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智文

發這在最大扥中最扥所在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圖片

姓名:楊智文
生卒:1966年3月
描述:楊智文,1966年生於陝西省岐山縣,資深媒體從業者。1984年上高中時開始發表作品,上世紀90年代進入西安媒體界,曾任《鄉鎮企業報》《西北信息報》《西安晚報》《民情與信訪》雜誌社記者,先後在《人民日報》《陝西日報》《讀者》《遼寧日報》《焦點》《西安晚報》《新民晚報》等報刊發表各類文章1800餘篇(則),曾榮獲全國晚報新聞獎一等獎、陝西新聞獎三等獎、玉華宮杯頭條新聞大獎賽二等獎等。出版有新聞作品集《微弱的聲音》《尋找聲音》《製造聲音》,文學作品集《潰局》,家鄉文獻資料圖書《世紀大發現+周王陵之謎》《歌唱岐山》《岐山的文化符號》等。

籍貫:陝西岐山

個人概述

職業生涯

個人榮譽

個人影響

人物評價

西岐文化使命的擔當者

李喜林
從2010年夏,我就得知楊智文正在編撰一部集岐山作家、書畫家為一爐的大書,也得知他為這部書的資料整理已經歷經了很艱辛的過程,不禁肅然起敬。這是他繼《歌唱岐山》之後的又一部全面展示岐山文學書畫成就的圖書。是什麼力量讓他對此情有獨鍾,並克服各種困難去完成這個非常艱難的工作?尤其在我們身處的物質時代,很多人一門心思去下海掙錢,楊智文此舉在有些人看來,確實有點迂腐而不合時宜。但在我看來,恰恰正是在這一點上體現出他的不凡和難得,他使我看到了智文對自己生活的這塊土地的強烈熱愛和痴迷。
岐山曾是西周故里,周文化積澱深厚,也許正是這個因素,這裡世世代代文化名人層出不窮。尤其是新時期以來,這裡相繼湧現出許多享譽全國的文學大家和書畫名家。對於一個縣來說,這樣的現象在全國也實為罕見。正是基於這一點,楊智文將眾多的岐山籍作家書畫家的成就和事跡編撰成書,以展示文學藝術家的風采來展示岐山縣文化大縣的品牌,意義自然就很深遠。
楊智文是我多年的朋友,屬於性情中人,從少年時代就熱愛文學,他不僅有周文化的儒雅,還有強烈的現代意識。作為多年來從事新聞職業的記者,他總是保持對現實相當敏銳的洞察力。記得多年前,西周王陵在岐山的出土震驚海內外,而楊智文就是最早的報導者之一,他第一時間將這個重大訊息發布給全世界。這些年,楊智文寫了數以百計的歌頌和謳歌岐山各條戰線上人和事的新聞報導,有不少作品是轉載了又轉載,這對於提升岐山的知名度,讓外面了解岐山,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更難能可貴的是,他在處理好工作和生活的同時,勤奮筆耕,以滿腔心血為西岐文化的發揚光大盡職盡責。
楊智文曾經對我說,一個人不僅要追求生命的長度,更要追求生命的寬度,而寬度最能體現一個人的生活質量以及生命質量。我很贊同他的這個觀點,近年來,我欣喜地看到,過去較為尖銳又較為偏激的楊智文已經越來越沉穩了,仿佛小溪流漸漸匯入大河,他具備了一種新的品行:隱忍和內斂。這顯然是他在從事西岐文化事業的過程中被濡染的結果,也使他完成了由書寫當代生活到生活深層文化底蘊的一次大的嬗變。這些年,我和他相見的次數很少,但見他文章卻是很多,尤其是他的《歌唱岐山》這本書,讓我很受感動,一個人是不能忘記故鄉的,忘記故鄉無異於忘記根本,楊智文用他的筆,用他的赤誠之心,給我們展現了岐山獨具魅力的風貌,從他的文字行間,讓人們看到了他對故土的強烈的摯愛情懷。
“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楊智文一直將這個信念當作他的座右銘,不僅認真從事他的事業,而且將此內涵不斷延伸。即將出版的《岐山的文化符號》這本大書,是他對西岐文化使命傳承和擔當的體現。從這本書中,讀者一定會領略到岐山籍文學藝術家多姿多彩的精神風貌,繼而從這些作家書畫家的作品中領悟西岐文化源遠流長的底蘊和魅力,將使人們對岐山這個美麗的縣份增加新的認識和新的驚喜。
祝《岐山的文化符號》這本大書早日問世!
(此文作者系陝西簽約作家,寶雞市作家協會副秘書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