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萬富翁的智慧》

百萬富翁的智慧 內容簡介

美國著名學者托馬斯・斯坦利博士的《百萬富翁的智慧》從人的角度,從人的基本素質、為人處世、學校教育、職業選擇、家庭關係、生活方式以及經濟活動方式等方面,探討了百萬富翁成功的基本因素,變純粹的金錢遊戲為生動的人的遊戲,從而使經濟活動更加貼近人的生活,更具可參與性。尤為有趣的是,斯坦利博士所歸納的美國百萬富翁的基本素質與傳統中國人所倡導的優良品質具有許多相似之處。

斯坦利博士會告訴你:“如果你具備(書中所講述的)這些並加上其他一些要素,即使現在還不富裕,你也會在將來成為富翁。”

百萬富翁的智慧 本書前言

在研究百萬富翁之初,我對百萬富翁曾有過一些了解。1983年,我應邀會見俄克拉何馬州的60位百萬富翁。從他們身上所得知的道理很簡單,然而卻一直影響著我,這就是:如果你整天花錢,借貸消費,你就不可能享受生活。俄克拉何馬州的這些百萬富翁的確與眾不同,其中頂尖的10個人就證明了這一點。這10個人都是名副其實的業主、總經理或自由職業者。他們都是第一代百萬富翁。在他們的生涯中,有些人起初是依靠借貸,但最終還是看到了光明。他們艱苦創業,終於打破了借錢消費、掙錢消費、欠債越來越多的怪圈。還有些人從來就不熱衷於借貸或以此來顯示自己的成功。

這10個人都是擁有數百萬資產的大富豪。他們有良好的住宅,坐落於建築考究的老式居住小區。他們駕駛著美國製造的汽車,享受著生活。他們從不是工作狂,有很多時間與家人、朋友在一起。他們不欠錢,大多數在45歲之前就成了富翁。我與這組人會見的時間,原計畫是兩個小時,但實際上卻持續了將近4個小時。我只是問他們幾個問題--要他們隨意談談自己成為百萬富翁的經歷。如果真有一座頂尖名人收藏館,那么這10位富翁肯定會第一批被收藏進去。

關於怎樣才能成為一位經濟上的成功者,他們提出了許多重要的看法,但有一種觀點很有吸引力,這就是由吉納提出來的。他認為,依賴借貸的人實際上是受到了其他人或某種金融機構的控制。

吉納在當時將近40歲。他把自己的職業說成是"救助公司的老闆"。他從各種金融機構中購買或"挽救"房地產。這些機構"拖欠債務……達6個多月。"

就在那次會見的前幾個星期,吉納從一家與自己曾有過許多業務往來的金融機構"挽救"了68套住宅、1間購物中心和5家連鎖店。協定簽訂後,金融機構的高級信貸主管立即示意吉納一起走到辦公大樓最高層辦公室的大窗前。這是一幢高樓--他們能夠看到好幾里遠。周圍有好幾千座商業大樓。吉納幾乎能夠看到一些貼近地平線的居住小區。

當他望出窗外時,那位主管指著高樓、住宅、辦公樓、車庫、商店說著話。那些話給吉納留下了深刻而持久的印象:

我們(出借者)擁有這一切……所有這一切。那不就是生意嗎?……你們(借用者)正是在為我們做這些生意。你們這些傢伙就是在為我們、為金融機構做這些生意。

當今美國有多少人表面是在做"他們自己的生意"、做"他們自己擅長的工作",而實際上是在為出借者幹活或為他們所控制!有多少人住宅豪華但為了向最終的所有者付款不得不拚命地工作!有多少人必須細心照料好從真正所有者那裡租來的汽車!太多了。當然,吉納不在其中,以他為代表的那組其他成員也不在其中。他們都擁有百萬富翁的智慧。誰也沒有一個負責還錢的私人信貸主管。每個人都擁有豪華的住宅,但沒有一個人有"大筆銀行按揭"。

我為寫本書而研究的百萬富翁們一次又一次地重複著我從吉納那裡學到的教義。他們都具有百萬富翁的智慧;他們相信,既享受生活又成為富翁是可能的。他們相信,並不要採取斯巴達式簡樸的生活方式,也不要依賴於借貸,完全有可能成為經濟上獨立自主的成功者。但是,肯定需要有某些自制力,這將會在後面加以討論。

