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流

楊流(1905-1940),男,福建漳浦人,1936年7月參加革命,曾任漳浦縣紅軍游擊隊戰士。抗戰爆發後,楊流在漳浦革命根據地開展抗日救亡活動,任抗日工作組隊員。1940年11月在官潯反“清剿”鬥爭中犧牲。另有國家海洋局三所原黨委副書記、喀左縣文聯原常務副主席。

1.福建漳浦烈士

楊流(1905-1940),福建省漳浦縣綏安鎮人。1905年9月生,1936年7月參加革命鬥爭,曾任漳浦縣紅軍游擊隊戰士,參加了靖和浦(南靖、平和、漳浦)革命根據地的三年游擊戰爭。抗日戰爭爆發後,閩粵邊區紅軍游擊隊編入新四軍二支隊北上抗日,楊流受命留在漳浦革命根據地開展抗日救亡活動,任抗日工作組隊員。1940年11月在官潯反“清剿”鬥爭中犧牲。

2.國家海洋局三所原黨委副書記

人物簡介

楊流(1929.9),男,原名曾仁義,筆名楊柳,福建南安人。1949年畢業於國立第一僑民師範學校1950年華東軍政大學福建分校學習,1960年在海軍學院進修。歷任國家海洋局第三研究所(廈門海洋三所)黨委副書記、顧問。福建省自然辯證法研究會副理事長,福建省易學套用研究會主任委員,廈門市自然辯證法研究會副理事長,蘇頌研究會副理事長。

個人作品

多年來從事于思想文化教育和哲學、自然辯證法的學習研究工作,在部隊專門從事毛澤東思想的學習、宣傳、教學工作,在內部發表過多篇的毛澤東思想學習、教育經驗的調查報告和專論。先後在省委黨校期刊發表《試論思想政治工作的矛盾運動》,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福建山海開發的整體觀》、《新技術革命與人才結構》、《蘇頌的政治建樹及其歷史作用》、《宋代科學家蘇頌的科學方法初探》、《閩南金三角的城市建設》(獲廈門市科協二等獎)、《城市建設發展的戰略思考》、《易醫同源、易醫相通》、《論(周易)的科學與哲學思維》、《周易哲學思想的未來與價值》(獲中國中醫藥學會優秀論文獎)、《朱熹的自然科學與哲學思想》、《可持續發展在經濟管理上的哲學思考》、《必須重視廈門西海域生態環境的治理與建設》、《劃時代的進軍號角——紀念鄧小平同志<在全國科學大會開幕式上的講話>發表二十周年》、《具有時代精神的鄧小平理論文線: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人合編《八閩科範古來香——福建科技史研究文集》,曾為《周易》研究學習班編寫教材《周易的結構模式》。

3.喀左縣文聯原常務副主席

人物簡介

楊流(1934.2-),男,本名楊樹新,別號銀鶴軒主。祖籍河北撫寧縣。喀左縣文聯原常務副主席,副研究館員職稱,無黨派民主人士,縣十一屆人大代表及縣政協委員。中國授聯學會會員、中國公關協會藝術委員會會員,遼寧省作家協會會員及省文學學會、楹聯學會、楹聯家協會會員、理事、顧問等。楚天書畫研究院院士,香港大型《世界名人錄》、《世界華人文學藝術界名人錄》,編委會顧問編委等。

主要成就

培養了較高層次的文學作者群百餘人,主編《新星》文學雜誌並連續八年主持文學講習班、創作筆會,在文學界產生過良好影響。發表的《不倦地追求,不斷地攀登》系列論文,以及《雜家就是文化館專家》、《培養青年作者群的思考》、《楹聯創作的大趨勢》,驚人的奉獻——論李世武的人生價值和藝術價值》、《淡淡的夢,濃濃的情,不懈的追求》和《試論以聯書史》等代表性論文,都曾產生過較強烈的社會反響。楊流的各門類作品曾多次獲1-3等獎,除各種報刊雜誌外,作品被收入《朝陽文學史》、《遼海楹聯》、《竹吟堂楹聯點評》、《當代對聯藝術家辭典》、《中華魂—黃帝陵祭文楹聯集錦》等多種書籍。主編的《利州楹聯選萃》和會刊《利州楹聯》,均在聯界產生過積極影響。楊流正在籌編的《中華之魂楹聯作品薈萃》巨卷,在弘揚主旋律倡導愛國主義楹聯創作上,已受到聯界廣泛支持和回響。
楊流的傳略被收入《遼寧作家小傳》、《當代藝術界名人錄》、《中國大百科專家人物傳集》《中華人物辭海》和香港《世界名人錄》、《中國對聯大典》和《世界華人文學藝術界名人錄》等30餘部大典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