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律古義

是書謂《洛書》為五音之本,《河圖》為《洛書》之源。 《河圖》圓而為氣,《洛書》方而為體。 因取其說為之推究源委,以成是書。

古籍簡介

《樂律古義》·二卷(福建巡撫采進本)

四庫提要

清朝童能靈撰。能靈有《周易剩義》,已著錄。是書謂《洛書》為五音之本,《河圖》為《洛書》之源。《河圖》圓而為氣,《洛書》方而為體。五音者氣也,氣凝為體,體以聚氣,然後聲音出焉。蔡氏《律呂新書》沿《淮南子》、《漢書》之說,誤以亥為黃鐘之實,惟所約寸、分、厘、絲、忽之法,其數合於《史記·律書》。因取其說為之推究源委,以成是書。夫萬事萬物,不離乎數,故旁牽蔓引,無不可比附於圖書。而律、歷兩家以數為根,尤易於假借。其文敷衍成理,然非聖人作樂之本旨也。伶倫制律,何嘗一字及圖書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