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育鄉

樂育鄉

樂育鄉位於紅河縣境中部,距縣城25公里,面積93.6平方公里。轄6個村委會、51個自然村、80個村民小組,世居哈尼、彝、漢等民族,其中哈尼族占58%,與迤薩鎮、浪堤、架車、寶華鄉接壤。境內年平均氣溫16.9℃、年平均降雨量1486毫米。

基本信息

重點建設

水利方面

小丘、龍車人畜飲水工程。然仁村委會小丘村位於紅河縣樂育鄉境東部,距樂育鄉政府駐地8公里,與迤薩鎮寶華鄉毗鄰。該村共99戶、410人,215頭大牲畜,2007年人均有糧310公斤。龍車村委會龍車村位於樂育鄉西部,距樂育鄉政府駐地7.5公里,該村共174戶、635人,145頭大牲畜,2007年人均有糧320公斤,人均純收入1120元。

小丘和龍車村一直以來存在飲水困難,該項目自2007年初申報,由省財政廳補助經費,工程總概算投資22.5萬元,內容涵蓋新建飲水管道和飲水池,目前到位資金15萬元,工程正規劃實施中。

產業方面

棕櫚產業發展項目。樂育鄉目前現有棕櫚面積6100畝,主要分布於然仁、尼美、大新寨、窩伙垤等村委會,占全鄉適宜種植面積的25%, 為了將棕櫚產業做成全鄉人民增收致富的一項產業,充分利用縣年產8000噸棕絲軟墊廠對原料需求較大的機遇,積極引導農民種植棕櫚,擬在然仁、尼美、大新寨、窩伙垤村委會建設四個棕櫚種苗培育基地,概算總投資15萬元,目前已落實育苗2畝,投入經費2萬元。

芭蕉芋產業發展項目。芭蕉芋屬樂育鄉的後續培植產業,主要種植在中半山區和高寒山區,2008年計畫種植3000畝, 目前,全鄉落實種苗150噸,落實面積2500畝,已收購35噸。

交通方面

(圖)樂育鄉樂育鄉

龍車至娘普農村通達公路建設項目。龍車村委會位於樂育鄉西南部,距樂育鄉政府駐地6.5公里,項目於2007年7月實施以來,我鄉積極配合實施工方做好各種征地拆遷和矛盾糾紛的調處,按照縣農村公路通達工程項目安排,總長21公里的龍車至娘普公路已基本完工。

凹腰山經樂育至寶華水泥路建設項目。目前正在做好該路段的公路的養護工作,待公路建設時積極協助實施方做好鄉境內的工作。

集鎮建設方面

農貿市場建設項目。樂育集鎮總人口約6000人,人口密度大,可建設用地少,建築密度大,集鎮駐地內僅有一條主街

道,由於長期以來沒有一個規範的農貿市場,以街為市,沿街擺攤,交通、人流擁擠的現象很突出。嚴重影響了鄉容鄉貌和環境衛生及交通秩序,帶來一定的安全隱患,給民眾的生產生活帶來不便,制約了當地經濟社會的發展。

為了盤活土地,擬在鄉衛生院西側空地內建設一個集貿市場。規劃布置了商住用房、停車、綠化等設施。

通過建設農貿市場,可以使集鎮建設向東部荒山拓展,集鎮功能趨於合理,經濟和社會效益明顯。根據預算,總投資共需資金597.5萬元。目前已委託縣城建局做好了《紅河縣樂育鄉集鎮農貿市場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和規劃圖。

集鎮2個塘子改造項目。樂育鄉集鎮中心兩個塘子,解放以來是樂育鄉展示鄉集鎮土司文化,人民民眾休閒的重要場所,各級政府對此也高度重視,進行過修繕,但由於投入不足,歷次修繕進行少量綠化,造成目前兩個塘子污水渾濁,淤泥沉積,影響了集鎮面貌。為切實改善集鎮生態環境,營造一個美觀清潔的集鎮民眾休閒場所,對集鎮兩個塘子進行改造,改造內容涉及清除塘底淤泥;在塘子周邊用白晶玉石圍欄200米;修建溝渠進行引水。共需經費36萬元,鄉自籌經費30萬元,工程於3月13日動工,預計5月1日前完工,目前清除塘子淤泥過半。

鄉文化站建設和職工住宿樓修繕項目。樂育鄉文化站建設和職工住宿樓修繕工作於2007年下半年先後動工,於2008年2月竣工,文化站總面積130平方,二層磚混結構,職工住宿樓始建於70年代,房屋屬瓦頂三層,因年久失修,房屋多處漏雨,牆面剝落,存在安全隱患,為解除職工的後顧之憂,穩定思想,利於職工積極工作,鄉自籌資金12萬元進行了修繕,目前鄉文化站和職工住宿樓已初步驗收,解決了18名職工住宿和辦公條件。

