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頭中學[東莞橋頭中學]

橋頭中學[東莞橋頭中學]

橋頭中學創建於1956年9月,是一所歷史悠久,校風優良,在東莞享有較高知名度的學校。

基本信息

簡介

2006年初,文德中學合入橋頭中學後,學校占地面積8.04萬平方米,在校學生2700多人,教職工192人,其中,本科上以學歷的教師人數有121人,占任課教師人數的75%。中高級教師有97人,占任課教師的61%。學校設施完善,有各種功能室和運動場地,圖書館藏書6.8萬冊。校園環境優美,綠樹成蔭、鳥語花香,亭台樓閣、湖光水色,相映成趣,是學生讀書、成長的好地方。

辦公室負責人

橋頭中學[東莞橋頭中學] 橋頭中學[東莞橋頭中學]

校長室: 鄧京國

副校長室: 鄧贊靈

學校辦公室: 羅柱和 諸葛斌

教務處:羅煥明 范勇 莫耀輝

總務處:馮淦深 鄧偉良

德育處:羅燦新 羅永強 黃應康

:劉惠頂 羅亦斌 莫建強

優秀教師

羅永強: 2007年市優秀班主任,橋頭中學德育處副主任,中文大專畢業,中學一級教師。

羅滿洪:2007年鎮優秀教師,橋頭中學教導主任,政治自考大專畢業,中學一級教師。

羅柱和:2007年鎮優秀教師,橋頭中學人事幹部,教育管理函授本科畢業,中學一級教師。

諸葛斌:2007年鎮優秀教師,橋頭中學初三級級長,中文函授本科畢業,中學一級教師。

吳金省:2007年鎮優秀教師,橋頭中學高中B級級長,中文本科畢業,中學一級教師。

羅煥明:2007年鎮優秀教師,橋頭中學初一級級長,數學函授本科畢業,中學一級教師。

范 勇:2007年鎮優秀教師,橋頭中學初二級級長,政治自考本科畢業,中學一級教師。

賴鳳玲:2007年鎮優秀教師,橋頭中學初二級級長,英語函授本科畢業,中學一級教師。

橋頭中學[東莞橋頭中學] 橋頭中學[東莞橋頭中學]

羅志懷:2007年鎮優秀教師,橋頭中學英語教師,英語自考本科畢業,中學一級教師。

管理機構

羅柱洪:校長,主持學校全面工作。

鄧京國:常務副校長,協助校長開展工作,分管教學工作。

鄧贊靈:副校長,協助校長開展工作,分管德育工作和學校檔案工作。

羅柱和:辦公室主任,負責人事工作,協助校長處理行政事務。

羅煥明:教務處主任,主持教務處全面工作,負責考務、初三級教學管理。分管數學、語文科組。

范 勇:教務處副主任,分管教學科研、教學儀器、初二級教學管理。分管政治、英語科組。

莫耀輝:教務處副主任,分管國中學籍、教務統計、初一級教學管理。分管物理、化學、史地生科組。

羅燦新:德育處副主任,分管初一級德育工作。

羅永強:德育處副主任,分管初三級德育工作。

黃應康:德育處副主任,分管初二級德育工作。

馮淦深:總務處副主任,負責校園建設與保衛、財物管理、學生宿舍,分管體育科組。

鄧偉良:總務處副主任,分管學校衛生、食堂。

諸葛斌:辦公室副主任,負責辦公室文字材料及學校檔案室的管理。

劉惠頂:團委書記,負責團委、少先隊和學校藝術等工作。

羅亦斌:團委副書記,兼信息科組長、負責團委、少先隊和信息科組工作。

莫建強:團委副書記,負責團委、少先隊和學校藝術等工作。

所授榮譽

橋頭中學堅持以教研促教學,帶動了學科教育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學校的中考成績名列市同類學校的前列,曾多次榮獲市國中教育質量一等獎。近年來,學校榮獲市科研成果二、三等獎的有9項,在市以上發表論文有300多篇,學生參加全國各類學科競賽獲獎共50多人次,省市學科競賽獲獎100多人次,參加體育、文藝比賽分別獲省市獎項有80多項;學校首被評為“省一級學校”、“東莞市文明單位”、“市基層先進黨支部”、“市德育教育先進單位”、“市先進團委”、“市科技教育先進單位”、“市文明學校”。

