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格心理學派

榮格心理學派

榮格認為集體無意識反映了人類在以往歷史進化過程中的集體經驗,人從出生那天起,集體無意識的內容已給他的行為提供了一套預先形成的模式,這便決定了知覺和行為的選擇性。 榮格將人的心理類型(psychological types)分為八種,分別是外傾感覺型、內傾感覺型、外傾思維型、內傾思維型、外傾情感型、內傾情感型、外傾直覺型、內傾直覺型。

學派分類

榮格Carl Gustav Jung(1875~1961),瑞士心理學家和精神分析醫師,“分析心理學”(Analytical Psychology)學派的創始人。

他的分析心理學因集體無意識和心理類型理論而聲名遠揚。認為人從出生那天起,集體無意識的內容已給他的行為提供了一套預先形成的模式,這便決定了知覺和行為的選擇性。我們之所以能夠很容易地以某種方式感知到某些東西並對它作出反應,正是因為這些東西早已先天地存在於我們的集體無意識之中。集體無意識一詞的原意即是最初的模式,所有與之類似的事物都模仿這一模式。他曾對下面四種最初的模式作過詳盡的論述。

人格面具

所謂人格面具,即指一個人公開展示的一面,其目的在於給人一個好的印象,以得到社會的承認,保證能夠與人,甚至不喜歡的人和睦相處,實現個人的目的。

阿妮瑪

阿妮瑪是男性心理中女性的一面。他認為每個人都天生具有異性的某些性質,要想使人可知和諧平衡,必須允許男性人格中的女性性質在人的意識和行為中得到展現。如果一個男人展現的完全是男性的氣質,那他的女性氣質始終留在無意識中,那么,他的無意識就有一種軟弱、敏感的性質,所以那些表面最富於男子氣的人,內心又往往十分軟弱柔順。有些男人則反其道而行之,過分突出阿妮瑪以至顯得兒女情長,英雄氣短;有的甚至患上易裝癖、戀物癖,或者成為富於女性氣的同性戀者。

阿妮姆斯

阿妮姆斯是女性心理中男性的一面,它為女性提供了一個理想化的男性形象。那就是英勇強悍、聰明機智、才華橫溢、體格健壯。榮格認為對一個女性來講,否認她的男性傾向,就是否認她精神生活中的一個重要方面,這是不幸的;但另一方面,一個過分強調男性特徵的女性也同樣是不幸的。

暗影

這是精神中最隱蔽、最奧秘的部分。由於它的存在,人類就形成不道德感、攻擊性和易衝動的趨向。暗影代表一個人的性別,同時影響著這個人與其他同性別的人的關係。他們往往把自己受壓抑的暗影衝動強加到別的同性別的人身上,因而與同性別的人之間總處不好。唯有當自我與暗影相互協調和諧時,人才會感到自己充滿生命的活力。

自性化

是榮格分析心理學中特別術語,也是其核心概念。所要表達的是,一個人最終成為他自己,成為一種整合性的、不可分割的、但又不同於他人的發展過程。榮格說:“自性化的目標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其一,為自性剝去人格面具的虛偽外表;另一方面,消除原始意象的暗示性方面。”自性化被看做是一種源自無意識的自然發生的過程。分析師僅僅是創造一種能夠促進自性化的過程的環境,並且以所能表現的耐心和同情在旁守望。

人格類型理論

八種人格類型

在榮格的人格類型理論中,有兩種基本的心理態度:內傾(introversion)與外傾(extraversion)以及四種心理功能:思維(thinking)、感知(sensation)、直覺(intuition)和感覺(feeling)。

兩種基本的心理態度,內傾與外傾,是每個人適應生活的基本心理模式。前者能量與興趣朝向內在世界,後者則朝向外在世界。外傾型的人具有向外發展的主導性驅動力,而內傾型的人具有向內心深處發展的驅動力。

內傾與外傾的背後,是生命力(與弗洛伊德的力比多有某種淵源)的發展與表現,因而也就有了四種基本的心理功能。我們可以把直覺與感知看做接受信息的認知性功能,把思維與感覺看做處理信息的判斷性功能。

當兩種基本的心理態度和四種基本的心理功能搭配,就有了八種基本的人格類型。

外傾思維型

從定義來看,該類型指這樣一個人,他要求自己的所有行為皆服從理智的結論,即外在事實或者普遍接受的觀念。

這種人按固定的規則生活,客觀、冷靜,善於思考但固執己見。他們通常壓抑天性中性感的一面,因而顯得缺乏鮮明的個性,甚至冷漠無情。如果壓抑過分,則會變得專制、自負、迷信,拒絕接受任何批評。

內傾思維型

內傾思維型的人受到觀念的決定性影響,但是他的觀念來源於主觀基礎而非客觀材料。

這種人喜歡離群索居,由於判斷力貧乏而不願社交。他們極端聰明卻又不顧實際。發展過度就會變得頑固執拗,剛愎自用,不體諒別人,驕傲自大,拒人於千里之外。

外傾情感型

情感較之思維具有更明顯的女性心理特徵。

這種類型的人以女性較多,她們理智屈從於情感,往往表現為反覆無常,朝秦暮楚,多愁善感,浮誇賣弄,過分殷勤,強烈地依戀他人但情感並不執著。

內傾情感型

突出的內傾情感型主要出現在女性當中。

這種人文靜多思,敏感憂鬱,沉默寡言,難以捉摸,不出眾也不有意顯露自己,表現得恬淡寧靜、怡然自得,給人以莫測高深之感。極端者會顯得冷漠和不屑一顧。

外傾感覺型

這種類型的人對客觀事實的感覺得到了極為特異的發展,他的生命就是對具體對象的實際經驗的積累。這種人被認為是真正理性的人。

這種人追求歡樂、善於社交、不斷尋求新的刺激,他們頭腦清醒但對事物淺嘗輒止,他們情感淺薄經常沉溺於各種嗜好,具有戀態行為和強迫行為。

內傾感覺型

這是一種非理性類型,純粹定向於偶然發生事件而不是理性判斷,被客觀刺激所激發的主觀感覺的強度所引導。

這種人愛好藝術,沉浸在自我主觀感覺中,與自己的內心世界相比,他們覺得外部世界索然乏味。這種類型的大多數人表現得較為沉靜、隨和,有一定的自制力,但思維和情感大都不夠深沉。

外傾直覺型

外傾的直覺定向於客體,表現出一種對外在環境明顯的依賴,但是完全區別於感覺型的那種依賴。

這種人異想天開,喜怒無常,見異思遷,好高騖遠,一個問題沒解決又忙於解決另一個問題,不能持之以恆,由於情感轉移快,難得知己。

內傾直覺型

神秘預言家、藝術家或者幻想狂人。傾向於把自己限制在直覺的知覺範圍內。

這種人往往是能產生一些新奇觀念的夢想家,別人看他們不可思議,而他們自己卻自視甚高,自以為是不被理解的天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