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愛國

樂愛國

男,1955年11月生,浙江寧波人;1983年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系,本科;1986年畢業於復旦大學哲學系,獲碩士學位;現為廈門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廈門大學道學與傳統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道學研究》副主編,國際儒學聯合會理事。

基本信息

人物科研

研究領域

中國哲學、儒家哲學、朱熹理學、道教思想史、中國古代哲學與科技、中國科技史。

主持課題

1.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中國道教倫理思想史”

2.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十五”規劃項目:“道教生態學研究”

3. 中國社科院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之子課題:“儒學對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發展的影響”

4. 中國科學院“百人計畫”項目“國家與科學:宋代的科學與社會”之子課題:“宋學與科學”

5. 國際“深見東州儒學研究基金”資助項目:“儒家文化與中國古代科技發展的關係”

6. 國家教委人文社科研究“九五”規劃項目“中國思想家評傳叢書”之子課題:“王廷相評傳

7. 廈門大學國學研究院重大研究項目:“朱子學研究叢書

論著

出版著作

1.《宋代的儒學與科學》,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年。

2.《中國傳統文化與科技》,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

3.《道教生態學》,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年。

4.《管子的科技思想》,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年。

5.《儒家文化與中國古代科技》,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6.《新編中國哲學史》(合著),北京:中國書店,2002年。

7.《王廷相評傳》(合著),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8.《齊國科技史》(《齊文化叢書》15,合著),齊魯書社,1997年。

出版譯著

1.《誰想成為科學家?》,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6年。

2.《人性與價值》(合譯),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3年。

3.《笑與滑稽》,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0年。

4.《百萬富翁的智慧》(《誰是下一個百萬富翁?》,合譯),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0年。

5.《中國人的性格》(合譯),北京:學苑出版社;香港:三聯書店,1998年。

6.《睡眠的藝術》,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1年。

7.《宮廷內幕——馬科斯和伊梅爾達的興衰》(合譯),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1991年。

8.《偽科學的時髦與荒謬》,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0年。

9.《女性與上帝——中世紀的婦女》,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89年。

10.《宗教社會學》(合譯),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1989年。

五、近年來主要學術論文:

1.《從儒家文化的角度看"西學中源"說的形成》,《自然辯證法研究》,2002年第10期。

2.《朱熹:一位被遺忘的天文學家》,《東南學術》,2002年第6期。

3.《〈周易〉對中國古代數學的影響》,《周易研究》,2003年第3期。

4.《〈太平經〉的生態思想初探》,《宗教學研究》,2003年第2期。

5.《儒學與中國古代農學》,《孔子研究》,2003年第4期。

6.《儒家生態思想初探》,《自然辯證法研究》,2003年第12期。

7.《儒家經典中的科技知識》,《中華文化論壇》,2004年第1期。

8.《試析道教勸善書中的生態倫理思想》,《倫理學研究》,2004年第1期。

9.《道教生態倫理:以生命為中心》,《廈門大學學報》,2004年第5期。

10.《論儒家文化對中國古代科技發展的影響》,《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2004年第6期。

11.《〈管子〉與〈禮記·月令〉科學思想之比較》,《管子學刊》,2005年第2期。

12.《略論〈周易〉對中國古代曆法的影響》,《周易研究》,2005年第5期。

13.《儒家文化背景下的中國古代科技》,《新世紀的哲學與中國——中國哲學大會文集》,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8月。

14.《儒家文化與古代科技並非對立》,《儒學與當代文明——紀念孔子誕生2555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九州出版社,2005年6月。

15.《孔孟儒學與科技》,《光明日報》,2007年01月。

16.《陸九淵對自然知識的興趣》,《光明日報》,2007年05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