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

楞,拼音為léng或lèng,作為 léng時指物體上一條條凸起來的部分,lèng有失神、發獃的意思。還有⑴(同“棱”。本義:四方木;稜角)⑵物體上不同方向的兩個平面連線的部分。如:楞子(稜角);楞緣(楞角邊緣);楞角(物體的邊角或尖角)⑶物體上條狀的突起部分。如:楞坎(地面突起的陡坎子);楞楞(凸起顯露的樣子)。

基本信息

基本解釋

拼音:léng lèng 
注音:ㄌㄥˊ
部首:木部外筆畫:9
總筆畫:13
五筆86:SLYN 
五筆98:SLYT 
倉頡:DWLS 
筆順編號:1234252214153 
四角號碼:46927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695E

音韻參考

[廣 韻]:魯登切,下平17登,léng,曾開一平登來
[平水韻]:下平十蒸
[國 語]:léng,lèng
[粵 語]:ling4

基本字義


léngㄌㄥˊ
〔~場〕木材採運過程中匯集、堆存和轉運的場所。同“棱”。
English
used for Ceylon in Buddhist texts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楞 léng
〈名〉
⑴(同“棱”。本義:四方木;稜角)
⑵物體上不同方向的兩個平面連線的部分。如:楞子(稜角);楞緣(楞角邊緣);楞角(物體的邊角或尖角)
⑶物體上條狀的突起部分。如:楞坎(地面突起的陡坎子);楞楞(凸起顯露的樣子)
⑷另見 lèng(通假字)

常用詞組

楞層 léngcéng
[fierce;solemn] 兇惡;莊嚴
古貌楞層

基本詞義

楞 lèng
〈形〉
⑴失神、呆 [stupified]
驚楞,逡巡來答。——乾寶《搜神記》
⑵又如:楞子眼(因酒醉或其他原因而眼神呆滯);楞楞 (傻傻的模樣);楞神(失神、發獃);楞然(驚奇發獃貌);楞中楞(發獃貌);楞柯柯(亦作“楞磕磕”、“楞呵呵”。形容發獃的樣子)
⑶兇狠;蠻橫 [ferous]。如:楞層(威猛、嚴厲的樣子);楞不講理
⑷說話做事不考慮後果;魯莽 [rash]。如:楞人(冒失莽撞的人);楞伙子(冒失的小伙子);楞子(指粗魯莽撞的人)
⑸另見 léng

康熙字典

【辰集中】【木字部】楞 ·康熙筆畫:13 部外筆畫:9
又楞嚴,浮屠書名。 四方木。從罒,非。

字形結構

字形結構
漢字首尾分解:木方 ;漢字部件分解:木方
筆順編號:1234252214153
筆順讀寫:橫豎撇捺豎折豎豎橫捺橫折撇

相關詞語

直眉楞眼
支楞
支楞楞爭
支楞楞
支楞八叉
仄不楞
直楞楞
枝楞
直楞
斜楞
兀楞楞
歪不橫楞
歪不楞
瓦楞
瓦楞帽
瓦楞紙
瓦楞子
忒楞楞騰
忒楞楞
四楞鐧
四楞
首楞
沈楞
傻不楞登
色楞格河
白楞
瘢楞
卜楞
冰楞
撥楞
側巴楞
側不楞
窗楞
充楞
翅楞楞
噔楞
地楞
二不楞
發楞
方楞
格楞楞
鼓楞楞

拼音是leng的漢字

拼音是leng的漢字共有12個,如下:

|||||||||||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