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沖村

橋沖村

橋沖村位於吳山鎮南部,南臨車左村,北臨東崗村,由23個自然村莊組成,共875戶,3856人,全村以農產品種植和家禽養殖為主導產業,生態環境好,綠化程度高,無污染性企業。

基本信息

簡介

橋沖村位於吳山鎮南部,南臨車左村,北臨東崗村,由23個自然村莊組成,共875戶,3856人,其中60歲以上580人、3-14歲520人、15-28歲728人、在校學生638人、黨員56人,全村以農產品種植和家禽養殖為主導產業,生態環境好,綠化程度高,無污染性企業。“一村一品”突出,種植業以冬(南)瓜、水稻為主,養殖業以雞、豬、魚等養殖為主。2009年全村農民人均純收入為6058元。

新農村建設

橋沖村橋沖村

橋沖村作為新農村示範村,嚴格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目標要求,努力發展新產業、改造新村莊、培育新農民、塑造新風貌,使全村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在全鎮起到了較好的示範和帶動作用,初步探索了一條村“兩委”班子引導、農民積極參與、社會大力支持的新農村建設的新路子。主要做法如下:

抓宣傳,廣發動,為發展營造良好的氛圍

為了讓村民加強對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了解,使民眾對新農村建設的認識更加深入,該村從狠抓宣傳教育入手,營造全民參與新農村建設的氛圍。一方面通過召開村民代表會、民眾骨幹動員會,深入全村875戶農民家中以及田間地頭,向他們講解有關新農村建設的任務、目標和重大意義,使他們深刻認識到建設新農村是黨的一項“德政工程”、“惠民工程”,最終受益的是廣大農民,這在很大程度上激發了村民為新農村建設獻言獻策的熱情;另一方面利用召開動員會,發放宣傳單,出牆報,張貼標語,粉刷固定標語等各種陣地宣傳。同時,集思廣益,共收到民眾意見和建議20多條,其中多數得到採納。此外,結合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將胡總書記重要批示精神貫穿落實到建設新農村具體工作上,使村兩委、村民進一步領會胡錦濤總書記重要批示精神和建設新農村的任務、目標,使村民們進一步體會到到胡錦濤總書記關注三農、關切民生問題的真情厚意和親民愛民、一心為民的崇高風範。通過深入細緻的宣傳動員,廣大農民民眾認清了黨和國家對農業、農村、農民的高度重視,激發了搶抓機遇,建設新農村的信心和勇氣。


抓班子,強核心,奮力打造過硬的幹部隊伍

橋沖村橋沖村

新農村建設能否順利推進,與農村基層班子的素質和能力密切相關。橋沖村兩委班子把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當作頭等大事來抓,從自身建設和黨員隊伍建設入手,以構建“三位一體”黨建工作新格局為突破口,打造一個團結務實的村班子。一是建立、完善了黨員活動室、圖書室,購買了電視機、DVD、音響、電腦、投影儀等電教設備和添置1535餘冊圖書。通過開展科學發展觀活動、創先爭優活動,黨員幹部帶頭加強學習,提高了自身政治素質、文化水平和依法治村能力,樹立了為民眾服務的意識。二是從關係農民切身利益做起,做到取信於民。在工作上實行“陽光操作”,做到小事有溝通,大事會上定,並在公開欄中公開,接受民眾監督。村幹部圍著民眾“轉”,事事有人管、有人問,村中的大事小情公開透明了,民眾心氣順了,新農村建設的幹勁更足了。三是成立了由包村領導、村兩委成員、大學生村官組成的新農村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建立健全目標責任制和考核獎懲制度。成立了新農村建設理事會,推選有威望、有能力、公道正派的老黨員、老模範、老教師和青年積極分子組成,積極配合領導小組開展工作。充分發揮村主幹、黨員、基幹民兵、共青團、婦聯、種養大戶等模範帶頭作用,確保新農村建設取得明顯成效。

抓調研,定規劃,不斷明確努力發展方向

為紮實有序推進新農村各項工作進程,該村按照節約用地、適度超前、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做強優勢產業、體現文化內涵、融入現代文明的要求,充分尊重民眾的意願,在規劃中充分吸納村民的合理建議,進行精心規劃,讓新農村建設規划走民眾參與之路,體現了村民的主人翁地位,充分調動了民眾的熱情。認真制定了《吳山鎮橋沖村建設新農村總體規劃》《吳山鎮橋沖村新農村建設實施方案》《吳山鎮橋沖村新農村建設主要項目一覽表》等一系列規劃、方案,明確全村新農村建設的工作任務、基本原則和主要途徑,為整體推進全村新農村建設提供科學、全面、具體的指導。

