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動[漢語詞語]

機動[漢語詞語]

機動(英文mechanic operating), 即動力驅動實現的運動,指利用機器開動的;權宜處理;靈活運用。語出《淮南子·說林訓》:“設鼠者機動,釣魚者泛杭。”出自《淮南子·說林訓》:“設鼠者機動,釣魚者泛杭。” 高誘 註:“動,發也。發則得鼠。”。

基本信息

詞語

基本信息

機動機動
機動
英文:maneuver
拼音:jīdòng 注音:ㄐㄧㄉㄨㄙˋ
詞性:形容詞同義詞:靈活、變通、主動反義詞:死板、呆板、死硬、被動

釋義

解釋:
1.利用機器開動的。例如:機動車。
2.權宜處理;靈活運用。
3.準備靈活運用的。
例如:機動糧/機動費/機動力量。
基本解釋
1.[locomotive;automotivemotorized;power-driven]∶用機器開動的
機動車輛
2.[flexible;expedient;mobile]∶視情況做適宜的變動的
機動處置
3.[keptinreserve]∶準備靈活運用的
機動時間
詳細解釋
1.謂機械發動。
《淮南子·說林訓》:“設鼠者機動,釣魚者泛杭。”高誘註:“動,發也。發則得鼠。”
2.用機器發動的。如:機車。
3.謂權宜處置或靈活運用。
毛澤東《論十大關係》四:“把什麼東西統統都集中在中央或省市,不給工廠一點權力,一點機動的餘地,一點利益,恐怕不妥。”
4.指現存的財物、力量等可供靈活使用。如:機動糧;機動經費;機動力量。

軍隊機動

眾所周知,中國是一個幅員遼闊的國家,由於一些歷史原因,長期以來我軍注重的是“屯兵駐防”,特點上是“分兵把口,守土有責”,對遠程投送和戰略機動重視不夠,致使我軍戰略投送力量建設明顯滯後。現代軍隊與過去軍隊的根本區別就在機動方式,機動能力的不同是空中化與地面化的區別,而不是局限於信息化和機械化的區別。軍隊為爭取主動或為形成較敵有利的態勢,有組織地移動兵力和轉移火力的行動。
分類
按性質、任務和規模分為戰略機動、戰役機動和戰術機動。按空間分為地面機動、空中機動和水上(下)機動。按內容分為兵力機動和火力機動。兵力機動有翼側機動、沿正面機動、由後向前的機動和由前向後的機動。突擊、包圍 、迂迴 、退卻 等都是兵力機動的樣式。火力機動,一般是通過改變射擊方向或射擊距離完成的。適時而靈活地實施機動,是殲滅敵人、取得作戰勝利的極為重要的條件。
方式
因作戰目的和情況的不同,機動的時機規模方法也各不相同。諸如進攻時,為了合圍敵人,增強突擊力量,斷敵退路,阻敵增援或追殲逃敵,都須適時實施機動。防禦時,為了加強受威脅方向的力量, 封閉突破口 或實施反擊等,也須實施機動。機動時,應切實掌握有利時機,行動力求隱蔽、迅速,出敵不意,採取措施限制和破壞敵之 反機動 ,周密組織 協同動作 和可靠的地面與空中掩護以及其他保障。
運用
機動制勝的思想,在中國古代戰爭中就得到運用。《孫子·勢篇》中提出的“以正合、以奇勝”的用兵原則,就含有機動的思想。古代戰爭中的機動,是隨著車戰、步戰、騎戰的逐步發展而形成的。那時的機動是在 戰場 上採取變換各種陣法,近距離的移動和迂迴、包圍等手段進行的。17世紀以後,隨著步兵、騎兵和炮兵聯合作戰的出現,兵力機動和火力機動的內容和手段也隨之有所變化。20世紀,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由於武器裝備的不斷更新,機動的規模、手段和速度等又有了巨大的發展。它不僅在地面,而且在空中和海上都被廣泛運用,成為一種重要的、常見的作戰行動。
發展
中國人民解放軍 在歷次革命戰爭中,常常以出敵不意的機動收到很好的效果。例如:在 土地革命戰爭 時期的 四渡赤水 ,以高度靈活的機動行動,擺脫了國民黨軍隊重兵的圍追堵截。在 解放戰爭 時期,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的戰略性機動,打亂了國民黨軍隊重點進攻的戰略部署(見進軍大別山 )。
隨著現代 軍事技術 的不斷發展,在未來戰爭中,軍隊機動能力將進一步提高,機動的規模、速度、手段等將有更大的變化,機動與反機動的鬥爭也將更加複雜和激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