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乃武寫狀

楊乃武寫狀

郭德綱與于謙的對口相聲,收錄在《郭德綱相聲集》中。

簡介

郭德綱,人民曲藝藝術家、相聲和電視劇演員、電視脫口秀主持人。1973年生於天津,自幼酷愛民間藝術。8歲投身藝壇,先拜評書前輩高慶海學習評書,後跟隨相聲名家常寶豐學相聲,又師從侯耀文,得到多位相聲名家的指點、傳授。其間又學習了京劇、評劇、河北梆子等劇種,輾轉於梨園,這些經歷對豐富他的相聲表演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通過對多種藝術形式的借鑑,逐漸地形成自己的表演風格。2005年底,在網路與媒體的相互作用之下,郭德綱借勢風雲突起,憑藉著自己多年的磨打錘鍊,一躍成為現今相聲界演員之中的佼佼者之一。多年來郭德綱不僅創作了許多令人記憶深刻的新作品,同時繼承了大量傳統節目,不斷的整理、演出許多傳統節目,在錄製節目的後台還在整理傳統節目的資料,令人欣慰。在2013年蛇年第一次登上中國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的舞台。

台詞

郭:節目是一場接著一場

於:哎

郭:剛才我們說完一段下去休息一會兒,

於:對

郭:看見大夥我真痛快

於:啊

郭:地兒也大

於:是

郭:好多朋友坐的地方不是很好

於:對

郭:包括後面的朋友們

於:啊

郭:你說這邊多艱苦(指身後的觀眾席)

於:是啊

郭:看不見那頭裡還有大螢幕

於:對

郭:你說多高科技現在

於:對,看不見這看那兒

郭:當初哪有這個去

於:啊

郭:現如今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

於:對

郭:整個社會都進步了

於:是

郭:過去這大螢幕不可能有

於:這是高科技以前沒有的

郭:包括手機過去也沒有

於:這幾年才興起來的

郭:那些年哪有手機啊,現如今行了

於:啊

郭:幾乎每個人都有

於:人手一個

郭:互相溝通很方便

於:對呀

郭:手機也是不停的換代

於:哎

郭:最早不就是有個鈴聲嗎

於:哎

郭:你看現在這彩鈴多多啊

於:功能多了

郭:我那手機就是如此

於:您也喜歡聽彩鈴

郭:不同的朋友有不同的聲音

於:是嗎

郭:咚哏兒里哏兒里哏兒嚨里哏兒咚~

於:京韻大鼓

郭:曲藝界的同行

於:喔

郭:接電話

於:哎

郭:噠個楞登愣登楞登愣登,登楞個楞個愣登~京劇界的朋友

於:喔

郭: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我媳婦來電話了

於:嚯!長期受壓迫的結果

郭:又響了,“爸爸接電話吧”,于謙

於:去!我就這聲,怎么

郭:高科技知道嗎

於:什麼高科技

郭:顯著交情在這了

於:對,都爺倆了還不好么

郭:就說這個意思

於:啊

郭:時代在發展,人們在進步

於:是

郭:相聲也是如此

於:相聲也一樣

郭:二幾年的相聲跟今天的就不一樣

於:肯定是有區別

郭:包括傳統相聲,其實每天都是在與時俱進

於:都在變化

郭:有人說傳統相聲陳舊、腐朽

於:啊

郭:不對

於:是

郭:拿舊社會來說

於:啊

郭:演員站在三不管說相聲

於:啊

郭:觀眾來了一聽“喝,好啊”

於:啊

郭:掏出錢給了他了

於:給錢了

郭:轉天這位又逛三不管

於:啊

郭:演員說的跟昨天一樣,您就不會花錢了

於:誰聽兩樣啊(於老闆這句詞似乎欠妥)

