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皮蛋

橡皮蛋

“橡皮蛋”通常指的是煮熟後蛋黃有彈性,甚至可當球來拋的雞蛋。“橡皮蛋”並非是假雞蛋,產生原因可能是雞飼料中棉籽餅比例過高。是由化學反應產生的一種·蛋白質變性的結果。

特徵

橡皮蛋橡皮蛋

橡皮蛋的主要特徵是:蛋白略暗,較僵硬,蛋黃略顯青色或為黃色,很有彈性,很難捏碎,和普通蛋黃飽含粉末狀物質不同,膠質感明顯,切開蛋黃呈橡皮狀波紋。將蛋黃扔在桌上,蛋黃可高高彈起,且沒有碎裂。

實驗檢測,橡皮蛋的各項指標正常。

成因

橡皮蛋橡皮蛋

“橡皮蛋”並非是假雞蛋,關於產生原因,最主流的說法是雞飼料中棉籽餅比例過高。在上海市地方志的“上海商檢志”中,記載:白殼鮮雞蛋在出口過程中,曾於1982年發生“橡皮蛋”的質量問題。上海商檢局經分析檢驗,發現雞蛋中含有棉酚所致。

棉籽中含有一種叫棉酚的化學成分,它能影響蛋清中的蛋白質和蛋黃中的蛋白質及生物活性物質變性,從而在雞蛋煮熟後變硬並有彈性。雞飼料中是允許加棉籽餅的,但要控制比例。而在多大比例上棉籽酚可能對人體有害,則尚不清楚。

危害

畜牧行業在動物飼料中使用棉籽餅,含有有毒棉酚,動物過量食用就會出現不同的中毒反應,人體食用相關肉質食品或蛋禽製品,量少則危害不大,量多則將引起人體燥熱以及男性永久性不育低鉀血症

關於假雞蛋

對於假雞蛋是否存在有較大爭議。部分觀點認為認為假雞蛋不存在,僅僅是一個技術培訓騙局。截至2012年,無一例有實驗室鑑定意義的假雞蛋存在,被人聲稱買到的“假雞蛋”,經鑑定均為過期變質蛋、孵化蛋等真雞蛋,而非化工合成品。

相關事件

橡皮蛋橡皮蛋

2009年3月,長沙市有媒體陸續曝光市場上出現“橡皮蛋”。

2009年4月,上海市民陳先生稱他買到了“橡皮蛋”。此前,長沙、連雲港、北京等諸多城市已出現過類似報導。

2011年12月,重慶江北觀音橋李女士家,發現“橡皮蛋”,首先是蛋黃看起來不像以前那樣柔軟,她用小湯勺去輕輕壓,感覺蛋黃有彈性,再用力壓,居然蛋黃是硬的,根本壓不爛 。

2012年1月9日,山東煙臺有市民反映自己買到了3枚“假雞蛋”,雞蛋煮熟後蛋黃摔在地上能蹦起20厘米高 。

識別方法 

 消費者在購買雞蛋時應該如何辨別真假呢?環保化學專家董金獅給出四招就是:一看、二聞、三搖、四吃。 

 一看,就是看雞蛋的外觀,如果是真的雞蛋,感覺外表會比較髒;如果是人造雞蛋,外殼山東現“橡皮雞蛋”會很均勻、很乾淨。另外,再對著光線來看,真雞蛋沒有假雞蛋透明度高。

第二是聞,如果是真雞蛋聞起來會有腥味,假雞蛋就沒有腥味。 

 第三就是用手搖,真雞蛋在搖的過程中水、蛋清和蛋黃是混合在一起的,沒有很響的聲音,假的雞蛋因為有水在裡面,因此搖起來會更響一些。 

 第四就是吃,如果不知道真假,那么在打雞蛋的過程中假雞蛋黃很容易打進去以後就散了,而且在炒的過程中很難凝固;真的雞蛋的蛋黃和蛋清都是清楚的,而假雞蛋在炒的過程中很容易散黃。”假雞蛋是人造的,從外觀上看,假雞蛋蛋殼的顏色比真雞蛋的蛋殼亮一些,但是不太明顯;從手感上看,假雞蛋的外殼比真雞蛋的蛋殼粗糙一些,而且晃動時會有聲響,這是因為水分從凝固劑中溢出的緣故;從味道上看,細細地聞,真雞蛋會有隱隱的腥味兒,假雞蛋則沒有;假雞蛋打開後,蛋黃和蛋清會很快融到一起,這是因為兩者使用的是同一種原料,假雞蛋還特別容易散黃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