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金堂

樊金堂,男,出生於1920年2月19日,山西定襄縣砂村。1936年冬在定襄中學讀書,加入山西犧牲救國同盟會,開始從事抗日救亡活動。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樊金堂,男,漢族,1920年2月19日出生於山西定襄縣砂村一戶貧苦農戶家裡,8歲讀書,初小畢業後考入縣立第二高小(校址在神山村)。1936年冬在定襄中學讀書,加入山西犧牲救國同盟會,開始從事抗日救亡活動。
1937年7月15日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組建定襄縣抗日自衛隊的工作。 1938年3月23日,任中共定襄縣基幹自衛大隊3中隊中隊長。同年8月,前任大隊長杜志德臨陣脫逃,縣委決定由樊金堂接任自衛大隊長。縣委書記韓純勉勵他總結經驗,打開抗日局面。 1939年4月,奉二地委調令到五台縣任公安局長,組建五台縣基幹游擊大隊兼任大隊長。1941年5月,劉天和同志犧牲,地委調樊金堂回定襄縣基游隊接任大隊長。1942年9月,樊金堂被軍區選送到抗日軍政大學第二分校(校址在平山縣)高幹科學習。1943年春,隨校遷往延安。1945年9月,抗戰勝利隨唐天際赴東北,執行接收偽滿財產的任務,任長春市接收敵偽財產委員會委員。1946年任東北民主同盟軍第1軍政治部總務股長。1947年調任吉林軍區司令部科長。1948年二進長春,任市軍事管制委員會科長。1949年8月南下,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2兵團政治部科長、中共長沙市和平代表團科長。1949年10月,新中國成立,樊金堂任湖南省軍區政治部科長。又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1兵團後勤處處長(師職). 1958年從部隊轉業任瀋陽農學院總務處處長。1973年(在老首長的幫助下調回山西改造,省革委主任指示“妥善安排”。)任省測繪局任辦公室主任。後任太原市政工程管理局副局長(保留地師級待遇)。1988年2月離休,積極參與家鄉的黨史和抗日鬥爭史料徵集研究工作,撰寫了數萬字的回憶文章。 2002年元月14樊金堂逝世於定襄縣。在槍林彈雨中英勇滅敵的他,是一個是個剽悍的,帶有傳奇色彩的,俠客式的戰鬥英雄。

英雄傳奇

在三晉大地久久傳頌著樊金堂的名字,被廣大人民民眾譽為“李向陽式的抗戰英雄”。
1938年3月日本鬼子侵占山西定襄縣,燒殺搶淫,無惡不作。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率領他領導的基幹游擊隊,神出鬼沒,機動靈活,扒鐵路、割電線、炸橋樑、襲車站、燒軍糧、端據點、除奸、殺日寇,同日本侵略者進行了不屈不撓的浴血奮戰,為中國人民奪取抗日戰爭勝利立下了赫赫戰功,受到聶榮臻司令員的多次表彰。
抗日初期就是定襄縣縣大隊的大隊長樊金堂本質上是個俠客。他年輕時剽悍得很。他的大隊最善於行軍,尤其善於夜行軍長途奔襲。他說打哪裡就打哪裡,三十里五十里,轉眼就到,說拿哪個據點,手到擒來。搞得日本鬼子顧此失彼,焦頭爛額。
聶司令員非常喜歡他,很關心他,想培養他,就把他送到延安去學習。樊金堂參加革命,就是為了打日本。延安沒有日本可打,只好安心學習。正趕上邊區開展大生產運動,他勞動積極,表現好。後來見他老實可靠,槍又打得準,就口叫他去跑運銷。他腰裡插兩把駁殼槍,一個人押著十幾個騾馱子,北走包頭,西闖蘭州。路上土匪甚多,別人經常出事,他從來沒有出過事。他總是喜歡把事情往平淡里說,在他嘴裡沒有驚險事情。不過,他想這很可能是他的威名遠揚的緣故。當時沒有見過他的人,也知道有個樊金堂很厲害。
延安學習結束後他被任命為後勤部長,日本投降後隨軍開赴東北,參加解放戰爭,譜寫新的革命傳奇。