郭:所以說演員要激勵自己把節目弄得每天都不一樣

於:對

郭:到後來說傳統相聲不好聽了,不是節目的原因

於:啊

郭:相聲沒有問題,是因為演員停滯不前了

於:對

郭:才導致相聲的沒落

於:不變化了

郭:這是實話啊,也沒有辦法,我們很多演員、很多名家吧、很多大腕兒,沒等學會就紅了

於:咳

郭:所以說你讓他扭回頭再學也不現實

於:呵呵,他還不認頭呢

郭:是不是,做為我們來說呢,兩個小演員,不像媒體上把我們炒的這樣

於:不是那樣

郭:如何如何,藝術家了,多紅了,什麼大師了,胡說

於:咳

郭:每天我們都互相提醒,郭德綱于謙,注意,你們兩個不比別人強多少

於:當然了

郭:就是兩個普通的演員

於:啊

郭:一個行業在一百年裡邊,說句良心話啊,一百年出一位藝術大師就了不得啦

於:行業就火了

郭:拿京劇來說

於:啊

郭:解放初期整個京劇界才兩位大師

於:哪兩位啊

郭:梅蘭芳、周信芳

於:喔

郭:那是國家封的,馬連良先生這么大能耐,才叫著名演員

於:是

郭:現如今藝術家是雨後春筍

於:全是了

郭:主要是因為這個名片管理制度不嚴格

於:咳

郭:我要說給我印個總統,他也給印

於:啊

郭:總統兼神父,都能印

於:嚯!好么,您還要精神物質一把抓

郭:哈哈哈哈!少說這個

於:呵呵呵

郭:就說這個意思,我們就是兩個小演員,愛相聲,願意為相聲做點有良心的事情

於:是

郭:但是還要感謝觀眾朋友對我們的鼓勵和支持

於:對

郭:這十幾年來,我們沒有花國家一分錢

於:恩

郭:也沒得到我們同行的支持和鼓勵

於:恩

郭:都是父老鄉情、衣食父母們支持著我們走到今天

於:就是觀眾

郭:知道嗎,一位觀眾強似一百位理論家呀

於:恩

郭:這是對我們實實在在有幫助的

於:就是這樣

郭:我們也願意把相聲弄好,怎么辦呢?多做功課

於:多學習

郭:多學習,無一日可以休息的

於:那是,老得學

郭:沒事看看書啊

於:恩

郭:看看別的節目啊,跟別的藝術形式互相借鑑、溝通

於:吸取營養

郭:於老師這點做的很好

於:我也差著

郭:涉獵廣泛

於:愛好多

郭:你說什麼音樂會呀、交響樂、芭蕾舞,都看

於:願意看這個

郭:前不久咱們這個“北辰芭蕾舞團”吶

於:北辰芭蕾舞團?

郭:拍了一個小天鵝

於:喔

郭:在勤儉橋那兒搭了一台

於:露天的

郭:啊,跳這舞蹈,於老師風塵僕僕趕過去看

於:喔

郭:買的前排VIP貴賓席

於:還VIP吶

郭:五塊一張

於:哎呀

郭:咱看人花錢都眼暈吶

於:啊

郭:五塊呀,買了兩張

於:是

郭:躺那兒看

於:哎呀,行了行了行了

郭:咱也不懂得,為什麼看芭蕾舞得躺著看呢?大家給解釋一下啊

於:啊

郭:三個小時演出過去了,於老師眼睛通紅通紅的,找一大夫一看,“您看我這怎么回事?”大夫問明白了,“不要緊的,你這簡單,下次再看這種演出,這三小時裡邊你抽空眨下眼”

於:啊,我這一場就沒眨眼吶

郭:好這個,涉獵廣泛吶

於:我這涉獵的還廣泛吶

郭:多學學,多看看是有好處的

於:是嗎

郭:就拿我們相聲來說,傳統節目一千多段

於:是

郭:經過我們演員這么多年的努力,還剩下一百多段

於:太努力了這是

郭:再努力就沒有了

於:哈哈,是

郭:需要大夥好好的學習,千萬別扔了

於:是

郭:說相聲跟過日子是一樣的

於:怎么還過日子

郭:今天買一冰櫃,後天置一彩電

於:啊

郭:你不能今天賣個門,後天拆個窗戶,那是敗家子啊

於:那可不

郭:我們很多曲藝形式,現如今都聽不到了

於:啊

郭:其實很可惜

於:都失傳了嗎

郭:天津還是不錯的,你說京韻吶、西河呀、梅花啊、單弦啊,樂亭啊,還都有

於:還都保留著嘛

郭:到了別的城市,好多曲種都沒有了

於:聽不見唱了

郭:就拿北京來說,過去有一種北京的竹板書,現在沒有人唱了

於:竹板書?

