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限購

樓市限購

樓市限購,就是針對目前房價上漲過快的城市實行以家庭為單位的限制購房的政策,2016年以來樓市持續火爆背景下,國慶長假期間多地接連出台的“限購令”將樓市推上了最熱門話題。自2016年9月30日至10月7日,南京、廈門、深圳、蘇州、合肥、成都、鄭州、武漢、珠海、東莞等多個城市先後發布新樓市調控政策,多地重啟限購限貸。

基本信息

背景

正值樓市“金九銀十”交替之際。過去一年,全國一、二線城市樓市的迅猛上漲讓許多人“措手不及”,而樓市的過熱也迎來了政策的調控。自2016年9月30日晚間至10月6日,短短七天時間,北京天津蘇州成都合肥南京深圳等多個城市先後發布新樓市調控政策,10月7日又有珠海東莞福州三座城市重啟限購限貸,再加上嚴格樓市管理的惠州,使得本輪全國加入調控行列的城市達到19個。分析人士指出,這意味著2015年“330”樓市新政以來全面寬鬆政策迎來拐點,樓市或將降溫。不過,隨著樓市的降溫,資金往哪兒去,又成為新的焦點。

限購城市

4座城市昨日加入調控大軍

樓市限購樓市限購
在北京發布樓市新政後,多個城市緊跟步伐,這股調控浪潮或許仍將繼續。2016年10月7日,珠海、東莞和福州也加入了十一長假期間的限購城市大軍。昨天凌晨,珠海市政府出台了樓市新政,宣布即日起執行限購限貸政策。距今年4月宣布取消限購不足半年,珠海再次重啟限購以應對樓市的上漲。按照新規,從即日起珠海市執行住房限購政策,對擁有3套及以上的本市戶籍居民家庭、擁有1套及以上的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無法提供購房之日前在本市逐月連續繳納1年以上個人所得稅社會保險證明的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暫停在全市範圍內向其銷售建築面積144平方米及以下的普通住房。相關數據顯示,截至今年9月,僅有160多萬人口,常被列入三線城市的珠海房價已超過廣州,漲到18988元/平方米。

昨天傍晚,東莞出台限購政策:自2016年10月7日起,在東莞市行政區域內,對擁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本市戶籍居民家庭暫停向其銷售新建商品住房;對擁有1套住房、無法提供購房之日前2年內在本市逐月連續繳納1年以上個人所得稅或社會保險證明的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以及擁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暫停向其銷售新建商品住房。昨天晚間,福州宣布停止向3類家庭出售144平方米及以下的商品住房。福州成為國慶期間,第18個限購城市。其後,惠州於昨日夜間出台樓市調控措施,要求預售商品房時,應當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

還有哪些城市可能跟進限購

業內人士分析,未來,石家莊青島等房價漲幅較快的城市,仍有出台限購政策的可能。

實際上,從2010年到現在,中國樓市從限購到取消限購再到重回限購,在政策上已經走過一個來回。高峰時,全國有46個城市實施限購政策,後陸續取消限購,只剩下北上廣深和三亞維持限購,如今一眾城市又重回限購行列。

業內人士分析稱,從後續市場走向看,以下城市限購可能性比較大:石家莊青島崑山。這些城市有一個共同點是從地理位置上看,要么是經濟發展比較不錯的重點二線城市,要么就是位於一線城市周邊的城市。其次是這些城市樓市已經趨於活躍,而且房價增幅過快。因此,這些城市都有可能出台各類版本的限購做法。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認為,從各地集中全面出台政策看,其中主要以二線城市為主,而且基本都是前期房價漲幅較高城市。從出台政策的城市特點看,可以判斷,未來還有多個城市會出台調控政策。最後有可能將有15-20個城市形成本輪調控政策風暴。

不過,在一些城市樓市火爆的同時,一些城市仍然面臨降庫存的壓力,未來有望出台寬鬆政策,如瀋陽等。因此,未來整個樓市的調控將會更多地呈現出“因城施策”的樣態,逐步向中央“一城一策”的調控思路靠攏。

措施

天津從2016年10月1日起實施區域性住房限購,強化差別化信貸政策;深圳在2016年3月出台調控政策的基礎上,又提出樓市調控八項措施,有房貸記錄首付不低於五成或七成;南京樓市限購也緊急再“加碼”,單身居民限購一套住房。

為規範房地產市場,住建部接連對一些涉嫌違法違規銷售、惡意宣傳炒作、嚴重擾亂房地產市場秩序等行為的房地產開發企業和中介機構曝光警示。這些房企和中介製造房源緊張氣氛,採取違規預售、捂盤惜售等手段,煽動消費者購房,以達到其抬高房價、牟取私利的目的。

從中央到地方,正在大力促進房地產市場穩定健康發展。有業內人士認為,這一系列措施,對遏制房價過快上漲、穩定社會預期,會發揮積極作用。未來應堅持分類指導,對熱點城市“控房價、防風險、防泡沫”,對三四線城市和縣城去庫存。

房價走向

國慶期間,各地密集出台樓市調控政策。無論是剛需人群還是投資人群,似乎都在問這么一個問題:“十一之後房價會降嗎?”

易居中國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認為,中國樓市政策的拐點已在今年第四季度正式開啟,而市場拐點會在明年,2017年第二季度部分城市或有“量價齊跌”的現象出現。但必須認識到,此類市場拐點是周期性的,而非實質性的下跌。

張大偉認為,這一輪新政策主要打擊的是投資客以及外地戶籍購房者。目前看,這一輪收緊政策,除了北京已經接近恢復到了2014年“930”前的政策壓力,其他城市雖然力度較寬,但針對外地戶籍的購房資格和信貸資格也開始收緊。

對於本輪調控的政策效果,張大偉認為,“房價不是一直漲的,在2014年、2011年、2008年、2005年房價的確是跌的。如果房價再漲,房地產政策全面回歸2014年是可能的。所以投資需求基本已經到變現的時候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