巧抓舌頭日本曹長

1939年4月,日軍向五台山根據地發動了規模空前的春季大掃蕩,從太原、崞縣等地調來4000餘兵力,沿滹沱河向東山南山一帶掃蕩。為了摸清鬼子的動向,掌握日軍的行動部署,分區指示樊金堂儘快抓一個“舌頭”。樊金堂帶著4名隊員化妝成老百姓,翻山串溝來到一家村騾馬大店。掌柜的正在吃早飯,一見樊金堂大吃一驚,說:“你是吃了豹子膽啦,鬼子大隊人馬剛走,你就來了!”金堂笑著說:“鬼子給咱騰下空子,咱能不來!”掌柜的端上現成飯菜,大夥正在吃飯。忽然聽到窗外有動靜,金堂示意通訊員白開陽出去看看。小白剛拉開門,便被一個闖進屋子的鬼子壓倒在地。在這千鈞一髮之際,樊金堂餓虎撲食般從炕上飛快地撲過去,騎在鬼子背上,用吃飯的大海碗猛砸鬼子的頭,又順手繳了鬼子的槍。鬼子在昏迷中已被隊員們反剪雙臂捆綁起來,塞了一嘴棉花動彈不得。金堂從門帘縫向外張望,只見院子裡東馬棚下黃乎乎地一大片。他命令隊員子彈上膛,架著俘虜往外沖。院裡的人看見他們衝出來,仍是一動不動坐在那裡。細看,原來是20多個民夫,背著日軍的衣物呆在那裡。金堂急忙招呼民夫背上東西一起撤退。剛出村,後面即槍聲大作,金堂令民夫打開包裹,讓戰士們換上鬼子的服裝繼續前進。經過火車道時,窯頭椐點的日軍發出聯絡信號。金堂也舉起手臂,學著對方的手勢擺了幾擺,敵人以為是自己人,便不再理睬。金堂他們避開大道,翻山越嶺,順利地回到分區所在地。經審問,所獲俘虜是個曹長,交待了許多難得的重要情況。

清除障礙

東冶鎮地處交通要道,是五台縣的第一大村鎮。邊區所需物資,特別是藥品都需從這裡購置。鬼子設立據點後,在東治的四個門上修築炮樓,設定崗哨,嚴密盤查過往行人,發現帶有可疑物品立即抓捕。上級決定“清除障礙”,又把任務交給了樊金堂。盛夏的一天中午,樊金堂帶著兩名隊員,化妝成下地回家的農民,拿著鐮刀,光膀赤腳,拎著裝滿青草的筐,草下面放著短槍和手榴彈,向東冶鎮走來。他們等鬼子的巡邏隊過去後,離開大道沿著圍牆,來到一個坡高牆低處,從圍牆翻了進去,大搖大擺地來到東門。此時,守門的偽軍吃飯去了,只留下一個偽軍躲在蔭涼處張望。隊員小李眼疾手快,躍上去一下子就把偽軍攔腰抱住。“不許動!”樊金堂的駁殼槍也已頂在了他的腦門,另一名隊員下了他的槍。金堂考慮到不能久留,示意小李用手榴彈將偽軍砸死。又在地上寫下“當漢奸的下場”幾個大字,署名“五台縣基游隊”。他們帶著繳獲的步槍和子彈,出東門揚長而去。就是這樣,樊金堂曾三進東冶鎮,懲治偽軍哨兵,偽軍變得老實多了,邊區所需的物資多次順利地通過東冶據點哨卡。