扶貧方面

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方針。加強領導、強化措施,整合資金、捆綁項

(圖)樂育鄉樂育鄉

目,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載體,以整村推進、愛德項目、衛生公廁等項目為契機,切實加強基礎性工作,全面啟動實施窩伙垤、塔普、東山等整村推進和愛德項目;全面完成32個衛生公廁建設,民眾“入廁難”的狀況得到明顯改善。

新農村建設方面

龍車村委會龍車村新農村建設項目。龍車村隸屬於樂育鄉龍車村委會,屬半山區。位於樂育鄉西邊,距離樂育鄉6.5公

里,是龍車村委會所在地。全村轄2個村民小組,有農戶161戶,人口696人。由於基礎設施落後,生產生活條件差,經濟發展後勁不足,產業結構單一,勞動者素質相對較低。通過項目實施,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農民民眾的科技意識,不斷最佳化農業種養結構和產業結構,促進該村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該村項目主要建設的內容有:村內道路硬化、沼氣池、人飲工程、廁所、產業發展經費和科技培訓。投資估算需資金40萬元。其中,向上級爭取補助20萬元,鄉政府及民眾自籌20萬元,目前項目申報書已報縣農業局。

社會事業方面

樂育中心校綜合樓建設項目。預計建蓋4層,總面積為1468平方米,於2007年8月動工,目前工程一層封頂,到位資金100萬元。可容納8個教學班,400名學生,60名住校生和改善4個教師的辦公條件。

樂育鄉衛生院綜合樓建設項目。總計3層,總面積370平方米,投資38萬元,於2007年6月施工,目前工程已完工待驗收,

大新寨和窩伙垤國小建設項目。兩所學校建設屬愛德項目,兩所學校建蓋樓數、總面積、投資概算分別為3層,400平方米,32萬元,先後於2007年8月和12月動工,投入經費24萬元,目前窩伙垤國小一層封頂,大新寨國小二層封頂,可容納10個教學班,500名學生和改善教師住宿。

農業

紅河縣樂育鄉突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工作,大力推進農村產業結構調整,走農業產業化經營路子,保持了國民經濟持續發展。2003年農村經濟總收入5493元,糧食總產量854萬千克,農民人均糧食335千克,農民人均純收入1048元。樂育鄉結合該鄉地處山區,地勢南高北低,海拔800—2437米,上半山氣候清寒,下半山氣候溫熱,立體氣候較明顯的實際,大作山字文章。靠山發展,提出了“上半山發展棕櫚、杉木、竹子,中半山發展糧食、蔬菜,下半山發展甘蕉”的發展思路,在穩定糧食自給的基礎上,抓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培植支柱產業。一是著力培植了棕櫚8000畝、竹子8000畝、木薯1500畝;二是實施冬季農業開發,種植面積已達小麥3300畝,蠶豆100畝,豌豆200畝,冬早蔬菜150畝。三是開發熱區資源,已累計種植甘蔗15000畝;四是大力發展以生豬為主的畜牧業,實行生豬圈養化、防疫網路化,全鄉已有2個仔豬繁殖場,23戶養豬專業戶,1500隻山雞;五是大力發展鄉鎮企業,已有鄉鎮企業145個,鄉鎮企業效益良好。

基礎設施

樂育鄉注重基礎設定建設工作,已修復改造主幹水溝3條,建蓋了樂育集鎮人畜飲水蓄水池,解決了農村10個自然村的人畜飲水困難;改造了5個村委9個自然村子1320戶受益的電網改造;全面修復縣鄉、鄉村、田間公路。

發展

樂育鄉靠山發展的同時,不毀山,努力做保護生態工作,一改過去重材林輕經濟林的思路,提出以經濟林為突破口的

(圖)樂育鄉樂育鄉

山區綜合開發目標。近兩年共退耕還林2300畝,已種植喜樹鐵刀木、棕櫚、毛竹、甜龍竹7萬株,種植面積2300畝,為實現山區的可持續發展打下了基礎。 樂育鄉發展以棕櫚、甘蔗木薯、水稻、生豬、家禽、蔬菜為主的特色農業產業鏈,使樂育鄉人民民眾過上了幸福的生活。2007年,全鄉大春糧食播種面積19899畝,小春糧豆播種面積6000畝,糧食總產量達874萬公斤,人均有糧335公斤,高於全縣296公斤平均水平,人均純收入達到1650元,高於全縣1359元的平均水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