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溪橋鄉

楊溪橋鄉

該鄉地處桃源縣南端,三一九國道穿腹而過,與寺坪、沙坪、牯牛山、茶安鋪等鄉鎮毗鄰,截止2003年底,該鄉下轄14個行政村,總面積78平方公里,山林面積83613畝,耕地面積14032畝,總人口數為11084人,其中農業人口10617人。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楊溪橋鄉
楊溪橋鄉位於桃源縣西南,與寺坪、沙坪牯牛山、茶安鋪等鄉鎮毗鄰,該鄉民國時期稱楊溪鄉,解放初期屬七區範圍,1953年劃歸十五區,1953年撤區並鄉後,從十五區分離,因沅江的主要支流之一的大楊溪穿鄉而過,因此易名為楊溪橋鄉。1958年大躍進時期併入沙坪人民公社,1962年從沙坪公社分離,成為楊溪橋人民公社,至1984年再次更名為楊溪橋鄉。轄13個行政村、1個林場。全鄉總面積78.5平方公里, 138個村民小組,3300戶,10600人,是一個山多、田少、人口稀的山區鄉。

行政區劃


楊溪橋鄉下轄村:

楊溪橋村

朝陽庵村

檀木溪村

和平村

岩吾溪村

黃泥田村

稻鑼坪村

羯羊鋪村

鐵山溪村

蘆家坪村

沙堤村

中洲村

江里溪村

基礎設施

該鄉早在七十年代就實現了村村通車,到八十年代末就實現了組組有公路。
截止2004年底,該鄉公路總長為64公里,其線路分為四條:一線,鄉至江里溪經沙堤、林場、中洲、蘆坪、鐵山;二線,鄉至朝陽,經和平、檀木;三線,鄉至泥田、愛吾、稻羅坪;四線,鄉至吉陽鋪。

產業經濟

該鄉屬山區之鄉,產楠竹、木材、茶葉,又稱楠竹之鄉,每年產楠竹30萬根,以“竹”興業。該鄉2004年提出了 “三爭”思路,壯大了楠竹產業,增加了農民收入。該鄉2004年大力推動楠竹低改工程,增加了楠竹的單產量,擴大了楠竹面積,該鎮的楠竹面積已由2005年的3萬多畝增加到2008年的5萬多畝。近幾年,利用國家有關政策,退耕還林與荒山造林15000餘畝,林業收入占農民總收入的三分之一以上。耕地面積13000畝,其中新植大葉茶2000餘畝。
該鄉依託楠竹優勢,發展楠竹加工,截止2007年底該鄉大型的楠竹加工企業有3家,個體加工戶數以千計,生產的產品達5種以上,竹涼蓆曾遠銷東南亞。該鄉的竹產品成為品牌,在全國各地都有市場。
1995年該鄉茶葉面積高達5000畝,乾茶年產量200噸。1995年該鄉糧食播種面積24380畝,總產量6000噸,出欄肉豬5000頭,水產品20噸。2007年農業總產值1027.4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350元。2003年,糧食播種面積16000畝,總產量5761噸,出欄肉豬6050頭,水產品35噸,農業總產值1912.86萬元,養豬、養牛、養羊各有大戶,有的年養殖收入在10萬元以上,農民人均純收入2001元。