伏擊鬼子糧隊

郭家莊村設有鬼子據點,駐有日軍一個小隊20多人。翻譯周漢是箇中國人,懾於基游隊的威力,主動寫信給樊金堂。信中說:“五台游擊隊樊隊長先生台鑒:你的神威已遐邇風傳,鄙人十分欽佩。我雖在日方營壘,但中國人之良心並未泯滅,願為民族鬥爭略盡微勞。隊長如信得過,請明日上午十時左右在田家崗村東老梨樹下會面。” 次日,樊金堂如約在老梨樹下見到此人,周漢說炮樓里只剩下一天的口糧,明天上午從東冶往這裡和探頭兩個據點送糧,押糧的只有20多個鬼子和偽軍,基游隊可將糧截走,日後請閣下多多關照。第二天,樊金堂選擇有利地形布置好兵馬。約10時許,東冶通往田家崗的大路上,敵人一個排的兵力趕著7頭騾子,馱著沉重的糧袋緩緩走來。眼看敵人進入埋伏圍,樊隊長駁殼槍一響,機槍、步槍子彈雨點般地射向敵人,通訊員劉英迅速摸到馱騾中,拉著七頭馱騾拐進了山溝,糧食順利地運到了根據地。這次行動受到縣委的讚賞和表彰,舉行了慶功會,邀請當地名藝人“九歲紅”高玉貴登台獻藝。
1939年秋初時節,建安村偽村長送來了口信,說河邊村據點內綽號叫“狗腿子”的漢奸要面見樊隊長,有要事相談。經過周密安排,樊金堂與“狗腿子”在建安村偽村公所會面。“狗腿子”詳細提供了河邊據點日偽活動情況,表示願為基游隊效勞,並送給樊隊長20發盒子槍子彈。沒過幾天,樊金堂收到一張紙條,上面寫著河邊據點的鬼子要往東冶據點送糧,詳細見曲老虎。於是,樊金堂喬裝日本兵進入河邊據點內會見了日軍警務班長曲老虎。按約定時間,將隊伍埋伏在通往建安村的大關山。太陽升到兩竿子高的時候,7輛馬車滿載著糧食進入伏擊圈。樊金堂喊了一聲“打”,排子槍子彈射向敵人,手榴彈在敵群中開花。敵人萬萬沒有想到在眼皮底下竟會遭到襲擊,抱頭驚慌四竄。戰士們趁著手榴彈爆炸的哨煙,奪得敵人馬車,不到半個時辰便回到了張家莊,然後送往根據地。事後,分區和地委進行了表彰,邊區《抗敵報》以《五台縣基游隊虎口勇奪敵人給養》為題,作了專題報導。

會見鬼子聯隊長

當時駐軍定襄縣一帶的一個日本聯隊長,相當於團長,突發奇想,忽然給樊金堂寫了一封信,說:“非常敬佩樊大隊長,想同樊大隊長見一面,不知能否垂允?”話十分的客氣。約定了時間,那聯隊長帶了一個翻譯,不帶武器,真的來了。戰士們問:“來了兩個鬼子,打不打?”樊金堂說:“別打喲!這是客情,要以禮相待。”兩人見面,互致敬禮,握手言歡,然後就在農村茅舍里的土炕上分賓主落座。那聯隊長首先說了一大套如何敬佩樊大隊長的話……樊金堂忙命炊事員炒幾個菜。就是炒雞蛋,炒豆腐,炒乾豆角,喝 “白乾。”兩人除了不談打仗的事,別的什麼都談,主要是互相問候,家裡有幾口人等等。
日軍這位聯隊長是個紳士,文質彬彬,懂中文,熟悉中國古代典籍。和他對坐的樊金堂,卻是個典型的中國農民。身板粗壯,憨厚不善言談,只說:“今日相見,萬分榮幸,請喝酒,請用菜……”翻譯問:“聯隊長請問,樊大隊長娶媳婦沒有?”樊金堂差不多臉都要紅了。那時候他才19歲,還沒有結婚。這是抗日戰爭史上一個非常生動、深刻、獨特的場景。一個日本紳士同一個中國農民,打得不可開交,又抽空兒坐下來,互相敬酒,開懷暢飲。翻譯說,聯隊長深通中國的歷史地理。那聯隊長臨分手時,說道:“樊大隊長,有什麼需要,兄弟一定幫忙,一定盡力。”樊金堂實際上是有點開玩笑的意思,他說:“我需要一挺歪把子機槍,兩箱子彈。”聯隊長說:“一定辦到。”在雙方激烈的戰爭之中,開這種玩笑,古今中外是不多見的。誰知那聯隊長一言九鼎。隔了幾天,前沿哨所報告說:“有兩個鬼子,帶著幾個民夫,打著白旗,進山了。”樊金堂命令道:“既然是打著白旗,就不要打。看他們來乾什麼……”進山來才知道,兩個日本兵,輪流扛著一挺日本造的歪把子機槍,後邊四個民夫,抬著兩箱子彈。樊金堂收到這些東西,高興極了,嘴:里不停地說著:“夠朋友,夠朋友。”請兩個日本兵吃完飯,樊金堂寫了一封意思是“收到了”的回信,交給兩個日本兵。那兩個日本兵用半生不熟的中國話,說了半天才把意思說清:“聯隊長的命令,把東西送交樊大隊長,就不用回去了,算我們逃亡了,真要回去,是要被槍斃的……”這把樊金堂給難住了。後來才想起來,把他們送軍區。電話上聶榮臻司令員說:“這么大的事情,你樊金堂既不請示,也不報告……”樊金堂嘿嘿一笑。後來對人說:“一個日本人,想見我,這有什麼可報告的。”這種事在他來說,好像稀鬆平常。