某些人並不願意受借貸機構的控制。他們的確有與眾不同之處--但是他們受貪婪的控制。他們是守財奴。他們甚至會節約到配偶和孩子身上。金錢是他們的上帝。這種人並不具有百萬富翁的智慧。相反,具有正確頭腦的百萬富翁會說:

我告訴我的兒子和女兒,金錢不是他們的上帝。是你控制它……而不要讓它控制你。

本書所敘述的絕大多數人都是經濟上的第一代成功者。他們在經濟上從零起步。大多數人並沒有金錢方面的遺產。他們也從未有財產方面的收入或來自託管財產所獲得的收益。他們是怎么做的呢?再說一遍,那是因為他們具有百萬富翁的智慧。

你也許不可能掙到像百萬富翁們所掙到的那么多錢;你也許不可能在短短的幾年裡也成為擁有數百萬家產的大富豪;但你完全有可能通過了解這些人如何既具有快樂的生活方式同時又能使財富得到增加,而受益匪淺。僅有一些人,一些高收入的人,能夠知道如何實現這個目標。具備百萬富翁智慧的人也知道該怎么做,而且,他們就是本書所要描述的。

探尋之路

我的前一本書《身邊的百萬富翁》,其中所做的研究與成果涉及到美國最有影響的人的品格。此後,我決定進一步擴大研究範圍,包括更多的參與者,以公認的百萬富翁為基礎。這項新的研究與以往的研究一樣,是關注他們各自不同的品格和生活方式,以期對百萬富翁的智慧有一個更深入、更全面的看法。這項研究的成果反映在以下各章節中。

發現具有百萬富翁智慧的人要比描述他們的品格困難得多。為什麼不去對美國所有的家庭作全面的調查呢?因為在美國,只有4.9%的家庭有100萬美元以上的淨資產;而且,你也不必去調查所有住在豪宅中的人們。這些"豪宅主",我通常稱他們為收入型富翁。他們有巨大的收入、巨大的房子、巨大的負債,但幾乎沒有淨資產。他們擅長於準備貸款申請書,而大多數申請書又都不要求填寫淨資產的真實情況。

與他們形成鮮明對照的是那些我稱之為資產型富翁的人們,這些人具有百萬富翁的智慧。他們關注資產的增加。他們的資產遠遠超出他們的負債。他們幾乎沒有或根本就沒有還不清的債務。

如果我對全國範圍內住在豪宅中的人們進行調查,那么我會發現什麼呢?太多太多的收人型富翁會冒出來。我總是相信,某種類型的居住小區會吸引住資產型富翁,並能留住具有百萬富翁智慧的人;而收人型富翁也許並不喜歡這樣的居住小區。本書的研究成果證明了我的這個假說。

為了找到具有百萬富翁智慧的資產型富翁的典型代表,我曾向我的朋友和同事喬恩・羅賓討教。他是性格地理學的頭號權威,專門研究在一定地理區域中人的性格特徵。他所研究的區域往往屬於郵政編碼所標識的地區,而我所要著手研究的是更低一層次的區域--居住小區或街區。有些居住小區還不足50戶人家。

我把我的研究問題告訴喬恩,他快餐式地把問題解決了。喬恩是一位經哈佛大學訓陳過的數學家和成就卓著的研究者;他在性格地理學方面所收集的基本數據亦屬非同凡響。他研究出一種複雜的數學模型,能推測出美國大多數居住小區或街區的人們所擁有的淨資產的特徵。

喬恩發現某些居住小區密集了一些具有實實在在投資收入的人們,而這些人都可能具備一套百萬富翁的智慧。喬恩從226,399個居住小區的基本數據中抽選出2,487個;根據他的數學模型推斷出,這些小區密集了一些真正的百萬富翁,他們完全不同於那種住著豪宅但有大筆銀行按揭且淨資產較低的人們。從那些居住小區中再隨機抽選出5,063戶家庭作為樣本,每一個被選擇的家庭發給一份問卷。

在所完成的1,001份問卷中,有733份來自百萬富翁。他們每個人都擁有100萬美元以上的淨資產。對這733個百萬富翁所作的調查為本書提供了良好的經驗基礎。大多數問卷答覆者所居住的小區,時間長,建得好,屬中上流水平;他們的住宅建於20世紀50年代,甚至狽年代或更早。什麼?他們的住宅沒有新潮的設備;什麼?沒有氣派的配套設施或新增設的郊外別墅;難道那些具有百萬富翁智慧的人在選擇住宅和居住小區時不會趕"時髦"?但是,事實就是如此。而且,大多數問卷答覆者,他們住宅的銀行按揭只有一些,或者根木就沒有銀行按揭。

