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石永福寺

榕石永福寺

榕石永福寺修建於1644年,又名榕石庵,位於廣東揭陽惠城北郊半公里處榕山,是惠來名勝之一。

簡介

石永福寺,位於廣東揭陽惠城北郊半公里處榕山,古稱“榕石庵,”創建於明萬曆八年(1580)。崇禎十七年(1644)和清康熙九年、乾隆五十五年、光緒二十二年(1896)修建,1989年至1999年重建一新,規模宏大,並改稱“榕石永福寺”。1987年被列為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登記開放為佛教活動場所,是惠來名勝之一。

相關

據今倖存於寺內、清乾隆六年(1741)方世濱《員門碑記》所載,明萬曆八年,縣太學方秉臣,因向倚榕石而建的“九子母(一胎生九子)祠”,求子有驗,遂將榕山之糧地捐獻,當年便創建榕石庵。又據清《惠來縣誌》記載:“榕石庵在縣城一里處,崇禎十七年知縣沈煌建,寇亂頹圯,清康熙十一年重修”。民國時,庵坐東向西,分為首座祀庵主、施主和玉皇大帝,第2座祀大顛祖師,第3座大雄寶殿祀三如來,第4座祀諸佛,后座為禪房、齋堂,懸一鑿空木雕敲魚進膳。1950年後庵宇破敗,幾將倒塌。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宗教政策得到落實,經縣委統戰部研究後決定,將東柵永福寺移至榕石庵合併一處,並易名“榕石永福寺”,特請釋宏悟師為主持,偕徒釋惟銘來此興寺,於1989年破土改建,得到海內外眾善信全力支持和資助,歷經十年,一座坐北向南,總建築面積逾千平方米之梵宇聳立,新建成大雄寶殿、天王殿、觀音閣、地藏閣、大顛祖師殿、宋禪祖師殿,闢建碑廊,及配套設施,初具規模。寺旁建二層樓,是縣佛協會會址,成為全縣佛教徒活動中心。2002年1月4日,舉行縣佛教協會成立掛牌暨榕石永福禪寺擴建落成慶典。
該寺今有二處頗有歷史價值、觀賞作用的文物點,一是碑廊,另一是榕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