郭:失傳了

於:喔

郭:打著七塊竹板唱故事

於:喔,唱大書

郭:三列國啊,東西漢吶,這說著書,說差不多了,抄起板來,呱唧呱唧呱唧,唱

於:喔

郭:唱完了再說,好聽之極

於:喔,什麼味道的

郭:給大夥學學竹板書,各位是願意聽啊,是願意聽啊,是願意聽啊

於:那就沒挑了,全願意聽了

郭:這些日子休息不好,嗓子不在家

於:喔

郭:我盡全力的唱,如果哪兒有個崩瓜掉字的,各位多做自我批評

於:咳!你唱錯了,人家批評什麼

郭:(唱)慢打毛竹,書又歸了本正,打起我的竹板兒 ,書歸正風。

適才間,唱的本是半部殘書前後七國段,

還有這兩三段,沒有把它交待清

哪裡丟來,哪裡找,我是哪裡接著把它唱,

哪裡頭忘了,我就把它說來你們各位接著聽,

奉敬在坐的眾明公,因為熱鬧更好聽。

於:好,這是竹板書

郭:竹板書,沒人唱了,包括北京過去有一種小鳳調

於:小鳳調?

郭:哎,小鳳調,也叫北京的鐵片大鼓。

於:哎,這可好聽。

郭:挺好聽

於:對對對

郭:(唱)春雨蟄春驚谷天,夏滿芒夏二署相連,

秋處白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春夏(這個)秋冬分為了四季,

清明(這個)佳節都把墳圓,

死去(的個)良家的女,兒孫祭奠,

苦命(這個)妓女何人把她可憐,哎嗨哎~~~~

於:好,哎呀,真是好聽啊

郭:這段叫《勸妓女》

於:有這么一段

郭:後來改了個名字

於:叫什麼呢

郭:“勸于謙”

於:對,沒有啊,沒改過

郭:不承認了

於:這還能承認嗎

郭:多好聽啊,當年還有一種曲藝形式叫“蓮花落”

於:哎,蓮花落

郭:十不閒兒,蓮花落

於:對

郭:最早“十不閒兒”是“十不閒兒”,“蓮花落”是“蓮花落”

於:分著的

郭:自打慈禧太后過生日,兩者合二為一,搭著班一塊演出

於:是

郭:拿十不閒兒來說,相聲演員用的少

於:對

郭:我們過去開場演出,相聲大會之前,先唱十不閒兒的《發四喜》

於:都唱這個

郭:福、祿、壽、喜這么四番,唱起來好聽

於:恩,您唱唱

郭:(唱)福字兒添了來喜沖沖,

福緣善慶降瑞平,

福如東海長流水,

恨福來遲身穿大紅。鬥鬥個起鬥起斗嗆!

於:哎,對對對

郭:發四喜

於:哎,就是這個味兒

郭:蓮花落現在也沒有了

於:蓮花落?

郭:啊,北京、河北地區過去唱這個的多

於:啊

郭:好聽。(唱)我做男兒漢志氣剛,尋了一個老婆亞賽孫二娘,

站著比我高哎,坐著比我長,

腳也比我大呀,力氣比我強,

打之罵之立下家法呀,捨死忘生我要管教婆娘。

於:嘿,好

郭:蓮花落。

於:有點意思

郭:雖然說蓮花落沒有了,但是評劇和二人轉都借鑑了蓮花落的唱腔

於:喔,又前申的意思

郭:評劇在天津來說那是家喻戶曉啊

於:都愛聽

郭:天津、北京、華北地區包括東北,人們都愛聽

於:嚯

郭:天津是評戲的窩子,多少好角兒都出在這兒

於:是

郭:我個人有這么一個認為

於:啊

郭:我認為評劇應該提倡演員的年輕化

於:怎么叫年輕化

郭:因為評劇更多是演這個才子佳人愛情方面的故事

於:風花雪月

郭:你說這個才子佳人歲數太大了演員扮出來不像

於:也不好看

郭:有一次我在咱們天津看戲

於:啊

郭:全本的《秦香蓮》

於:好戲呀

郭:扮演秦香蓮這個演員得有七十多歲了

於:那么大歲數

郭:老藝術家,唱得真好啊

於:唱功好

郭:就是太胖了,頂我四個

於:嚯!那么胖啊

郭:這秦香蓮這大腦袋

於:啊

郭:扮上戲,化完妝一瞧啊,跟奧特曼似的

於:喝,有這么比的么

郭:坐的我旁邊有一個天津的小伙子,說句話把我樂死了

於:怎么說的

郭:哎呀!好秦香蓮啦

於:啊,呵呵

郭:這秦香蓮都夠口兒了

於:啊

郭:我要是陳世美,我泥嘛也不要他

於:哎呀,咳!沒有這么說話的

郭:話糙理不糙

於:倒是

郭:年輕的扮出來,好看吶

於:哎

郭:生、旦、淨、醜四門很齊全

於:對了

郭:最早不行,最早的時候這個評戲叫做“三小兒戲”