關於隨機選擇答問者的方法在更早的一篇論文(見托馬斯・J.斯坦利和墨菲・A.西沃爾:"富翁消費者對馬路調查的反應",載《廣告研究》,1986年6~7月,第55~58頁)中已作過描述。每一位答問者要完成9頁包括277個問題的問卷。這是我所做過的最複雜的工作。調查數據是由美國的權威調查機構波士頓喬治亞大學行為研究院調查研究中心匯集並制表。該中心還對數據作了單變數和多變數的計算機分析。

在此之前,這種問卷和調查方法曾預先用於一個有638位百萬富翁的特定樣本。他們都具有收人型富翁與資產型富翁的雙重性格,因而也都有大筆銀行按揭。這樁預演的調查是由作者及其助手完成的。

此外,一些重要的個案研究出自一系列親身的會見以及所關注的群體。這些案例在書中均有詳細的敘述;此外,還提出了一些重要的複雜難題,因為要全面理解百萬富翁的智慧不是件容易的事。希望本書的最終結果能有助於人們理解和評價一種均衡生活方式的意義。

基本輪廓

以下是從人口統計的角度對調查結果的一些看法。有關美國白手起家的百萬富翁,《身邊的百萬富翁)一書已作了廣泛而概括的描述,這裡只是當今在經濟上最有成就者的基本輪廓,而且是用他們自己的"聲音"概括的。

傳統的家庭

◆我是一位54歲的男性,我與同一個女人已經結婚了28年。我們中有四分之一的人與同一位配偶共同生活了38年以上。

◆按平均算,我們每個家庭有3個孩子。

◆我們大多數人(92%)結了婚。在結過婚的人當中,95%有孩子。

◆我們中只有2%的人從沒結過婚。約3%的人是喪偶者。資產、收入與消費

◆在經濟上,我們是富裕的。按平均算,我們每個家庭有淨資產近920萬美元。一般中等水平的有淨資產430萬美元。由於有些人的財產值非常高,所以平均數偏高。

◆我們的家庭每年平均實現的收人共74.9萬美元。中等水平的收入由43.6萬美元。我們當中收入在100萬美元以上的那些人(20%)使得平均數偏高。

◆除了我們的資產和收入外,我們當中有不少人絕不會花4.1萬美元以上的錢去買輛汽車,或花4,500美元去買一枚訂婚戒指。我們和配偶都不曾花38美元(包括小費)去理一次頭髮。我們中至少有四分之一的人決不會花24美元去理一次髮;花34萬美元買一套房子;花3.09萬美元買一輛機車;或花1,500美元買一枚訂婚戒指。我們中約有7%結了婚的人根本就沒有買過訂婚戒指,他們的訂婚戒指是從親戚那裡傳下來的。

財產繼承

◆我們的住宅漂亮,所在的居住小區高檔,但我們只有2%的人是繼承了全部或部分的房產和其他財產。

◆我們中有些人繼承了部分財產,其中近8%的人繼承了50%或多一點的淨資產。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我們中有61%的人從未有過任何繼承的財產、金融饋贈和來自財產或託管財產方面的收入。

門牌號碼

◆我們居住在城鎮中2,000多個建設得很好的老式居住小區中,住處的門牌號碼如:堪薩斯66208,肖尼・密西恩;康乃狄克06840,新克那安;維吉尼亞23224,理奇蒙得;賓夕法尼亞15238,庇茨堡夫;德克薩斯75225,福特・沃爾思;伊利諾斯60043,肯尼爾沃爾思;俄亥俄43209,哥倫布斯;喬治亞30327,亞特蘭大;新澤西07901,閃米特;科羅拉多80118,英格沃得;俄克拉何馬74137,圖爾莎。

  住宅風格

◆我們幾乎所有人(97%)都是住宅的所有者。

◆20年前,我們購買了我們現在居住的房子,平均價格是558,718美元,中等的價格是435,000美元。我們一直高興地看到我們的住宅在合理地增值。它目前的價值平均已達到1,381,729美元。目前中等的價值接近750,000美元。因此,我們的住宅也使我們獲利,增加了我們的淨資產。

