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紅鄉

樂紅鄉

樂紅鄉位於昭通市魯甸縣境西部,東與水磨鄉毗鄰,南與龍頭山鎮翠屏村接壤,西與巧家縣新店鄉、小河鎮隔牛欄江相望,北與梭山鄉相連,到縣城道路為土路(柏油路面正在修建中),距縣城57千米。

基本信息

鄉鎮概況

(圖)樂紅鄉樂紅鄉

樂紅鄉現有農戶7178戶,有鄉村人口33278人,其中農業人口31834人。勞動力16203人,其中從事第一生產力14745人。全鄉國土面積127.18平方公里,海拔2312米,年平均氣溫12℃年降水量900毫米,適合種植玉米、洋芋等農作物。全鄉耕地面積20333.5畝,人均耕地0.64畝,林地60237.8畝。2006年全鄉經濟總收入443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216元。該鄉屬於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為主。

農村經濟

(圖)樂紅鄉樂紅鄉

全鄉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443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230萬元,占總收入的50%;畜牧業收入1288萬元,占總收入的29%(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2011頭,肉牛232頭,肉羊3547頭);無漁業收入;林業收入321萬元,占總收入的7%;占總收入;第二、三產業收入371萬元,占總收入的8.4%;工資性收入1133萬元,占總收入的26%。農民人均純收入1216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765人(占勞動力的12%),在省內務工1451人,到省外務工314人。

基礎建設

(圖)樂紅鄉樂紅鄉變電站

截止2006年底,樂紅鄉已實現通水、通路、通電話,集鎮有路燈。全鄉有249戶通自來水,有4152戶飲用井水,有2777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36%)。有5434戶通電,無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2553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26%、0 、和36%);安裝固定電話或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總數1299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050戶(分別占總數的18%、和15%)。
樂紅鄉到縣城的道路為土路(柏油路正在建設中);進鄉道路為土路面;鄉內主幹道線均為未硬化路面;境內有車站1個,集貿市場14個。全鄉共有汽車17輛,農用運輸車15輛,機車160輛。全鄉耕地有效灌溉面積400畝,無高穩產農田。到2006年底,全鄉建有沼氣池農戶200戶;無裝有太陽能農戶;建有小水窖779口;全鄉有3個行政村部分農(249)戶已通自來水;8個行政村均已通電、通路、但未通有線電視;1個行政村已通電話;集鎮通路燈。有4個行政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249戶居住著磚混結構住房;有129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6691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109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人口衛生

(圖)樂紅鄉樂紅鄉中學教學樓

全鄉現有農戶7178戶,共鄉村人口33278人,其中男性18006人,女性15272人。其中農業人口32924人。勞動力14188人;有回、彝、苗、布依族等少數民族1416人,占總人口的4.23%,(其中彝族783人,其他民族633人)。到2006年底,無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人;參加農村合作醫療4196人,參合率80.3%;無享受低保的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45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24人,衛生院面積為900平方米。建有公廁1個,有垃圾集中堆放地1個,集鎮建有生活排水溝渠設施1條,人畜混居的農戶319戶,占農戶總數的4.5%。

文化教育

(圖)校園文化校園文化

樂紅鄉全鄉建有國小校17所,中學1所,校舍建築面積28500平方米,擁有教師243人,在校學生5989人。目前全鄉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5989人,其中小學生4955人,中學生1034人。全鄉無文化活動室、圖書室、業餘文娛宣傳隊。

新農村建設

(圖)樂紅鄉樂紅鄉細木黃果

2006年以來,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各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實施方案,樂紅鄉黨委政府,積極組織、開展新農村建設的項目、規劃,爭取到市菸草公司在施初村修建村衛生室投資14萬元,沼氣池15個投資2.25萬元,公路維修費3.8萬元,建蔬菜基地1個,投資1萬元,反季蔬菜20畝,投資金1萬元,水窖50個,投資7.5萬元,新農合醫療救助180人,10元/人,合計0.18萬元,解決施初村辦公經費0.3萬元,總投資30.3萬元。另外還爭取到縣扶貧辦扶貧竹村殷家灣子社用於整村推進的水泥100噸。在新農村建設中,由於樂紅鄉地形複雜,山高坡陡,農戶之間的居住距離相當遠,其間的戶間道等實施起來很難。

特色產業

(圖)關溜村的反季蔬菜 關溜村的反季蔬菜

樂紅鄉鄉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縣內。2006年主產業全鄉銷售總收入2377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54%。全鄉目前正在發展核桃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核桃、花椒特色產業(其中核桃15000畝)。境內有儲藏豐富的鉛鋅礦等礦產資源,2006年境內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5億餘元,實現稅收7千餘萬元,2007年上半年實現工業總產值4億餘元,預計實現稅收8千萬元。

環境資源

(圖)黃杉——國家二級保護樹種黃杉——國家二級保護樹種

全鄉有耕地總面積20333.5畝(其中水田面積400畝,地19933.5畝)人均耕地0.64畝,主要種植玉米、洋芋等農作物;擁有林地60237.8畝,其中經濟林果地7896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25畝,主要種植核桃、花椒等經濟林果;無水面面積,荒山荒地58448畝,其他面積36925.2畝。有鉛鋅礦,煤炭等資源。

政務公開

(圖)政務公開政務公開

到2006年底,已簽訂農業承包契約6491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90770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1404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無一事一議籌資、籌牢無年末集體總收入、無固定資產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政務公開,尚未成立明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會議等形式的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計生政策及完成情況、春荒救濟的分配、人事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