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胸綠

橙胸綠

橙胸綠,即橙胸綠鳩,也叫赤胸綠鳩或橙胸鳩,是小型鳥類,體長24一29厘米,體重135—200克。屬於綠鳩屬,現為瀕危物種。

基本信息

物種信息

中文學名:橙胸綠鳩

橙胸綠鳩橙胸綠鳩

中文目名:鴿形目

中文科名:鳩鴿科

中文屬名:綠鳩屬

同物異名:VinagobicinctaJerdon,1840, 

中文俗名:赤胸綠鳩橙胸鳩黃胸青咖追

拉丁文目名:COLUMBIFORMES

拉丁文科名:Columbidae

拉丁文屬名:Treron

拉丁文種名:bicincta

物種命名人及年代:(Jerdon,1840)

英文俗名:Orange-breasted Green Pigeon

形態

小型鳥類,體長24一29厘米,體重135—200克。雄鳥的前額、眼先和頭頂為黃綠色,枕部、後頸和上背為藍灰色,背部、肩部、腰部、尾上覆羽和翅上的小覆羽為褐綠色,尾上覆羽更多棕褐色,尾羽為深灰色,具寬闊的淡灰色端斑和黑色次端斑,後者在中央尾羽上較窄,外側尾羽上較寬。翅膀上的中覆羽為綠色,具有寬的黃色邊緣,翅上的大覆羽為黑色,也具由寬的黃色羽緣。頰部、喉部和前頸為綠色,部和喉部的中央為黃色,上胸部橫跨著一條寬的紅紫色橫帶,緊接其後又有另一條更寬的棕橙色橫帶,是它與其他綠鳩類的主要區別之一。下胸為淡黃綠色,到腹部變為亮黃色。體側為灰綠色,尾下覆羽棕色。雌鳥和雄鳥的羽色相似,但胸部沒有紫色和橙色的帶斑,與腹部同為綠黃色,尾下覆羽較淡,為淡棕黃色,背部、肩部有較多棕褐色。虹膜的外圈為粉紅色至緋紅色,內圈為藍色,眼周的裸露皮膚紫藍色。嘴呈淡藍綠色,先端黃色。腳深紅色,爪角褐色。

分布

橙胸綠鳩在國外分布於巴基斯坦印度緬甸斯里蘭卡,以及中南半島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爪哇等地,在我國僅分布於海南島,偶爾見於台灣

習性

橙胸綠鳩主要為留鳥,棲息于山地丘陵和低地上的熱帶雨林及次生林中。通常單獨或成5—6隻的小群活動,有時也與其他鳥類混群活動。早晨和傍晚活動最為頻繁。喜歡棲息於枯立的樹頂枝上。叫聲為美妙抑揚的口哨聲。主要以榕樹果實為食,也吃其他植物的果實與種子。

叫聲:抑揚頓挫的哨音接以ko-wrrrook,ko-wrrroook,ko-wrrroook聲,告警時發粗啞的呱呱聲或kreeeew-kreeew-kreeew。

繁殖

繁殖期為4一7月。發情時上下揮動尾羽,不斷地鞠躬和點頭。營於林中的小樹上,也在較高的灌木樹上和竹杈上營巢。巢甚為簡陋,主要由細的枯枝堆集而成。每窩產卵2枚。

瀕危等級

國家重點保護等級:二級

生效年代:1989

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等級:稀有生效年代:1996

瀕危因素

棲息地破壞:原始森林被過度砍伐,使其棲息地越來越少。

鳩鴿科、果鳩亞科、綠鳩屬鳥類

鳩鴿科(學名:Columbidae)的鳥類在分類學中隸屬於鳥綱鴿形目。果鳩亞科(Treroninae)有10屬128種。綠鳩屬(Treron)有23種。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