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鋒

極鋒是現代詞,是一個專有名詞,指的是極地區的冷空氣與低緯暖空氣之間的邊界。

基本信息

摘要

名稱:極鋒
拼音:jífēng
英文名稱:polar front
極鋒是極地氣團和熱帶氣團之間的半永久性的鋒。它並沒有完全連續成帶環繞半球。鋒區內斜壓性強,經向溫度差大,是大氣能量積蓄區。常有氣鏇發生,並伴有強烈天氣,是中高緯最重要的鋒系和主要大氣系統之一。

概述

極地氣團和熱帶氣團之間的半永久性的鋒。它並沒有完全連續成帶環繞半球。鋒區內斜壓性強,經向溫度差大,是大氣能量積蓄區。在適宜的天氣形勢下,常有氣鏇發生或發展於其上,常伴有暴雨、強風等嚴重天氣,是中高緯最重要的鋒系和主要大氣系統之一。
極鋒向上延仰的高度比副熱帶鋒低,有時僅限於對流層中下層。在東亞,平均位置在北緯45-50度之間,但隨著季節變化而南北位移的幅度很大。我國大部分地區都在它的活動範圍之內。它的位置和我國雨帶的活動關係密切,對我國天氣影啊很大。

具體成因

副極地低壓帶由西風(暖)和極地東風(冷)相遇,形成鋒面後,西風的暖氣團上升而成,在極地附近為極鋒,由於極地風勢力較強,因此屬於冷鋒。

影響

我國西部的極鋒把大西洋的海洋風斷了,使得只有太平洋把海水帶到大陸來提供降水,這樣就形成了西北方向的風向東南方向吹,而東南方向的雨水向西北方向走,就造成全國的降水量不平衡,主要分布在東南方向。

極鋒理論

極鋒理論(pola front theory)是挪威(卑爾根)學派提出的溫帶氣池發生和發展的理論。它是兩次世界大戰之間氣象科學的一大突破。 1918年,J·皮葉克尼斯首創極鋒理論,發表了《移動性氣鏇之結構》一文。極鋒理論對溫帶氣鏇的結構結出清晰的解剖,對它的歷史予以詳細的說明。
其主要論點可以概括為:(1)溫帶氣鏇是極鋒上小擾動引起的波動發展的結果;(2)當權鋒由於外力的作用產生波動後,波預附近的氣壓就開始下降,(3)如果波動是不穩定的,它的振幅將隨時間而增大,波須附近氣壓進一步降低,並形成氣鏇性環流,有了閉合的等壓線;(4)溫帶氣鏇生命史經歷初生、成熟、錮囚和消散等階段。
極鋒理論主要是從東大西洋和西歐的實際情況出發,通過仔細地分析地面天氣圖而建立起來的,理論上也有稍殊簡單的缺點,有一定局限位。但是,半個世紀以來,它對中緯度天氣分拆和預報起著重要的作用。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