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勝鄉

樂勝鄉

樂勝鄉位於吉林省大安市中部,幅員348平方公里,下轄18個行政村,61個自然屯,人口24000人,北臨國家改革綜合試點鎮——安廣鎮,境內有長白鐵路、安乾公路、三合公路、古城—叉乾公路縱橫交織,14個行政村之間實現四級水泥砼路銜接,東西向沿長白鐵路、長白公路可直達長春、白城,向南沿安乾公路可直抵松原,東南方向沿三合公路可一直到達大安境內最大油田——紅崗油田,有著十分突出的經濟發展區位優勢和便利暢達的交通運輸條件。

基本信息

資源特產

樂勝鄉物產豐饒,土地、林木、草場資源豐富,其中耕地面積7572公頃,林地面積3632公頃,草原1035公頃,是大安市產糧大鄉,牧業大鄉和林業大鄉,盛產優質玉米、糯玉米、雜糧雜豆、大撓子烤菸西甜瓜、木材及生豬、精品羊肉、白鵝、肉食雞十幾種優質農畜產品,其中灰蘇子白芝麻古城枸杞被吉林長春農博會評為名牌產品。隨著資源加工業的日益發展,樂勝鄉紅磚,精製掃帚,樂勝白酒,塑膠製品等產品品牌不斷打響,市場份額不斷擴大,其中畜產品產銷兩旺、供不應求,遠銷至北京遼寧內蒙古黑龍江等周邊省份。

通迅信息

樂勝鄉有線電視村9個,電視安裝率90%;18個行政村全部安裝了程控電話,安裝戶4200戶,占全鄉總戶數的70%;建有移動通迅基站4個,聯通接收基站2個,其中,有白城地區唯一的一家村建移動通迅接收基站,良好的通迅基礎設施為經濟發展創造了便捷的信息網路條件。

文教衛生

樂勝鄉現有中學2所,教師80名,學生582人;中心國小2所,國小教師200名,在校學生1263名,學齡兒童入學率達100%。鄉級衛生院2個,為農民提供了方便的就醫條件,全鄉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參合率達到71.5%。

經濟發展

樂勝鄉樂勝鄉
樂勝鄉秉承“謀劃新發展,尋求新突破,實現新跨越,開創新局面”的發展思路和創業理念,立足區域和資源優勢,堅持種植業,畜牧業,資源加工業,勞務輸出業,交通運輸業五個支柱產業兼重並舉;立足打好農業綜合開發攻艱戰,做足加速發展文章,變快走為快跑,2000年以來,經濟發展以年10%的速度攀升,2005年地區生產總值達1.5億元,農民人均收入實現3000元。

農業基礎設施逐步完善,政府不斷加大農田基本建設資金投入,擁有各類機電井1370眼,農機保有量2250具,全鄉基本實現農業機械化,灌溉全程化,再加之各種農用技術的逐步普及,土地糧食綜合生產能力走向從恢復鞏固到漸近提高的良性發展軌道。

種植業增收空間不斷拓寬:種植業一直保持著穩定的增產增收態勢,採取行政推動,典型帶動,龍頭拉動,訂單牽動等措施不斷進行種植結構調整,落實年度種植計畫,大力發展高科農業、特色農業和品牌農業。2006年穩定了玉米、烤菸面積,其是玉米面積5000公頃,烤菸種植面積240公頃;擴大了經濟作物種植面積,其是灰蘇子50公頃,白芝麻100公頃,糯玉米200公頃,雜糧雜豆480公頃,大撓子360公頃,瓜菜300公頃,甜菜120公頃,葵花400公頃;新開發了水稻燕麥兩個種植項目,其中,新開發水田40公頃,開發燕麥種植面積30公頃。

畜牧業產值比重逐年提升:作為與種植業相互依託發展的互動產業,畜牧業在全鄉經濟結構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已實現由副業向主業的提升。現在全鄉建有3個優良仔豬繁育基地,1個種豬繁育場,1個“德寒1號”小尾寒羊改良繁育基地,年出欄生豬4萬頭,羊存欄5.5萬隻,出欄肉食雞25萬隻、白鵝8萬隻、狐貉1000餘只。

資源加工業縱深發展:樂勝鄉資源加工帶位於安乾公路兩側,占地面積8平方公里,按照科學化,規模化,效益化的縱深發展模式,在安乾公路兩側對資源類加工企業進行集中擺放,集群發展了紅磚、木材、酒業、紙業、精製掃帚、葵花油、冷凍屠宰、塑膠製品八類資源加工型產業,其中發展紅磚加工企業2個,冷凍屠宰加工企業5個,塑膠製品加工企業3個。其他個體資源類加工戶30餘個,資源加工業發展取得了明顯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展現出非常廣闊的發展前景。

樂勝鄉樂勝鄉
勞務輸出業漸成規模按照多技多能培訓,多渠道多崗位接收,多組織多協調推動的發展思路,加大了新型農民培訓以及勞務輸出的宣傳、組織和信息溝通工作,加強了與上級勞務部門以及外出務工人員的聯繫,在長春、瀋陽、大連建立了較為穩定的勞務輸出基地,為勞務輸出人員落實了二次創業優惠政策,暢通了二次創業渠道。現在從業範圍已從傳統單純的體力勞動向技能型工種轉變,從事技工,建築、保全、行銷、維修、家政、管理等十餘種工作,勞務輸出隊伍不斷擴大,全鄉平均每年輸出務工人員6000人(次)。

