持有利地位。新歐亞主義者對俄羅斯過去幾年的改革持否定態度,認為“私有化是對國有財產的野蠻分割,滿足了一小撮人的胃口和需要”,強調改革要避免導致社會衰退,要維護大多數居民的利益。在當今迅速發展的資訊時代,面對西方文化,特別是美國文化的湧入,歐亞主義者十分警覺。在社會生活方面,歐亞主義對道德和社會治安問題給予了更多關注。一方面,歐亞主義反對將俄羅斯的“斯拉夫性”特殊化;另一方面,他們更反對照搬西方的一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