抓特色,引項目,使得經濟發展不斷爭創新高

橋沖村橋沖村

橋沖村地處江淮分水嶺的脊背地區,常年乾旱少雨,土地沙質化、鹽鹼化程度嚴重,不利於耗水型作物的生長。加之隨著合肥新橋機場的建成通航,又被劃入秸稈重點禁燒區的範圍之列,禁燒形勢顯得尤為嚴峻。結合這樣的實際情況,為了大力發展特色種植,帶領農民增收致富。該村興建了以埝塘、蠻張為中心的瓜果示範種植基地一個,成立了冬南瓜技術協會,主要以冬南瓜的種植為主,在村幹部的帶動引導下,現已發展會員450餘戶,種植面積高達4000多畝。該村農戶以前種小麥和水稻,小麥畝產900斤,每斤0.94元,畝產值846元;水稻畝產1200斤,每斤0.94元,畝產值1128元,每戶每畝年收益就只有1974元。而現在改種馬鈴薯和南瓜,馬鈴薯畝產3000斤,每斤1元,畝產值3000元;南瓜畝產5000斤,每斤0.5元,畝產值2500元,每戶每畝年收益竟高達5500元。同時,村兩委還積極為種植戶向市財政爭取了每畝400元、縣財政爭取了每畝200元的獎補資金,進一步改善了全村的種植結構,增加了農民的經濟收入。

為了真正做到使農民增收致富,該村不僅引導村民進行產業結構調整,使其增產增效創收成為可能;更是千方百計為種植戶拓寬產品銷售渠道,組織力量為他們按時收穫提供幫助。為此,該村一是充分利用品牌效益,學習借鑑品牌產品行銷經驗,對冬南瓜進行精細包裝,這樣一來,即為農戶拓寬了產品銷售渠道,又為農戶提高了產品價格,增加了收入;二是慎重選址,在交通較為便利的車左國小建立冬南瓜收購站,方便產品中轉;三是積極與各大農副產品批發市場取得聯繫,現已與長豐東寶公司、上海浦東農產品批發市場、蕪湖農產品外貿公司、合肥周谷堆批發市場洽談成功,並為廣大種植戶與其訂立了長期的收購契約,今年一年,協會就為農戶銷售冬南瓜多達1500多噸;四是充分利用網路資源,網上發布產品銷售信息,從而不斷擴大產品的知曉度、提升產品的知名度;五是積極向上爭取項目扶持,籌資籌勞,著力解決因道路不暢、基礎設施條件落後而影響銷路的問題,現已為基地修通砂石路3條,總長度達5公里;六是結合創先爭優活動的深入開展,村支部多次組織廣大年輕力壯的黨團員幹部民眾成立生產互助合作小組,幫助勞動力弱的種植戶進行搶收,有效避免了雨季來臨瓜爛于田現象的發生,截至目前,支部共幫扶種植困難戶達37戶。


抓投入,增設施,有序推進新農村建設

為了有序推進新農村建設,該村大力進行農村道路建設,實施“四清四改”,強制拆除私搭亂建、硬化美化公共場所,綠化農莊路渠庭院,科學發展生態經濟等。全村建成主次幹道水泥路總長8000米,村莊內部沙石道路9000米。結合新農村建設,大力推進改水改廁工作,先後建成家庭戶用“沼氣池”50座,完成改水改廁的衛生廁所80戶。在村莊間隙和道路兩側,進行見縫插綠,完成綠化面積2100畝。加大了垃圾的清理力度,並建立了垃圾清運長效機制,新建了23個固定垃圾池。積極建設村民文化體育活動場所,添置各類體育器材,發展農村特色文化體育事業。不斷關注困難群體,籌措資金新建活動場地,為留守兒童建立留守兒童之家,為孤寡老人建立老年之家。嚴格按照鎮綜治辦布置的關於創建“平安村居”的目標要求,密切配合職能部門開展平安創建,全村多年來,沒有發生過重、特大事故及群體性上訪事件,社會安定團結穩定。對上郢組、學田組等600畝土地進行平整,盤活新農村建設用地,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通過以上工作的開展,有效的改善了農村的居住環境和生產、生活環境,使農民切切實實感受到了新農村建設的成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