農業發展

吾岩溪村茶農搶時機抓春培
3月11日,桃源縣楊溪橋鄉吾岩溪村支書郭春志帶領全村茶農,抓住久違的晴天進行茶園培管,針對今年入春以來雨水多、氣溫低,對茶葉生長極為不利的情況,郭春志請來了縣農業局的茶葉專家進行指導,並發動廣大茶農對茶園進行清溝排水、中耕鬆土除草,並及時補施因前期雨水多未施下的春肥,促進茶苗早發芽、發壯芽,為今年茶葉豐收打下良好的基礎。
該村種茶大戶及加工茶葉戶郭國,不僅及時組織勞動力對茶園進行培管,而且還組織人力、物力檢修茶葉加工機械與廠房,添加採茶工具,抓緊作好各項準備工作,迎接今年春茶的生產與加工,他說:中央如此重視農業,重視農業科技,重視農民,我們要抓住機會,真抓實幹,在農業上創業,靠農業發家致富。
楊溪橋鄉抓糧食生產動手早、措施硬
2月17日,縣農業局土肥站工作人員從集中育秧聯繫單位楊溪橋鄉了解到,該鄉2012年抓糧食生產早部署、早動手、措施過硬。
縣委經濟工作會議和糧食生產工作會議剛剛結束,楊溪橋鄉黨委政府即對今年糧食生產進行了全面部署。
1、加強組織領導。為切實做好糧食生產工作,確保任務落實,經鄉黨委政府研究決定,成立鄉糧食生產領導小組,譚三寶任組長,劉立權任副組長,李雲林、韓興中、黃大勝、李明豐為糧食生產領導小組成員。各村及時將各項指標任務分解落實到組、戶,責任落實到組長,確保全年糧食生產任務落實到位。
2、出台激勵政策。對示範片種植雙季稻的,每畝獎勵20元;對雙季稻軟碟集中育秧的,除縣裡每畝秧田獎勵1000元外,鄉里每畝配套1000元;年終評選一名糧食生產標兵村、兩名糧食生產先進村,評選兩名糧食生產先進個人,進行專項獎勵;對被評為標兵村、先進村的,優先考慮2013年一事一議項目;每個村從轉移支付中提取2000元,用於糧食生產專項考核,由糧食生產領導小組考核實施。
3、落實集中育秧示範點。把319國道沿線的羯羊鋪村作為集中育秧示範點。村組幹部、黨員帶頭,深入生產第一線,落實生產措施,推廣先進技術、加大技術培訓力度,提高技術到戶率和到位率。

水利交通

全鄉交通發達,公路總里程在200公里以上,50%的村實現了村級公路硬化,常吉高速、319國道穿境而過。全鄉有小(一)型水庫一座,小(二)型水庫六座,水源條件好,農業生產有保障。大洋溪水系實現了梯級開發,建水力發電廠5座,年發電100萬度以上。依託優質礦泉水資源,桃花山泉飲品有限公司落戶楊溪橋,產品暢銷多個省市。龍捲風、山洪是楊溪橋鄉的主要自然災害,近幾年來給人民民眾的生命財產造成了重大損失。全鄉人民痛定思痛,建立了切實可行的防控機制,健全了防控預案,收到了較好的效果,為農村經濟平穩發展、人民生活安居樂業打下了很好的基礎。目前,全鄉處處青山綠水,村村政通人和。“風送竹濤萬重山,樓綴田園入畫卷”成為楊溪橋鄉新農村建設成果的最好寫照。

社會事業

2008初該鄉計畫生育服務所開展了一次為期兩天的免費生殖健康檢查活動,獲得了民眾廣泛好評。通過廣泛宣傳,深入發動,前來接受檢查的育齡民眾絡繹不絕。為提高服務質量,該所還特意從該鄉衛生院借來一套先進的婦科陰道B超檢查設備,主要用於陰道炎、盆腔炎、宮頸炎、宮頸糜爛等常見的婦科疾病的檢查,並人手發放一套宣傳資料,詳細講解生殖健康知識,進一步增強了育齡民眾生殖健康意識,有10餘名育齡民眾自願落實了計畫生育手術,其中包括3例結紮手術。
人們也學到了很多生理衛生知識。

人口數據

2002年底該鄉人口數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10759


5668


5091

家庭戶戶數

3084

家庭戶總人口(總)

10714

家庭戶男

5631

家庭戶女

5083

0-14歲(總)

1873

0-14歲男

990

0-14歲女

883

15-64歲(總)

7897

15-64歲男

4191

15-64歲女

3706

65歲及以上(總)

989

65歲及以上男

487

65歲及以上女

502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10461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