◆儘管我們的住宅購買價格很高,但我們一般只有不多的銀行按揭。

◆我們大多數人(61%)住的房子現價已超過100萬美元。但只有四分之一的人在買房時花了100萬美元或多一點的錢。

◆我們中有十分之一的人是在1987年股票市場大跳水之後的3年中購買的住宅。其中大多數購買住宅的人是想購買待處理的抵押物。

◆我們的住宅一般是40年前建造的。至少有四分之一的人的住宅是1936年前建造的。只有約10%的人的住宅是近10年中建造的。

◆我們大多數人(53%)在近10年中沒有搬過家。只有23%的人在這期間搬過2次以上的家。

◆我們只有少數人(27%)擁有專門為自己設計建造的住宅。具有百萬富翁智慧的我們相信,購買現房比"進人建築工地"要好。這樣可以花少得多的時間和儘可能便宜的價格購買到"現有財產目錄之外"的住宅。

◆我們當中有誰最不可能擁有專門為自己設計建造的住宅呢?是律師!我們肯定想知道他們為什麼不願意這樣做的原因。

我們的職業

◆我們中大約有三分之一(32%)的人是業主或創業者。有近五分之一(16%)是公司的資深總經理。有十分之一(10%)是律師。幾乎有同樣比例(9%)的醫生。其他的三分之一包括:退休者、公司中層管理者、會計、專業推銷員、業務開發主管、工程師、建築師、教師、教授和家庭主婦。

◆總的來說,業主是我們當中最富有的。但公司的資深總經理也往往屬於擁有數百萬家財的大富豪之列。他們占百萬富翁中的16%,卻占千萬富翁的26%;他們擁有1,000萬美元或更多一些的淨資產。

◆我們的妻子近50%不在外面工作。有職業的,或者是業主或創業者(7%)、專業推銷員(5%)、公司中層管理者(4%)、律師(4%)、教師(3%)、公司的資深總經理(3%)和醫生(2%)。約16%曾在外工作的妻子現已退休。

◆我們當中約有三分之二的千萬富翁聲稱,他們的妻子不在外面工作。在外工作的妻子約有一半是乾非全日制工作的。

教育

◆我們都受過良好的教育。我們至少有叨%是大學畢業,一半以上(52%)擁有高學位。

百萬富翁智慧概要

除了以上所列的人口統計方面的特徵外,我的調查還提供了下列對百萬富翁智慧的印象。以後的各章節會將這些印象展開成一幅詳細生動的肖像。

◆我們在經濟上獨立自主,然而,我們基本上是採取一種舒適但不奢侈的生活方式。

◆我們許多人"密集"於美國各中上流水平的居住小區中。我們的住宅漂亮,但幾乎沒有欠債。我們是在其他許多人出賣住宅時買進自己的住宅。

◆我們幾乎所有人都結了婚,並有孩子。事實上,我們大多數人都相信家庭人數的多少與財富的積累並不矛盾。

◆我們是白手起家的百萬富翁。

◆按平均算,我們每兩年要到國外度假一次。

◆我們中幾乎沒有人是全國優秀大學生聯誼會的會員,或學習能力測試分數達到1400分以上。

◆我們大多數人都熱愛自己所選擇的職業,正如我們的一位較富裕的大富豪所說:"這不是一種勞動,而是做一件自己喜愛的事。"

◆我們幾乎沒人會覺得有必要每天早晨三、四點鐘起床幹活,以增加財富。

◆我們許多人都定期打高爾夫球或網球。事實上,打高爾夫球與淨資產的水平之間有密切的關係。

◆我們必須承認,我們並不是事事都"自己動手"。我們當中那些願意這樣做的人,其財富明顯少於平均水平。

◆我們的富裕並沒有以損害我們的正直為代價。事實上,我們相信,我們的正直非常有助於我們的成功。

◆我們不是工作狂;我們有很多的時間與朋友和家人在一起。我們工作時會拚命地工作,我們會集中精力,用自己最大的努力獲取最大的回報。

◆我們肯定要花時間安排我們的投資,經常要向稅務顧問請教。但我們許多人仍願意花時間參加宗教儀式,熱心於為高尚事業設立基金。

◆我們相信,以一種快樂的生活方式,實現我們經濟上的目標是完全可能的。我們參與社會活動與淨資產的水平在數量上成正比例關係

◆我們所參與的社會活動能使我們接觸到許多人,其中有些人最終有可能成為我們的客戶、消費者、病人、供應商或朋友。

◆就我們所參與的許多娛樂活動而言,我發現以下這句老格言是正確的:不在乎的東西往往是生活中最美好的東西,或者說,至少是有價值的東西。參加兒女們的體育活動、參觀博物館、與好友打橋牌,雖然花不了多少錢,但比上一次賭場要少得多。

