榿木亞馬孫鸚哥

榿木亞馬孫鸚哥

榿木亞馬遜鸚鵡(Amazona tucumana),又名榿木亞馬遜鸚哥、土庫曼亞馬遜鸚鵡、赤楊鸚鵡,是分布在阿根廷及玻利維亞的鸚鵡。它們棲息在亞熱帶或熱帶潮濕低地森林及山區。它們失去棲息地。

基本信息

體形特徵

亞馬遜鸚鵡榿木亞馬孫鸚哥

榿木亞馬孫鸚哥體長25厘米。鳥體為綠色,身上除了翅膀部分其餘都有黑邊;前額有紅色的羽毛,眼睛外圍有一小塊白色的眼圈;大腿有部分橘黃色的羽毛;主要飛行羽為綠色,尖端帶有藍色。尾巴內側為黃綠色,鳥喙為臘黃色;虹膜為橘黃色。公鳥每邊的翅膀上大約會有8根紅色的羽毛,而母鳥則是6根或是少於6根。

生活習性

榿木亞馬孫鸚哥喜歡在1000到2200米的赤楊林區活動,在春秋兩季有時候也會到低于海拔300米的森林區活動。大部分被看見的時候都是以15到100隻的群體飛越過森林,非常明顯易見因為他們非常吵雜。在樹梢棲息的時候非常難以察覺,因為他們有良好的保護色掩蔽。個性害羞但野性難馴,謹慎小心無法接近觀察。叫聲尖銳刺耳,而且音頻比其它種類的亞馬遜鸚鵡都來的高。

榿木亞馬孫鸚哥主要以種子、花朵、漿果、水果、植物嫩芽、以及堅果等為食。

繁殖方式

榿木亞馬孫鸚哥榿木亞馬孫鸚哥
卵生。它們在野外的繁殖季節從10月開始,人工飼養的則是從5月開始,它們一次會產下3到4枚卵,常會發生卵未受精的情況。孵化期為23到25天,幼鳥羽毛長成約需50到55天。公鳥從雛鳥一出生就會幫忙餵食,幼鳥離巢後還會接受親鳥餵食10周左右。

地理分布

阿根廷的土庫曼省、玻利維亞的東南方。

生物保護

榿木亞馬孫鸚哥榿木亞馬孫鸚哥
由於榿木亞馬孫鸚哥的數量相當稀少,因此私人收藏者在協助復育上也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1990年,德國的一家動物園和一位私人收藏繁殖者共同合作,一起展開人工復育榿木亞馬孫鸚哥的繁殖計畫。他們特別為了繁殖榿木亞馬孫鸚哥而建造了一個寬廣的鳥舍,放入了數對種鳥開始繁殖。在1990年尾,他們又從私人收藏者處取得了16隻榿木亞馬孫鸚哥加入此項計畫,之後,又有一位擁有15隻榿木亞馬孫鸚哥的收藏者表示將來有意願一起合作,在這項合作計畫實行的第一年(1991年),4對種鳥一共繁殖了11隻榿木亞馬孫鸚哥。1992年增加為10對種鳥一共繁殖了24隻榿木亞馬孫鸚哥。到了1995年底,私人收藏參予合作的鳥數已經達到58隻,榿木亞馬孫鸚哥的總數高達了245隻。在這項合作案中,4/5的鳥都是由私人收藏家所提供的,也是一個成功的私人結合業者保護的案例。

榿木亞馬孫鸚哥目前為華盛頓公約組織附錄一的一級保護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