交通運輸業蓬勃發展:“富不富看公路”,隨著投資力度的不斷加大,樂勝鄉交通條件有了質的飛躍,人流、物流、客流、商流也迅猛增加。樂勝鄉政府審時度勢,適時把交通運輸業作為一項產業來抓,開通了4條通鄉環線,發展了個體客運、生豬販運、空車配貨,木材運輸等中、短途運輸業,發展各類個體運輸戶200餘戶,走上了以農促商,以商興貿,農貿結合,商賈大興之路,交通運輸業為拉動鄉域經濟帶來了強勁的發展動力。

經濟社會自然發展日趨合諧:2000年以來,鄉政府陸續組織實施了公路建設、程控電話安裝、有線電視安裝、草場改良、衛生院擴建、自來水安裝、水源建設、沼氣開發利用、校舍改擴建、低壓線路改造、鹽鹼地改造、林網改造、新村建設等13個工程,經濟與社會、自然與生態發展日臻和諧。

招商引資

樂勝鄉樂勝鄉
樂勝鄉堅持以農招商,以商招商,以資源招商,通過招商上項目,通過引資招項目,靈活的手段,誠信的踐諾,務實的作風招來一個又一個域外客商,招商領域遍及資源、商貿、通訊、加工、鄉建等諸多領域。從長遠來看,樂勝鄉還是一片等待深度開發的處女地,一片蘊藏著無限商機和潛力的沃土。作為巨觀發展戰略,樂勝鄉將視引資者為功臣,視投資者為上帝,繼續高舉招商旗,大打招商牌,以更廣闊的招商視角,更新的招商理念,笑迎四方客,廣納域外商。採取制定更優惠的招商政策,在土地徵用、稅費減免等方面為客商創造更有利的招商條件,加強親商、安商、富商的招商軟環境建設,增加項目儲備,擴充招商總量,為樂勝的接續發展打下堅實的後備基礎。樂勝鄉先後被省委省政府評為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被省委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被白城市委授予先進基層黨組織標兵;鄉黨委連續幾年被市委評為先進黨委等榮譽稱號。“樂土一方育萬民”,勤勞熱忱的樂勝人民願與社會各界攜手,共創樂勝鄉更加燦爛輝煌的未來!

職能配置

樂勝鄉樂勝鄉
鄉黨委主要職能:鄉黨委是鄉工作的核心,主要負責黨在農村各項政策的貫徹落實;負責全鄉政治、經濟、文化和重大社會事務的決策;負責制定鄉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負責鄉黨的建設、統一戰線、人民武裝和群團工作;負責鄉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鄉政府主要職能: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推進農村各項改革;加強公共服務和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促進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加強社會管理,維護農村穩定。

內設機構

根據以上職能,樂勝鄉設三室一所,即:黨政辦公室、經濟辦公室、社會管理辦公室和財政所。
黨政辦公室:主要負責鄉黨委、人大、政府以及青年團和婦聯的各項日常工作;負責各項中心工作的組織和綜合協調。
經濟辦公室:主要負責工業、農業、畜牧、林業、水利和第三產業發展規劃等工作,協調與經濟發展相關的工作。社會管理辦公室:主要負責人口與計畫生育、村鎮規劃建設、民政、民族宗教、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信訪和維護社會穩定、勞動和社會保障、科教文衛等工作,協調與社會事務相關的工作。
財政所:主要負責公有資產管理和財務收支等工作。

特色產業

樂勝鄉根據本鄉區位優勢和交通優勢,採取政府推動、幹部帶動、典型拉動、政策聯動等措施積極組織民眾大力發展棚膜經濟。樂勝鄉發展大棚600餘棟,面積達5000餘畝,預計可創收1000餘萬元,人均收入近500元。

政府推動。鄉黨委、政府通過召開鄉村幹部民眾會議、深入農戶中動員、組織農戶參觀等形式動員、組織、引導民眾大力發展棚摸經濟。為抓好棚膜經濟工作,鄉黨委、政府主要領導親自抓,一名副書記具體抓,並成立了棚膜經濟工作組,強化了棚膜經濟工作的領導,為全鄉棚膜經濟發展提供了領導和組織保障,促進了棚膜經濟的大力快速發展。

幹部帶動。“富不富,看幹部”,為帶動民眾發展棚膜經濟,鄉黨委、政府號召黨員幹部率先垂範,帶頭髮展棚膜經濟。日新村黨支書記吳忠自1997年發展棚膜經濟以來,不僅自己富了,而且還帶動本村100餘戶發展棚膜經濟,使該村成為遠近文明的小康村。永志村在村幹部帶動下,僅2007年就發展棚膜經濟40餘戶。

典型拉動。為促進樂勝鄉棚膜經濟發展,鄉黨委、政府扶持重點村、戶作為典型,通過典型輻射作用,促進全鄉棚膜經濟發展。樂勝鄉發展棚摸經濟重點村5個,典型戶100餘戶,這些重點村、典型戶較好地拉動和促進了全鄉棚膜經濟發展。政策聯動。為鼓勵發展棚膜經濟,鄉黨委、政府通過政策優惠、資金優先、物資優價等一系列聯動措施,鼓勵民眾大力發展棚膜經濟,同時聘請技術人員免費向民眾傳授、指導棚膜經濟技術。僅2007年鄉黨委、政府共為發展棚膜經濟戶打抗旱井30餘眼,減免大棚費用50餘萬元。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