成功的因素

在第2章"成功的因素"中,百萬富翁們就他們在經濟上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談了自己的看法。他們的觀點也許會令某些人吃驚。他們所確認的因素與許多通常人所持有的看法不相一致。他們尤其不同於好萊塢所逼真描寫的那種千人一面的形象:幾乎沒有一個被調查的百萬富翁提到要有一表人材和魁梧的體形,一次也沒有提到。

許多有良好意願的父母、家教和教師,即使是華爾街最好的教導者,他們與大多數百萬富翁所持的觀點並不同步。至於那些抽彩和賭馬的廣告上所說的,又會是怎樣呢?百萬富翁們對於自己的成功有不同的解釋。

最經常被百萬富翁們看作是解釋其經濟上成功的五大要素是什麼呢?你在下面會讀到。讀到後,請你用一張卡片或小紙條把經濟上成功的這五大要素寫下來,並把這條紙裝人皮夾子或小包中,複印一張貼在你的電視屏上。下次你在電視上看到抽彩、賭馬或賭場的廣告時,看看這個條子。廣告告訴你,玩其中的一項如賭博,你就能發財,但是,這張條子上是怎么說的呢?經濟上成功的基石是:

◆正直--真誠地對待所有人

◆有教養--能自我控制

◆有社交技能--與人們和睦相處

◆有配偶的支持

◆努力地工作--比多數人更加努力

運氣方面的要素排在哪裡呢?幾乎排在30個成功因素的最後,第27位。但是,在這些因素中,百萬富翁們較多地提到不可控制的因素,比如巨觀經濟背景,它確實會給一個人的淨資產帶來影響。我所會見的百萬富翁中,沒有一個會鄭重其事地說到賭博。第9章"百萬富翁的生活方式:真實寫照與人們的想像之比較"將更詳細地討論百萬富翁是否有賭博習慣。

有人會說,不止是百萬富翁們,許多人都具有以上所說的五大成功要素,但他們至今仍不是百萬富翁。這五項基本要素,如果你缺少其中一項或幾項,那會是怎樣呢?根據對大範圍的百萬富翁的抽樣分析,那會使你失去成為經濟上成功者的機會。但是,如果你具備這些並加上其他一些要素,即使你現在還不富裕,你也會在將來成為富翁。請再一次聽聽百萬富翁們是怎樣說自己的。

◆我們是怎樣成為一代百萬富翁的呢?我們大多數人看到了其他人所忽略的經濟機會;我們願意承擔具有良好回報前景的經濟風險。對於我們當中那些為自己打工的人來說,尤其是這樣。但我們知道,一個人是否願意承擔經濟風險與他的經濟實力密切相關。少投資一些在股票市場上,更多地投資乾我們自己的方面--我們的事業、我們有專長的業務、我們個人的生意,等等。

◆我們大多數人都會說,我們具有很強的領導才能。我們具有把自己的想法推銷給雇員和供應商的能力,具有把自己的產品推銷給挑剔的客戶的能力。

◆美國經濟為什麼能如此慷慨地獎賞我們呢?因為我們提供了急需的產品和服務,但幾乎沒有哪個供應商能夠滿足這個需求。我們不隨大流,無論是做什麼生意,投資什麼,都會是這樣。

百萬富翁的智慧 本書目錄

表格目錄

1.導言

2.成功的因素

3.學生時代

4.膽且與財富之間的聯繫

5.職業、職業、職業

6.配偶的選擇

7.經濟有效的家庭理財

8.住宅

9.百萬富翁的生活方式:真實寫照與傷們的想像之比較

10.後記

附錄一:尋找資產型富翁

附錄二:百萬富翁擁有並管理的企業(全國性抽樣調查樣本)

附錄三:百萬富翁擁有並管理的企業(特定樣本)

