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芸香科柑橘屬植物]

橙[芸香科柑橘屬植物]

橙(ORANGE),拉丁文學名:CITRUS SINENSIS。 芸香科柑橘屬常綠喬木,雙子葉植物。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柑橘類果樹。包括甜橙和酸橙兩個基本種。枝條具刺。葉長橢圓形,葉柄長,翼葉發達。花單生、叢生或呈總狀花序,白色,具反卷性。種子長橢圓形或卵圓形,表面具棱紋。 甜橙又稱橙、黃果。分布於中國南部,南方各省也有分布,而以四川、廣東、台灣省栽培較為集中。15世紀初期從中國傳入歐洲,15世紀末傳入美洲。含有大量的糖和一定量的檸檬酸以及豐富的維生素C,營養價值較高。果實還含維生素P,具極高的醫藥價值。在中國,幼果、落果可乾製作藥用。耐貯運。成熟期差異大,可延長鮮果和加工原料的供應期。 在台灣,橙經常都被叫作橙子,其實應寫成「柳橙」,此乃因閩南語中「丁」、「橙」同音而誤寫至今。陳冠學先生稱「柳橙」其實應寫成「紐橙」,屬臍橙(學名 Citrus sinensis Osbeck),其副果在果皮上形成類似肚臍的疤痕,狀似紐扣,因而名之「紐橙」。

形態特徵

橙

甜橙常綠 小喬木,高2~3米樹冠中等大,圓頭形或半圓形。分枝多,無毛,小枝呈扁壓狀的稜角,無刺或稍有刺。葉退化呈單葉狀:葉柄長0.8~1.8厘米,葉翼窄,寬2~3毫米,和葉交結處有顯明的隔痕;葉片橢圓形,長6~12厘米,寬3~5.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闊楔形,邊緣有不明顯的波狀鋸齒;革質。花萼杯狀,3~5裂,裂片卵圓形,先端窄尖;花瓣4~8,通常為5,長橢圓形,長達1.5厘米,寬0.7厘米;雄蕊多數,花絲常數簇癒合著生在花盤上;子房上位,10~13室,每室有胚珠4~8枚,子房近球形。花柱粗大,常早落。果大,徑長7~9厘米,圓形至長圓形,果皮淡黃、橙黃或淡血紅色,較韌滑。油泡平生微突,果肉橙黃色至血紅色,柔軟多汁、有香味。果皮與果肉不易分離。果心小而充實。種子多、少或無,因品種而異,卵形或長圓形,多胚,白色。染色體2n=18,也有三倍體、四倍體和六倍體。果實含有大量的糖和一定量的檸檬酸以及豐富的維生素C,營養價值較高,色、香、味俱佳,是鮮食用的優良果品。甜橙豐產穩產性強,在中國每公頃約產30-40噸。

生長環境

橙

甜橙原產於熱帶亞熱帶,宜溫暖、不耐寒、較耐陰,要求 土質肥沃,透水透氣性好。主要分布在年平均溫度15℃以上的地區。甜橙枝梢和種子萌芽最低溫度13℃,枝梢生長的最適溫度範圍為23-31℃,37-38℃時停止生長。空氣相對濕度,是臍橙引種成敗的關鍵。世界上臍橙現有3種生態類型:低濕或中濕(相對濕度50-60%)品系,如華盛頓臍橙、湯姆生臍橙,奉節72-1臍橙(四川)等;高(相對濕度80%)品系,如Greathead、Dream、眉山少核華臍(四川)等;中間類型品系,如羅伯遜臍橙、Taxas、Caeter等。甜橙對土壤的適應性較廣,對土壤酸鹼度的適應範圍在pH5.0-8.5範圍內均可種植並能豐產,而以pH6.0-6.5,土壤深厚、疏鬆、肥沃的為好。

分布範圍

甜橙原產中國南方及亞洲的中南半島。西漢時已有“黃柑、橙、楱”的記載(公元前117年)。甜橙分布在中國的13個省(自治區)、主產於四川、廣東、台灣、廣西、福建、湖南、江西、湖北等省(自治區)。15世紀初期從中國傳入歐洲,15世紀末傳入美洲。在世界柑橘生產中,甜橙占的比例最大,年產量約占橘類總產量的2/3。原產中國南部,南方各省均有分布,而以四川、廣東、台灣等省栽培較為集中。適合分布在年平均溫度15℃以上的地區。

主要價值

營養成分

1、橙子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β-胡蘿蔔素,檸檬酸,維生素A,B族維生素,烯類,醇類,醛類等營養素。

2、橙子還有鎂,鋅,鈣,鐵,磷,鉀等礦物質元素和無機鹽,纖維素和果膠等。

3、降低毛細血管脆性鮮橙果實中含有的橙皮甙,可降低毛細血管脆性,防止微血管出血。而豐富的維生素C及有機酸,對人體新陳代謝有明顯的調節和抑制作用,可增強機體抵抗力。

