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思敬

楊思敬

楊思敬,男,明朝時期人物,出生於1382年,明朝大興人,十七歲中秀才。

基本信息

基本簡介

楊善(約1382 -1458),字思敬,明朝大興人。十七歲中秀才,那年剛好是朱棣起兵(1399),發起了“靖難之戰”,楊善因為參與守城有功授典儀所引禮舍人,永樂元年改為鴻臚寺序班。鴻臚寺掌管慶典朝儀,序班為從九品,官職雖小,卻能經常見到皇帝。楊善“偉風儀,音吐洪亮,工進止”,每每為成祖朱棣所矚目。後來累官進右寺丞。仁宗即位後,擢為本寺卿。英宗即位後,楊善的兒子楊容詐作中官書,假金於尚書吳中。事發後,楊容謫戍威遠衛,楊善竟然沒有受到牽連。不久後,擢升為禮部左侍郎,兼管鴻臚寺。

楊善為人圓滑,善於雄辯。土木堡之變後,明英宗朱祁鎮被瓦剌所俘,明代宗即位後,派右都御史楊善、工部侍郎趙榮率隨行人員出使瓦剌。楊善通過變賣家產買了許多奇珍異寶,並靠著他的巧舌如簧,硬是在沒有聖旨的情況下迎回了英宗,致使後來徐有貞等發動了著名“奪門之變”,成功的讓朱祁鎮復辟登基。

記載

楊善,字思敬,大興人。年十七為諸生。成祖起兵,預城守有勞,授典儀所引禮舍人。

永樂元年,改鴻臚寺序班。善偉風儀,音吐洪亮,工進止。每朝謁引進奏時,上目屬之。累進右寺丞。仁宗即位,擢本寺卿。宣德六年被劾下獄,褫冠帶,逾月。

正統六年,子容詐作中官書,假金於尚書吳中。事覺,謫戍威遠衛,置善不問。久之,擢禮部左侍郎,仍視鴻臚事。

十四年八月扈駕北征。及土木,師潰,善間行得脫。也先將入寇,改左副都御史,與都督王通提督京城守備。寇退,進右都御史,視鴻臚如故。景泰元年,廷臣朝正畢,循故事,相賀於朝房。善獨流涕曰:“上皇在何所,而我曹自相賀乎!”眾愧,為之止。是年夏,李實、羅綺使瓦剌,議罷兵,未還,而也先使至,言朝廷遣使報阿剌知院,而不遣大臣報可汗及太師,事必不濟。尚書王直等奏其言,廷議簡四人為正副使,與偕行,帝命俟李實還議之。已而實將至,乃命善及侍郎趙榮為使,齎金銀書幣往。

先是袁敏者,請齎服御物問上皇安,不納。及是,尚書胡濙等言,上皇蒙塵久,御用服食宜付善等隨行,亦不報。時也先欲還上皇,而敕書無奉迎語,自齎賜也先外,善等無他賜。善乃出家財,悉市彼中所需者,攜以往。

既至,其館伴與飲帳中,詫善曰:“土木之役,六師何怯也?”善曰:“彼時官軍壯者悉南征,王司禮邀大駕幸其里,不為戰備,故令汝得志耳。今南征將士歸,可二十萬。又募中外材官技擊,可三十萬。悉教以神槍火器藥弩,百步外洞人馬腹立死。又用策士言,緣邊要害,隱鐵椎三尺,馬蹄踐輒穿。又刺客林立,夜度營幕若猿猱。”伴色動。善曰:“惜哉,今皆置無用矣。”問:“何故?”曰:“和議成,歡好且若兄弟,安用此?”因以所齎遺之。其人喜,悉以語也先。明日謁也先,亦大有所遺,也先亦喜。善因詰之曰:“太上皇帝朝,太師遣貢使必三千人,歲必再賚,金幣載途,乃背盟見攻何也?”也先曰:“奈何削我馬價,予帛多剪裂,前後使人往多不歸,又減歲賜?”善曰:“非削也,太師馬歲增,價難繼而不忍拒,故微損之。太師自度,價比前孰多也?帛剪裂者,通事為之,事露,誅矣。即太師貢馬有劣弱,貂或敝,亦豈太師意耶?且使者多至三四千人,有為盜或犯他法,歸恐得罪,故自亡耳,留若奚為?貢使受宴賜,上名或浮其人數,朝廷核實而予之。所減乃虛數,有其人者,固不減也。”也先屢稱善。善復曰:“太師再攻我,屠戮數十萬,太師部曲死傷亦不少矣。上天好生,太師好殺,故數有雷警。今還上皇,和好如故,中國金幣日至,兩國俱樂,不亦美乎?”也先曰:“敕書何以無奉迎語?”善曰:“此欲成太師令名,使自為之。若載之敕書,是太師迫於朝命,非太師誠心也。”也先大喜,問:“上皇歸將復得為天子乎?”善曰:“天位已定,難再移。”也先曰:“堯、舜如何?”善曰:“堯讓舜,今兄讓弟,正相同。”其平章昂克問善:“何不以重寶來購?”善曰:“若齎貨來,人謂太師圖利。今不爾,乃見太師仁義,為好男子,垂史策,頌楊萬世。”也先笑稱善。知院伯毅帖木耳勸也先留使臣,而遣使要上皇復位。也先懼失信,不可,竟許善奉上皇還。時舉朝競奇善功,而景帝以非初遣旨,薄其賞。遷左都御史,仍蒞鴻臚事。

二年,廷臣朝正旦畢,修賀朝房。善又曰:“上皇不受賀,我曹何相賀也?”三年正月加太子太保。六年以衰老乞致仕,優詔不許。

善狀貌魁梧,應對捷給。然無學術,滑稽,對客鮮莊語。家京師,治第郭外。園多善果,歲時饋公卿戚里中貴,無不得其歡心。王振用事,善媚事之。至是又與石亨、曹吉祥結。天順元年正月,亨、吉祥奉上皇復辟。善以預謀,封奉天翊衛推誠宣力武臣、特進光祿大夫、柱國、興濟伯,歲祿千二百石,賜世券,掌左軍都督府事。尚書胡濙頌善迎駕功,命兼禮部尚書,尋改守正文臣。善使瓦剌,攜子四人行,至是並得官。又為從子、養子乞恩,得官者復十數人。氣勢烜赫,招權納賄。亨輩嫉而間之,以是漸疏外。二年五月卒。贈興濟侯,謚忠敏。

善負才辨,以巧取功名,而憸忮為士論所棄。其為序班,坐事與庶吉士章朴同系獄,久之,相狎。時方窮治方孝孺黨,朴言家有孝孺集,未及毀。善從借觀,密奏之。朴以是誅死,而善得復官。于謙、王文之戮,陳循之竄,善亦有力焉。子宗襲爵,後革“奪門”功,降金吾指揮使。孫楊偉增尚公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