表格目錄

表1-1百萬富翁智慧型測試情況:大學期間的等級平均值和學習能力測試分數
表2-1百萬富翁成功的因素
表2-2百萬富翁成功的因素:智力優勢與社交能力比較
表2-3百萬富翁成功的因素:智力優勢與對批評者的態度比較
表2-4百萬富翁成功的因素:智力優勢與正直和道德圓滿比較
表2-5百萬富翁成功的因素:智力優勢與創造性能力比較
表2-6百萬富翁成功的因素:投資股票市場與"投資自己的生意"比較
表2-7百萬富翁的投資:上市股票與其他金融資產比較
表2-8證券經紀人與其他高收人職業人群的比較:誰的資產更多?
表2-9百萬富翁成功的因素:運氣與教養比較
表3-1增強自我約束力與辨別能力:對百萬富翁成為經濟上的成功者具有影響的學校與大學經歷
表3-2百萬富翁,你認為你的中學老師會對你作出怎樣的判斷或評價
表3-3鑄造堅韌:對百萬富有成為經濟上的成功者具有影響的學校和大學經歷
表3-4相關係數:學習能力測試分、班級上的名次、等級平均值與淨資產、收入的關係
表3-5解釋經濟成功的因素:百萬富翁學習能力測試1000分以下與1400分以上比較
表3-6中學老師可能的評價:百萬富翁學習能力測試1000分以下與1400分以上比較
表3-7影響百萬富翁成為經濟成功者的學校與大學經歷:學習能力測試1000分以下與1400分以上比較
表4-1百萬富翁消除或減少恐懼和擔心所採取的行動和思維過程
表4-2百萬富翁消除或減少恐懼和擔心所採取的行動和思維過程分類表
表4-3冒經濟風險與玩彩票:與財富有關嗎?
表4-4資產為幾百萬的富翁所聘顧問的類型:投資顧問與其他提供服務者
表4-5自稱為經濟冒險者(非冒險者)認定的重要成功因素
表5-1百萬富翁如何選擇職業:"發現職業"的重要因素
表5-2百萬富翁如何選擇職業:選擇職業的重要因素
表6-1有助於百萬富翁婚姻成功的前5項品質
表6-2百萬富翁最初對其配偶感興趣的前5項品質
表6-3男性與女性:配偶所具備的有助於其成功婚姻的重要品質
表6-4男性與女性:百萬富翁最初對其配偶感興趣的重要品質
表7-1百萬富翁為提高家庭理財的效率所採取的行動
表7-2高效理財的家庭與低效理財的家庭:百萬富翁為提高家庭理財的效率所採取的行動
表7-3購買住宅的過程中所採取的行動:高效理財家庭的百萬富翁與低效理財家庭的百萬富翁
表8-1現有住宅的購買年份
表8-2百萬富翁的住宅:原初購買價格和現價比較
表8-3百萬富翁的住宅:建造年份
表8-4百萬富翁的住宅:臥室及浴室的數量
表8-5百萬富翁的住宅:未付的銀行按揭數額
表8-6買房過程中採取的行動
表8-7買房過程中採取的行動:格林先生和布魯先生的比較
表8-8美國百萬富翁的住宅:平均值和淨資產的關係
表8-9平均年度開支及特徵:年收入等於或高於90,000美元與低於90,000美元的家庭比較
表9-1百萬富翁的日常活動(按30天計)
表9-2百萬富翁的日常活動分類(按30天計)
表9-3"實惠"的與花費大的活動比較:百萬富翁實際生活方式(按月計)
表9-4百萬富翁的日常活動:(按12個月計)
表9-5百萬富翁的日常活動範圍分類:(按12個月計)
表9-6百萬富翁與稅務專家的約會及籌資活動與休閒活動的比較:(按12個月計)

百萬富翁的智慧 文章節選

有許多孩子在中學讀書的父母問我有關學業方面的問題。他們對自己的孩子也許下了很大的功夫,但是他們常常擔心孩子,甚至達到了恐慌的程度。

一位婦女正打算起訴一所學校,因為他孩子沒有選修上所謂的才能與天才的課程。只有約五分之一的學生有資格選修才能與夭才的課。因為選修的條件主要是根據標準測試的分數,此外還有中學核心課程所獲得的等級。

