槃澗

槃澗

槃澗,詞語,最早出現在《詩·衛風·考槃》中,後用來表示山林隱居之地。

基本信息

槃澗一詞最早出現在《詩·衛風·考槃》中,後用來表示山林隱居之地。

名詞解釋

《詩·衛風·考槃》:“考槃在澗,碩人之寬。”毛傳:“考,成;槃,樂也。山夾水曰澗。”朱熹集傳:“詩人美賢者隱處澗谷之間,而碩大寬廣,無戚戚之意。”後因以“槃澗”指山林隱居之地。元周權《次韻徐景端席上》:“且安粗糲槃澗,未厭紫豉羹吳蓴。”清鈕琇《觚賸·杜曲精舍》:“雪木既移家杜曲,以書復宋(宋澄溪)曰:……雪木孤介絶俗,非澄溪誠於禮賢,未易即致。存此書,以見《緇衣》之好,‘槃澗’之安,兩得之也。”因而“槃澗”一詞也就成了隱居山林之地的文化符號

“網師園”的水澗名

姑蘇園林之美,名滿江南。拙政園之舒曠,滄浪亭之朴雅,留園之秀媚,怡園之工麗,風格種種,妙不可言。而

槃澗彩霞池
網師園作為姑蘇園林中的小園經典,其美妙高超之處則在於精巧清俊,氣新韻奇,於咫尺之地營造出一番山水真趣。常在一花一木、一亭一榭的培植與構架中,包含了絕大文章。
園內之引靜橋便是一例。
小橋在彩霞池東南水灣處,呈弓形,全部採用金山石造就。體態小巧,長才2.4米,寬不足1米,遊人至此,三步而逾,故俗稱之為“三步小拱橋”。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引靜橋石欄、石級、拱洞一應俱全,是一座地道的袖珍小橋。橋頂還刻有一形牡丹浮雕,線條柔和,花形秀美,可以讓人欣賞把玩。
引靜橋下是一條溪澗,自南蜿蜒而來。兩岸用寫意法疊成陡崖岩岸,藤葛蔓蔓,澗水幽碧,雖澗寬僅尺余,但似深不可測。撥開橋南側累累而垂的絡石藤枝葉,則看到澗壁上刻有“槃澗”兩個大字(相傳為宋代舊物)。再溯流而上,則有一小巧的水閘立於澗流上游,岸邊立有一石,上書“待潮”。橋名“引靜”,澗稱“槃澗”,閘賦之曰“待潮”三者俱體現了園主的優雅情趣。
引靜橋飛跨槃澗,使彩霞池東、南兩面景物因之渾然而為一體。遊人經橋向東而行,可沿高牆至射鴨廊、竹外一
槃澗槃澗
枝軒;向西而游,則見雲崗假山山勢脈脈,濯纓水閣清風徐徐。一橋引渡於此,不僅方便了遊客,而且使園內增添了一個玩賞的立足點。人們藉橋而北眺,古柏蒼然,小軒寂寂,宛然入於圖畫之中。並且,由於四時氣候之不同,則可賞之景亦呈千變萬化之狀。微雨輕飄之時,則見花濕樓隱,一片迷濛這色;暖陽緩照之際,則有碧波青荷,的確是爽心之景;夏日黃昏,夕照下滿池遍灑碎金;冬季雪後,一園盡著粉裝。諸種佳致,可立於一橋而盡覽。
如網師園這樣的文人園林,其神趣主在“寫意”,以極小的空間映出極大的山水意境。在造橋上,一般都採用平板曲橋,三四折浮水而架,以顯水面闊大之感。小型園林絕少使用拱橋。而網師園中的引靜橋一反傳統而行之,優美的小拱橋與幽邃的窄澗、雅致的低閘構於一處,相得益彰,互不見其小。而廣約半畝的中心水面彩霞池則與這“不見其小而實小”的小橋深澗形成對比,加上池周圍駁岸低砌,水灣、暗洞虛設,映襯得彩霞池煙波浩淼,水勢迷漫,非復舊時半畝氣勢矣!橋南之槃澗與此相映更添了幾分深遠幽長之意,仿佛真正野澗在此。一橋隔水,竟生如斯妙境!
然而,引靜橋構思之佳尚不止於此。這座凌空橫架於彩霞池與槃澗交界外的小橋,不僅隔成了園中水體的大小比照,而且它與西向而去、直至濯纓水閣的石面小徑連成一線,使這一線南北更形成了山與水、動與靜、明與暗等多種對比,恰如小橋兩側雕刻的12枚太極圖案所蘊涵的陰陽互生之義那樣,使園景相互輝映,互增雅致,大大地豐富了園內這一角甚至網師園整箇中部園區的構築層次和審美深度。
先看山、水之比。引靜橋與西向小徑一線之南,是山石嶙峋、松柏橫斜的雲崗,山中小道崎嶇如羊腸,壁峭洞高,儼然一派高山巨脈氣度;水橋之北則波際無垠,水涯漫漫。池背山而鑿,山臨水而疊,水以山襯而益廣,山以水映而更高。若無小橋疏,則山迫水面,景物侷促,韻味大減矣!
再說動、靜之別。橋北是洋洋清波,一派浩然靜態,但線魚噏忽喋戲,芰荷搖於微風,一副生機盎然的形態,靜中有動;橋南則雖溪澗幽邈無聲,雲崗默伏未動,一派安謐和諧的氛圍,可是能覺得澗流奔沖有勢,水流湍急驟瀉,可謂動中有靜。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