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唯物論

在認識論上,機械唯物主義把人對自然界的反映看作是一種被動的機械的照相式的活動,否認人的認識的能動性。 機械唯物主義,只是自然觀上的唯物主義,歷史觀上則是唯心主義的。 在19世紀,機械唯物主義的局限性逐漸暴露出來,自然科學的發展逐步突破了機械唯物主義的束縛。

概述

機械唯物主義(或稱形上學唯物主義)雖然也認為物質第一性,精神第二性,但否認物質與精神間的辯證統一關係,否認物質與精神的聯繫和轉化,否認人的精神的能動性、創造性。機械唯物主義是指以機械的觀點解釋自然界和和認識論問題的一種唯物主義哲學。主要代表人物有17世紀英國的霍布斯,荷蘭的斯賓諾莎,18世紀法國的拉美特利、狄德羅、愛爾維修、霍爾巴哈等。它告訴我們物質的一切變化發展的原因都在物質本身內部可以找到。它認為世界上物質的變化在根本上只有兩種:就是位置的變化和數量的變化。世界上的千變萬化的現象。歸根到底,都可以看作各種不同的位置變化和數量變化。根據這種說法,世界上永遠不會有新的東西出現,因變來變去,只不過是一套“化零為整”,“化整為零”的戰法而已。

這種機械的唯物論不能圓滿地解釋自然界的一切現象是很明顯的,所以在今日已經是落伍而被人掘棄了。代之而興的是辨證的唯物論。辨證的唯物論在數量與位置的兩種變化之外。又根據辯證法的理論,加上了一種新的變化,就是質量互變的變化,這么一來,在解釋自然界現象方面,就比機械唯物論強得多了。所以辨證唯物論在今日,也就被很多人所接受。但不管是機械唯物論也好,它們所告訴我們的,只是物質的變化,至於物質的本身是個什麼東西,並沒有能夠給我們一個明確的答覆。

建立

17-18世紀,牛頓經典力學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並確立了成熟的自然科學的兩大原則:重複性原則和精確性原則。牛頓的科學思想和哲學觀念在18世紀的法國已經享有隆名盛譽,它造就了強烈的科學主義和理性主義情緒,刺激著相當一部分思想家,包括法國唯物主義者把自然規律觀念直接帶入到社會領域,或者把社會和人還原為自然。一般來說,自然科學本無意向哲學獻媚,但它又往往決定了哲學的面貌。牛頓經典力學的威力使一大批法國哲學家聚集在科學主義的大旗下,用機械論的觀點去理解自然、社會和人本身,形成機械唯物主義哲學。

作用

機械唯物主義以近代實驗科學提供的新知識、新成果為基礎,與當時最發達的自然科學相結合,堅持從自然本身說明自然,證實了以往被視為根本不同的領域,如地上的運動和天上的運動,都服從於同樣的力學規律,因而擺脫了自發唯物主義的直觀性、素樸性,有力地打擊了神學自然觀,維護了世界的物質統一性原則,推動了唯物主義的發展,在認識史上建立了不可抹煞的功績。

缺點

但是,由於當時自然科學發展水平的限制和資產階級的局限性,機械唯物主義存在著三個嚴重缺陷:機械性、形上學性和不徹底性。

當時自然科學理論只有剛體力學有了一定程度的發展,建立在這一科學成果基礎上的唯物主義理論,不能不用機械的觀點去解釋自然界中各種不同質的現象和過程,把一切事物的運動都歸結為機械過程。它用純粹力學的觀點來觀察和解釋世界的一切現象,把一切物質運動都歸結為機械運動,並進而否認有機界與無機界、人類社會與自然界的本質區別。如霍布斯把人的心臟、神經和關節分別比喻為鐘錶上的發條、遊絲和齒輪。甚至人的情感,都是既有開始也有結束的機械運動。拉美特利在《人是機器》一書中,直接把人看成是一部精巧、複雜的機器。在認識論上,機械唯物主義把人對自然界的反映看作是一種被動的機械的照相式的活動,否認人的認識的能動性。

發展

18世紀中葉,自然科學主要是處於蒐集材料的階段,對自然界的各種事物進行分門別類的靜態的研究,形成了一種孤立的、靜止的研究方法。用孤立的、片面的觀點觀察世界,把自然界和社會的變化過程歸結為數量增減、位置變更,把運動看作是外力的推動,否認事物運動的內部原因、質的變化和發展的飛躍。這種方法被哲學家提升為世界觀和方法論,就使這一時期的唯物主義具有了形上學的性質。因此,機械唯物主義也稱為形上學唯物主義。近代經典物理學的集大成者牛頓在自然科學研究領域裡,他堅信物質是可分的,物質的屬性只有通過實驗才能為人們所認識,在研究過程中,他正確地運用了歸納與演繹、分析與綜合的方法,按照唯物主義的要求進行科學研究,獲得了巨大成功,建立了經典力學的科學體系。但牛頓不能理解事物運動的根源在事物內部,於是他提出上帝是太陽及行星運動的“第一推動力”。牛頓的第一推動的學說認為整個宇宙運行如此之好,就像機械鐘一樣,是一個好鐘錶匠製造出來的,而整個宇宙的最大的“鐘錶匠”就是上帝。上帝設計了自然的秩序,這就是所謂的自然神論的觀點。宇宙如此完美,都是上帝的功勞。上帝創造如此完美,只要用牛頓的四大定律就可以了。那上帝創造完世界之後還有什麼用呢?上帝創造宇宙,牛頓管理宇宙。為了用科學的發展證明上帝的存在,他埋頭注釋《約翰啟示錄》,寫了130萬字的神學著作,墜入唯心主義的泥坑。

機械唯物主義,只是自然觀上的唯物主義,歷史觀上則是唯心主義的。因而它是不徹底的唯物主義。機械唯物主義相信世界是運動的、是通過規律普遍聯繫在一起的,而不是被創造的和事先安排的。他們相信科學和理性,而不是神秘的或者宗教的力量。這對破除宗教迷信和神學教條有巨大的歷史意義。但是,由於他們認為決定物質世界運動的規律是外在於人的,人的命運不是被決定的就是純粹偶然的(從而還是被決定為不可知的),所以,面對浩瀚的宇宙,面對無限的未來,人除了保持敬畏之外,不可能有所作為。在基督教中,人是上帝的子民,必須服從上帝的安排;在機械唯物主義者看來,人是微不足道的,人的一切都由外部世界所決定。機械唯物主義確認了人對外部物質世界的探索和追求,但否定了人直接掌握自身命運的可能,它是一種決定論哲學,其根源是人對自身的不信任。因此,儘管機械唯物主義者都是堅決的無神論者,但他們和有神論者卻是最接近的。

滅亡

在19世紀,機械唯物主義的局限性逐漸暴露出來,自然科學的發展逐步突破了機械唯物主義的束縛。19世紀以來先後出現的能量守恆定律、達爾文進化論和細胞學說以及熱力學統計理論和電磁場理論,真正勾劃出了一幅自然界辯證發展的圖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