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榔炭疽病

檳榔炭疽病,感病葉片初期出現暗綠色、水漬狀小圓斑,繼而變褐色。隨著病害的發展,其形狀、大小和顏色變化較大,常呈圓形、橢圓形、多角形或不規則形,病斑長0.3cm至20cm不等,後期病部呈灰褐色或深褐色,具雲紋狀,其上密布小黑粒(病菌分生孢子盤)。

基本簡介

【病害名稱】檳榔炭疽病
【病 原】本病菌學名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C.arecae Syd.), 屬半知菌。有性態為Glomerella cingulata (Stonem.) Spauld.&Schrenk

為害症狀

重病葉變褐枯死,破碎。芽受害時表現褪綠、捲曲,而後出現不規則形紅褐色斑塊,病組織破裂,幼芽腐爛或枯萎。花穗發病時,首先在雄花的小花軸上表現黃化,而後很快從頂部向下蔓延至整個花軸,引起花穗變黑褐色回枯,雌花脫落。綠果感病時出現圓形或橢圓形、墨綠色病斑;熟果感病後出現近圓形、褐色、凹陷病斑,而後擴展至全果引起果實腐爛。在高濕條件下,上述各發病部位產生朱紅色粘液狀孢子堆。

防治方法

農業措施:①加強檳榔園管理。合理施肥,促使植株生長健壯,增強抗病能力。苗圃蔭棚高度要適當提高,以利通風透光,降低苗圃濕度。不要用病葉作蔭棚,以減少侵染來源;②搞好田園衛生。對檳榔園中的病死葉片和落地的花枝、果實要清除乾淨,集中燒毀。化學防治:在發病初期,用l%波爾多噴霧保護。也可試用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或80%代森鋅可濕性粉劑600~800倍藥液噴霧防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