4、通乳汁甜橙具有疏肝理氣,促進乳汁通行的作用,為治療乳汁不通,乳房紅腫脹痛之食品。

5、對消化系統作用甜橙果皮煎劑具有抑制胃腸道(及子宮)平滑肌運動的作用,從而能止痛、止嘔、止瀉等;而其果皮中所含的果膠具有促進腸道蠕動,加速食物通過消化道的作用,使糞脂質及膽笛醇能更快地隨糞便排泄出去,並減少外源性膽笛醇的吸收,防止胃腸脹滿充氣,促進消化。

6、對呼吸系統作用橙皮具有寬胸降氣,止咳化痰的作用。實驗證明,橙皮含0.93%~1。95%的橙皮油,對慢性氣管炎有效,且易為患者接受。甜橙果實所含那可汀,具有與可待因相似的鎮咳作用,且無中樞抑制現象,無成癌性。

7、解魚蟹毒,醒酒甜橙果肉及皮能解除魚、蟹中毒,對酒醉不醒者有良好的醒酒作用。

8、橙子含有大量維生素C和胡蘿蔔素,可以抑制致癌物質的形成,還能軟化和保護血管,促進血液循環,降低膽固醇和血脂。

化學成分

橙

果實含黃酮甙、內酯、生物鹼、有機酸等。黃酮甙中有橙皮甙、柚皮芸香甙、異櫻花素-7-蘆丁糖甙、柚皮素-4'-葡萄糖甙-7-蘆丁糖甙、柚皮甙、檸檬素-3-β-P-葡萄糖甙和O-D-木糖基牡荊素。內酯中有雙內酯苦味成分檸檬苦素即黃柏內酯及其衍生物檸檬苦素酸單內酯。生物鹼為那可汀。有機酸中主要為檸檬酸和蘋果酸。另含根皮酚-β-D-葡萄糖甙及糖類、維生素、鈣、磷、鐵等。

果皮還含揮髮油1.5~2%,其主要成分為正癸醛、檸檬醛、檸檬烯和辛醇等。

藥用價值

橙

行風氣,療頸淋巴結核和甲狀腺腫大,殺魚蟹毒。洗去酸水,切碎和鹽煎後貯食,止噁心,去胃中浮風惡氣。吃多了會傷肝氣,發虛熱。與肉一起吃,會使人頭眩噁心。浸濕研後,夜夜塗可治面斑粉刺。

做醬、醋很香美,食後可散腸胃惡氣,消食下氣,去胃中浮風氣。和鹽貯食,止噁心,解酒病。加糖做的橙丁,甜美,而能消痰下氣,利膈寬中,解酒。

禁忌人群

糖尿病患者忌食。

附方

香橙湯:寬中下氣,消酒。用橙皮二斤切成片,生薑五兩切焙擂爛,加烤過的甘草末一兩,檀木半兩,和後作成小餅,用加鹽的肥腸送下。

治閃挫腰痛難忍:橙核三錢炒研後,用酒送服,即愈。

栽培技術

繁殖及砧木

多用嫁接繁殖。砧木主要用酸橘和紅橘,中亞熱帶地區主要用紅橘和朱橘,北亞熱帶地區主要用枳、枳橙和宜昌橙,沿海鹽鹼地區主要用構頭橙。

病蟲害防治

病蟲害主要防止紅蜘蛛、銹蟎、潛葉蛾、蚧殼蟲、炭疽病、潰瘍病和黃龍病等。

橙

1、黃龍病的防治:徹底消滅傳媒昆蟲柑桔木虱,注意在新梢期檢查蟲情,及時防治,可噴90%敵百蟲晶體800~1000倍或蚜虱淨1000倍防治。建立無病毒苗圃,種植無病毒苗,嚴格執行檢疫制度,防止帶病種苗傳入;新開園時隔離種植,或成片改造老果園;加強果園肥水管理,增強樹勢,提高抗病力。

2、 潰瘍病 的防治:有病原果園春季花蕾期、落花後春梢展葉轉綠期、每次新梢展葉轉綠期各噴藥1~2次。可選用波爾多液、氧氯化銅、農用鏈黴素等。冬季清園時,徹底剪除病枝、病葉、集中燒毀。平時管理對發病的植株及時剪除病葉、病枝、病果。加強檢疫,不種植有潰瘍病的苗木。

橙

3、 炭疽病 的防治:用80%代森鋅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或50%代森鋅水劑500~800倍液噴施。搞好果園清潔,及時清除病葉、病枝、病果,減少病原物。

