槥,讀作:huì。漢字基本字義指小棺材:“令士卒從軍死者,為槥歸其縣”。《唐韻》祥歲切,音篲。《前漢·高帝紀》令從軍死者為槥,歸其縣。《集韻》胡桂切,音惠。”漢書高祖八月令曰:“士卒從軍死,為槥。”應劭曰:“槥,小棺也,今謂之櫝。”應璩百一詩曰:“槥車在道路,征夫不得休。”陸機大墓賦曰:“觀細木而悶遲,睹洪櫝而念槥。

基本信息

編碼筆順

部外筆畫 11 總筆畫 15

統一碼UNICODE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筆順
U+69E5 SDHV DQJM FCCX 45977 一丨ノ丶一一一丨一一一丨フ一一

詳細釋義

粗陋的小棺材 / 即出金營葬,雙槥具舉。——《聊齋志異·青梅》

康熙字典

【辰集中】【木部】 槥 ·康熙筆畫:15·部外筆畫:11

《唐韻》祥歲切,音篲。《說文》棺櫝也。《前漢·高帝紀》令從軍死者為槥,歸其縣。《注》槥櫝為小棺。

又《廣韻》於歲切,音衞。《集韻》胡桂切,音惠。

又《集韻》《類篇》須銳切,音歲。義同。

說文解字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卷六】【木部】槥

棺櫝也。從木彗聲。祥歲切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棺櫝也。櫝,匱也。棺之小者。故謂之棺櫝。急就篇。棺槨槥櫝。櫝卽槥也。高帝紀。令士卒從軍死者為櫘。應劭曰。小棺也。今謂之櫝。臣瓚引金布令曰。不幸死。死所為櫝。傳歸所居。縣賜以衣棺。從木。彗聲。祥歲切。十五部。

二十四史系列

三國志 晉·陳壽撰,宋·裴松之注

冬十(一)月癸卯,令曰:“諸將征伐,士卒死亡者或未收斂,吾甚哀之;其告郡國給槥櫝殯斂,槥音衛。送致其家,官為設祭。”漢書高祖八月令曰:“士卒從軍死,為槥。”應劭曰:“槥,小棺也,今謂之櫝。”應璩百一詩曰:“槥車在道路,征夫不得休。”陸機大墓賦曰:“觀細木而悶遲,睹洪櫝而念槥。”丙午,行至曲蠡。

拼音是hui的漢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