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茜林

樓茜林

樓茜林,出生於浙江寧波。國中時來到上海,2003年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二附中,同年考入上海外國語大學法語系,同時被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錄取。

基本信息

學習經歷

國中時來到上海,2003年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二附中,同年考入上海外國語大學法語系,同時被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錄取。現就讀香港中文大學翻譯系。2006年1月至6月作為交換學生赴荷蘭蒂爾堡大學學習。

人物作品

《蒂爾堡的雪柔》作者樓茜林《蒂爾堡的雪柔》作者樓茜林
《蒂爾堡的雪柔》
內容簡介作為交換學生來到歐洲,接觸最多的也是這些來自世界各地的同齡人們,他們趁著“文化交流”徹底瘋狂了一把,讓我見識了西方年輕人的生活方式;與來自四大洲的室友們朝夕相處,分享喜怒哀樂,讓我近距離感受到不同的為人處世之道。在安靜的荷蘭小城蒂爾堡,我的學習生活因為他們而精彩。交換學生相對輕鬆的課程安排令不甘寂寞的我們一個個都背起行囊走南闖北。和友人同行,在陌生的城市“相依為命”,共處的時光讓我們更了解、更信賴彼此;去“他鄉”看望“故知”,白天做遊客,晚上開夜談,累並快樂著;漸漸膽子大了,想嘗試一個人旅行,依著自己的喜好獨自行走,也陡生出許多驚喜;一個人走累的時候,和旅途中結識的朋友結伴而行,樂趣也成倍而至。
序言
啟程的時候,確有想過要生平第一次好好記錄每一刻。畢竟這樣的機會難有第二次,而且濃縮在半年中,不長不短,對向來沒什麼恆心的我來說還有可能堅持下來。於是,把msnspace的名字改成“FindingNederland”,把背景改成象徵荷蘭的橙色,用鍵盤向家人和朋友們講述一個個新鮮的故事;翻開塵封的日記本,用紙筆為將來勢必回歸的平淡留下一段激盪的回憶。
作為交換學生來到歐洲,接觸最多的也是這些來自世界各地的同齡人們,他們趁著“文化交流”徹底瘋狂了一把,讓我見識了西方年輕人的生活方式;與來自四大洲的室友們朝夕相處,分享喜怒哀樂,讓我近距離感受到不同的為人處世之道。在安靜的荷蘭小城蒂爾堡,我的學習生活因為他們而精彩。交換學生相對輕鬆的課程安排令不甘寂寞的我們一個個都背起行囊走南闖北。和友人同行,在陌生的城市“相依為命”,共處的時光讓我們更了解、更信賴彼此;去“他鄉”看望“故知”,白天做遊客,晚上開夜談,累並快樂著;漸漸膽子大了,想嘗試一個人旅行,依著自己的喜好獨自行走,也陡生出許多驚喜;一個人走累的時候,和旅途中結識的朋友結伴而行,樂趣也成倍而至。
去得早不如去得巧!橫衝直撞地碰上了西班牙的狂歡節,中青隊參賽的土倫杯,嘎納電影節,F1大獎賽摩納哥站,還有德國世界盃!
此書的文字,便都來自這樣一靜一動的生活,不放大,不衍生,盡我所能如實記錄。雖然並不儘是歡欣,但也都是收穫。
後記
這個小小空間裡的文字,是因為荷蘭而生的,差一點就隨離開荷蘭而告終。後來思忖,也不必刻意怎樣,有話則長,無話則短。褪去熱烈的橙,換回濃郁的紫,生活還在繼續。
其實很不願意讓交換的心情一直延續,因為那實在是一種游離於正軌的生活方式,太享受,太自由,無憂無慮……只是我心裡明白,其實我們都明白,回程的終點已不再是那個出發時的起點。
像被上帝從世界各個角落放到那裡擺上一年半載又拎回原本的軌道,若尢其事地繼續前行,好像你說的只是一場夢。可是,得貞,你說的那些我都記得,清清楚楚,不僅如此……
我還記得,我們的旅行計畫里,不約而同地都有西班牙、希臘、巴黎,於是順理成章地做最鐵的旅伴。
我還記得,Martha帶著我們在巴塞隆納大街上疾走,為了買那個貼身腰包。
我還記得,在迪斯尼看立體電影,你睡著了……呵呵。
我還記得,我們把Santorini白勺小鎮逛了個底朝天,那無憂無慮鐘擺停滯的三天啊……
我還記得,雖然在西班牙遭竊,我們還是遇到不少萍水相逢的“友人”:巴塞隆納陪我們聊天的旅店主人和朋友們,馬德里那些好心的年輕漁夫,還有從瓦倫西亞到巴塞隆納多出一天緣分的加拿大男。
我還記得,離開巴黎的巴上上,你說:“卉卉實在是人好了!”
我還記得,旅行久了,我們總是瘋狂搜尋中國飯店解饞,還可以和服務生自在地聊天。
我還記得,西班牙第一天的遭遇就讓你想回家,但是最後撐了過來。而且,我們所有的旅途都越來越順利,越來越舒服。
我還記得,你叫“余哥哥”的那個嗲勁,弄得我們骨頭都酥掉了。還有“余哥哥”還坐懷不亂的樣子。
我還記得,你總有好方法處理一些事,像對付帽子男,像有一次火車上那個要電話的人。
我還記得,滑冰之後的咖啡館,我們遇到一個中國通和一個正猶豫去不去上海工作的人,一番談話、一杯熱朱古力之後,他決定接受這份工作了!你還說,你喜歡這樣隨緣地相遇,什麼也不留下地離去。
我還記得,後來你常常不想出來“ocial”,我又不能逼你又怕你會越來越不願意出門。連紅路、麥拉甚至joseph都在擔心。
我還記得,我們在布魯塞爾機場又硬又涼的椅子上過夜,在從Santorini回雅典的船上坐過夜。還滿懷著人生又完整了的那份滿足感。
我還記得,那天吃完餃子,小勺、禾禾、余哥哥、你和我去pub一下子跳進了夏令時。
我還記得,你的家Stappegoor讓人尷尬的糟糕隔音,和許多跟它有關的故事,還好三個室友都說不同的語言。
我還記得,你生日那天我們四個在超市相遇,買了martini,難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