除漢奸救出日本女子

河邊村維持會長曲祿祥,死心踏地投靠日軍,作惡多端,五台縣委決定讓基游隊設法除掉他。樊金堂帶領兩名隊員三次化妝進入河邊據點,探曲行蹤。得知曲祿祥回村,連夜率6名隊員從地道潛入閻府,摸到曲祿祥的住處,解除了守衛的武裝。進屋一看,被窩裡躺著兩個日式裝束的少女,曲祿祥卻不知去向。樊金堂即令給兩個女人嘴裡塞上毛巾,用毛毯裹起來,讓兩名隊員背著,其他隊員裝扮成偽軍在前面開路,叫喊著“給皇軍太太看病”,堂而皇之從閻府大門出去。這次行動儘管沒有抓到曲祿祥,但給他敲響了喪鐘。被救出的兩個女人,一個叫哈米高子,是日本人;另一個叫崔田,是朝鮮人,均為被強迫淪為軍妓。她們被送到邊區後,經教育參加了日本反戰同盟,為反法西斯戰爭做有益的工作。
樊金堂從閻府救出日軍慰安婦,使得曲祿祥又怕又氣坐臥不寧。他妄圖挽回自己在日軍主子眼裡的面子,勾結縣城的鬼子於1940年10月30日竄到砂村,欲將樊金堂的老母抓走。敵人在村口抓住一個村人帶路,此人亦很機靈,引著鬼子東拐西彎拖延時間。且一邊走一邊嚷:“良民百姓不要害怕,皇軍是來抄樊金堂家的!”暗示人們快去樊家通風報信。最後轉悠到樊家,樊家人已在民眾的掩護下無影無蹤。鬼子氣得“噢噢”亂叫,放火燒了樊家房院。
敵人費盡心機,一心想消滅樊金堂和五台縣基游隊。一天,基游隊住在距河邊據點5里的鳳棲岩村。隊伍在拂曉正準備轉移時,河邊據點的鬼子在密諜的帶領下摸進村里。樊金堂急忙指揮大家撤出村外,占據有利地形。這時又見村外也有四、五百名鬼子端著槍正向村子圍攻,敵人是想內外夾擊吃掉基游隊。樊金堂讓大家隱蔽好,自己則妝扮成日本軍官,站在高阜處。左手拿著望遠鏡,右手則搖著太陽旗,喊道:“哪裡來的?”“東冶!”“黑田隊長正在村里搜尋八路,命令你們統統到村東埋伏,活捉樊金堂!”敵人急速向東而去,樊隊長又吩咐3箇中隊長,帶領隊員迅速插向村南,分別向東西兩面的敵人射擊。兩邊的敵人都以為遇上了基游隊,即刻交上了火,槍聲不斷,鬼子偽軍一個個倒下。趁敵人狗咬狗打得熱鬧時,樊金堂率領他的隊伍悄悄撤離戰場。敵人折騰了半天,方才發現中計,十分地倉惶狼狽。

撥亂反正

解放後第一個運動是三反運動(反對貪污、反對浪費、反對官僚主義),樊金堂身為後勤部長,自然是在劫難逃。各種嚴刑吊打都來了……他貪污的數字,最終加在一起大大超過了他們部隊的裝備和給養的總和。此後的歷次運動,都跑不了樊金堂。樊金堂命大,開除、下放、坐監、勞改……總算沒有被整死。他的身體好,依然故我,威風不倒。其實他沒有被整死,同老首長們的關懷、愛護是分不開的。他畢竟是個有名的戰鬥英雄,再說民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像樊金堂這么一個生活儉樸的人,他貪污那么多東西乾什麼……
三中全會以後,組織上主動給他落實政策,職務改為太原市城建局副局長。定襄縣的老幹部特別多,級別都很高。例如范儒生梁寒冰周銘、郭高蘭等等。有一回他們一起兒回到了故鄉,住在定襄縣招待所里,院子裡忽然人山人海,水泄不通,一問才知道,是來看樊金堂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