這位母親有一種不好的看法。她擔心沒選修上才能與天才的課程會成為"奧塔格"的一員,會有污點。讓我們想想看,在一個中學二年級共有433位學生的班級中,只有20%的學生選修上才能與天才的課程,80%,約346位學生沒有選修上這門課程,都是"奧塔格"。正因為如此,所以這位婦女的孩子因沒有選修上才能與天才的課程而被稱為"奧塔格",但並不意味著他不能進人成功者的行列。而我所擔心的是,如果我們用這種方式來指稱一位具有可塑性的孩子,那么,也許他就再也發揮不出自己的潛能了;也許他真的會相信自己沒有才能,也不是天才,並以為只有天才才會獲得成功。

給人一個外號往往會使與外號相關的行為得到激活。正因為如此,這位母親相信她兒子的未來就寄托在某個外號上;但是,只有她相信是這樣,那才會成為事實。如果她相信她兒子最後會走向失敗,那么她的兒子就可能記住這樣的說法並照此行動。

但是生活不是一次短跑--而是一次馬拉松的馬拉松。外號有來有去。如果你不管那種預示你失敗的倒霉外號,而堅信你能成功,那么你就可能會在一次次的馬拉松中獲勝。這是百萬富翁們都會有的共同經驗。絕大多數百萬富翁說他們在生活上的轉折點上都有過諸如差生、一般或平庸的外號,但他們根本不相信批評者對他們未來的預見,他們努力克服所謂差生的外號。這就是我給與那位母親的忠告。

我還想告訴她的是,克服諸如"奧塔格"這樣的外號能使人更加堅強。這就像在鋼中加人鈦--這會使鋼堅硬好幾倍。只有少數美國一流企業的領導者、律師和醫生說他們從來沒有差生甚至更糟的外號。並不是任何人都能成為他或她班上的畢業生代表。所有其他人都仍然有許多時間和無數的機會去取得成就。父母親應當始終如一地鼓舞他們的孩子,說他們能成功,這樣就有可能產生出有成就的後代。

所以,這位婦女較好的做法是改變她原來所相信的。她可以把用乾打官司的錢存起來,為她的兒子雇一位家庭教師;並告訴她的兒子,只要他努力學習就會有所作為。這樣,由於外號而可能給一位16歲中學生的未來造成的不利影響,就在不知不覺中化解了。

我請教過百萬富翁有關他們中學和大學的經歷。他們都是大學班級中占1%的優秀畢業生嗎?幾乎很少是。約2%被調查的百萬富翁說自己屬於1%的優秀畢業生之列。經濟上的成功者通常並非是最優秀的畢業生,當然,也不是最差的畢業生。

百萬富翁們也說他們並不是大學的A等生。事實上,只有約十分之三被調查的百萬富翁說自己的課程A比B、C、D或F更多。他們約有90%畢業於高等院校;總體而言,他們在大學的等級平均值為2.9--不錯,但並不突出。

幾乎所有百萬富翁都聲稱,他們在學校和大學的經歷對於他們後來成為有成就的人具有某種影響(見表3-1)。而有些經歷更為重要,尤其比等級和外號重要得多。對大多數百萬富翁來說,"形成一種很強的行為道德觀"是一種重要的影響。幾乎所有百萬富翁都認定這個經歷對於他們成為經濟上的成功者具有影響。

當百萬富翁對這種行為道德觀進行評價時,他們並不只是談到上課讀書。許多人上學時都業餘兼職幹活,並且許多人還花相當多的時間學習如何準確地判斷人。這個學習過程主要是通過他們參加許多校內外的社交活動來實現的。

有些人可能認為,參加這樣的社會活動對於學業沒有效果,但是,它似乎是區分學生是否有準確判斷他人的能力的一項重要因素。高等學校所取得的等級與百萬富翁自認為有準確判斷他人的能力之間有相當明顯的反比關係。如果約翰真的對所有工作都束手無策,那么這也可能與約翰缺乏正確理解他人的能力有關。

本書所討論的大多數經濟上的成功者在許多方而都做得很好。也有一些人或許是分析方面的天才,但他們在待人方面有所欠缺,或者反過來。如果你的目標在於取得資產,那么最好是要學會多種技能和具備多種品質。努力工作,參與社交,讚賞他人。

請看錶3-1所列學校與大學的經歷,許多百萬富翁相信這些經歷是他們成功的重要基石。它比在學校與大學裡學習專業課程、獲得高等級與名次、取得學習能力測試高分都更為重要。真正具有重大影響的是:很強的行為道德觀、有限的時間或資源的分配、善於判斷、堅韌不拔和專注投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