辦學歷程

1956年9月,橋頭中學誕生,校舍在原“橋頭農職學校”舊址(東橋市),負責人是李光漢。第一屆招生112名,教師3人。
1957年9月,新建橋中校舍(3個課室,1個老師辦公室),校址遷往光明路,飯堂仍在東橋市。新增2名教師。
1958年,陳達群任橋中第一任校長,並在師生中發展中共黨員。同年秋,招收新生2個班。
1959年,橋中第一屆學生畢業,大部分學生升入高中,考上莞中高中部的有16人,升入師範的有20人,並有多人考上省、市中專、技校。
1960年,橋頭中學成立第一屆黨支部,陳達群任黨支部書記。
是年,黎祝齡任校長,第二屆畢業生全部升入高中。
1961—1962年,橋中師生共同過艱苦生活,堅持工作和學習,度過經濟困難時期。
1963年,橋頭中學兩校區合併,全部師生搬入新校區(光明路)。
1963-1966年上半年, 橋中師生到惠陽附近的潼湖種田幾十畝,學校被縣評為“勤工儉學先進單位”。
1966年下半年,橋中捲入“文化大革命”漩渦,大部分教師被批鬥,橋中成了“文革”重災區之一。
1968年,橋中創辦高中班。
1969年,湛潮泰任校長。橋中擴建運動場地。
1971年,劉蔭就任校長。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幫”後橋中各方面走上正軌。1971年,劉蔭就任校長。
1978年,謝沛生任校長。1980年,橋中停辦高中班。
1981年,莫錫燦任副校長,主持全面工作,1982年任校長。
1982年,橋頭區撥巨款在橋中興建校舍兼辦公大樓2座。
1985年秋,區委書記莫浩棠、橋中校長莫錫燦等人到香港訪問旅港校友,並在香港成立了“橋中旅港校友籌委會”。同年秋,辦起了職業高中。
是年,橋頭區撥款10多萬元在橋中興建教師飯堂、課室和實驗室。市政府授予橋中“文明建設先進單位”稱號。
是年,橋中在全市中學生游泳比賽中榮獲團體總分第二名。
1986年,橋中榮獲市首屆少先隊大檢閱二等獎。
是年,橋中考上重點中學的總人數居全市同級中學前列,是年,橋中被東莞市評為“普教系統先進單位”,光榮出席惠陽地區“普教系統先進單位”代表會議。
是年12月12日,橋中舉行建校30周年慶典;14日召開慶祝大會,各屆校友參加慶祝活動。曾任橋中校長的湛潮泰贈送圖書300冊。
1987年,橋中重建。
1988年,橋中被評為“東莞市普教系統先進單位”。
1989年,橋中被市評為“廣東省普教系統先進單位”。
1989-1991年,橋中連續三年被評為“東莞市校園‘三化’建設先進單位”。
1991年,橋中初三級升學考試平均分居全市同類學校第二名。
1992年8月,羅柱洪任校長。同年,初三級升學考試平均分居全市同類學校第一名。
1993年,橋中初三級升中考試,平均分居全市同類學校第一名。
1995年,橋中被評為“廣東省一級學校”。
1998年1月,市人民政府授予橋頭中學“文明單位”稱號。
1999年7月,橋頭中學與橋頭高級中學合併,羅柱洪任校長。
2003年9月,吳雅清任校長。
2004年9月,橋中社會實踐課題《夢縈家鄉十里長廊》獲省二等獎,並編入廣東省高中綜合實踐課本。
2005年,鎮政府進一步推進聯合辦學,第一期工程撥款2000多萬元,對橋中進行擴建和改造,並添置和改善教學設備設施。
2006年2月,橋頭中學與文德中學合併,由沈樣忠擔任校長。
2006年10月,橋頭中組織創辦市“英語特色學校”展示活動。
2006年12月10日,隆重舉辦橋頭中學50周年校慶活動。
2008年4月,橋頭中學被評為“東莞市科普特色學校”。
2008年12月,橋頭中學被評為“廣東省義務教育規範化學校”。

發展前景

現在,橋頭中學將堅持“創辦一流學校,打就一流師資,實施一流管理,培養一流人才”的目標,樹立先進的辦學理念,構建“平安校園、書香校園、綠色校園、科普校園、智慧型校園、人文校園”,求真務實,開拓創新,努力創辦成功學校。

學校地址

地址:廣東省東莞市橋頭鎮工業大道南303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