4、 紅銹 蜘蛛的防治:常用藥劑:“綠晶”、0.3%印楝素乳油、亞維必蟲清、噠蟎靈(酮)硫磺懸浮劑等。做好生物防治工作,如在柑園種白花臭草,創造有利於天敵生存的環境,如捕食蟎,食蟎瓢蟲等,降低田間紅蜘蛛、銹蜘蛛發生率。捕食蟎放養方法:釋放周期一般在每年的7月~8月間,在百葉平均每葉害蟎小於2隻時,擇傍晚或陰天,將紙袋撕開一個小口,掛在樹杈上;釋放比例是捕食蟎與紅蜘蛛之比為1:200。

5、 潛葉蛾 的防治:在新芽長出0.5~1厘米時噴第一次藥,根據蟲情隔3~5天噴第二次,連續噴2次~3次。可選用“綠晶”、0.3%印楝素等農藥。堅持抹芽控梢,抹除過早或過遲抽出的新梢,通過肥水控制,使新梢抽出整齊,以利於施藥。

6、 蚜蟲 的防治: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3000~5000倍液或2.5%魚藤酮乳油300~500倍液噴施。科學施肥,氮磷鉀比例適當,避免偏施氮肥,防止枝梢過旺惹蟲。

7、 介殼蟲 的防治:用25%噻嗪酮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或松脂合劑15~20倍液噴施。果園進行合理修剪,避免密封鬱閉,使橙園通風透氣。

8、 木虱 的防治:用90%敵百蟲晶體800~1000倍液或2.5%的魚藤酮乳油300~500倍液噴施。清除果園四周的九里香,黃皮樹等木虱寄主,減少蟲源。

9、 粉虱 的防治:用15%的噠蟎靈乳油1500~2000倍液或松脂合劑15~20倍液噴施。加強果園修剪,避免橙樹過密或鬱閉;及時排水,降低地下水位。

品種分類

在柑橘類中,甜橙品種最豐富,全世界品種達400個以上。按成熟期可分為早、中、晚熟。一般分普通甜橙、臍橙和血橙。根據果實的形狀和特點,可分為以下4個品種類群:

普通甜橙

果一般為圓形,橙色,果頂無臍,或間有圈印,是甜橙中數量最多的種類。

糖橙

又稱無酸甜橙,果形與普通甜橙相似。因含酸量極低,果汁含量達到適當程度時即可採收、上市,是極早熟的甜橙品種。在地中海沿岸和巴西等地有少量生產,供應地方市場。

血橙

果肉及果汁全呈紫紅色或暗紅色。果肉細嫩多汁,具特殊香味,地中海地區是其起源地和主產地。

臍橙

特徵為果頂有臍,即有一個發育不全的小果實包埋於果實頂部。無核,肉脆嫩,味濃甜略酸,剝皮與分瓣均較容易,果型大,成熟早,主要供鮮食用,為國際貿易中的重要良種。美國於1870年從巴西引入華盛頓,逐漸培育成名種“華盛頓橙”。現以美國、巴西、西班牙、南非、澳大利亞和摩洛哥等為主產地。中國甜橙的主栽品種多屬普通甜橙類型。其中重要品種有原產廣東的“新會橙”、“柳橙”(“暗柳橙”是最優品系)、“香水橙”(又名“葉橙”、“水橙”)和“雪柑”,原產四川的“錦橙”和“先鋒橙”,以及原產湖南的“大紅甜橙”,原產福建的“漳州橙”(原名“改良橙”,又名“紅肉橙”)等。此外,還有由美國引進的“哈姆林橙”、“伏令夏橙”、“華盛頓臍橙”和“路比血橙”(又名“紅玉血橙”)等。

酸橙

原產中國南部及東南亞一帶。世界亞熱帶產區均有栽培。果圓形,趨於扁圓,橙黃或橙紅色,鮮艷,油胞凹入,果皮較易剝離,具苦味。中心柱半充實或空虛。汁味酸,少香氣。葉、花、果所含精油,與甜橙所含成分不同,更為芳香悅人。抗寒性比甜橙稍強。中國現有的品種有“朱欒”、“小紅橙”、“枸頭橙”、“代代”、“虎頭柑”“蚌柑”等。

相關詩句

橙

橙也經常出現在各種文學作品如詩歌中。


宋朝周邦彥的《少年游》:

並刀如水,吳鹽勝雪,縴手破新橙。

錦幄初溫,獸香不斷,相對坐調笙。

低聲問:“向誰行宿,城上已三更。

馬滑霜濃,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其它相關

鹽蒸橙子:

材料:橙子1個,鹽少許

做法步驟:

1、徹底洗淨橙子,可在鹽水中浸泡一會兒。

2、將橙子割去頂,就象橙盅那樣的做法。

3、將少許鹽均勻撒在橙肉上,用筷子戳幾下,便於鹽份滲入。

4、裝在碗中,上鍋蒸,水開後再蒸大約十分左右。

5、取出後儘快去皮,取果肉連同蒸出來的水一起吃。

拼音是cheng的漢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