於:怎么叫“三小兒戲”

郭:小生,小旦,小丑

於:喔,全是小

郭:哎,小戲。後來豐富了行當,特別的講究

於:好聽了

郭:我認為,評戲的小花臉是值得一提

於:小花臉

郭:在別的劇種裡邊,這個丑角啊,做為陪襯的人物

於:恩恩

郭:評劇裡邊他算主角兒

於:好聽啊

郭:哎呦,好。我曾經認過一個評劇的老師

於:喔,還拜過師

郭:七十多歲的老前輩,教過我評劇的小花臉

於:受的真傳

郭:老先生真好,特別喜歡我

於:是啊

郭:我每天上家去學戲

於:喔

郭:後來老頭跟我說了,說你這孩子太好了

於:喔

郭:我是真喜歡你呀,從明天開始啊

於:啊

郭:你就別來了,你再來我就弄死你,知道嗎

於:啊!這是喜歡你嗎

郭:他特別喜歡我

於:這不像啊,這個

郭:他就是因為上年紀人,比較封建

於:是啊

郭:封建,其實來說,咱們來說不叫事,我就是覺得老頭對我好

於:什麼事啊

郭:無以為報,我想跟他認門親戚,他就不樂意了

於:什麼親戚

郭:我想當他姑爺

於:啊,看上人閨女啦

郭:他閨女特別喜歡我

於:那也不錯啊

郭:他那個女婿反對呀

於:啊,人結婚啦

郭:我們可以給他挑唆的離了么

於:什麼人性啊

郭:後來就沒再去,但是跟老爺子學會了很多戲

於:喔

郭:評劇小花臉,既注重唱,又注重念

於:喔,唱、念

郭:哎,唱、念都要求很嚴謹

於:喔

郭:比如說有這么一齣戲叫《杜十娘》

於:恩

郭:最後一折的時候叫“活捉孫富”

於:對

郭:小花臉扮演的孫富有一段唱腔,充分的體驗出這個小花臉唱腔的好處

於:恩,這么著吧,您給唱一這段,怎么樣

郭:喝,特別的好聽啊

於:活捉孫富

郭:一唱起來是這個味兒的

於:來一段兒

郭:(唱)有孫富囁呆呆獨守燈光,心思思意念念杜十美娘,

貌似花、身若柳、飛雁落掌、羞花貌、沉魚容,壓倒了群芳,

為美人施巧計花銀千兩,打動她全仗這巧舌如簧,

不料想她不願,將我來罵嚷,俠心女抱寶箱哎~投入長江啊,哎嗨哎嗨呀~

於:嘿嘿,好

郭:小花臉

於:真是好聽

郭:唱的好,嘴裡還得乾淨呢

於:得清楚啊

郭:啊,一個字一個字都得送的您耳朵裡頭

於:聽不見不行

郭:包括評劇的小生,我認為也非常講究

於:小生啊

郭:挺拔剛勁吶

於:不一個風格

郭:曾經有一次我認識的一個老演員

於:喔

郭:唱的小生我覺得就不太到位

於:怎么

郭:他鬆懈,比較鬆懈

於:喔

郭:唱著戲(唱)聽譙樓打一更心發急躁,翻過來復過去睡不安牢。

聽完他這唱清明節上墳我都不敢哭

於:怎么了

郭:我怕他說我學他

於:咳,太難聽了

郭:所以說評劇啊,得把它研究到了家

於:是

郭:我認為這個評劇來說,比較適合演這個才子佳人、愛情生活方面的故事

於:喔

郭:不太適合唱這個重大歷史題材的東西

於:喔,大事不善於表達

郭:尤其是國際題材的,不適合

於:國家大事啊

郭:曾經有一段時間有這么一個電影叫《列寧在1918》

於:喔,這好

郭:喝,電影演的火

於:對對對

郭:有一家小評劇團不上座兒

於:恩

郭:用評劇移植上演了《列寧在1918》

於:評戲的

郭:鬧了很多的笑話

於:那怎么唱啊

郭:它用了很多老評劇的唱腔,後邊還借鑑了河北梆子的鏇律

於:什麼味兒啊

郭:化妝可都一樣

於:喔

郭:列寧粘一頭套,穿著這個什麼西裝、馬甲、背帶褲啊

於:喔

郭:這倈著出來

於:喔,也這樣

郭:一張嘴是老評戲

於:怎么唱的

郭:十月革命剛成功,國庫緊張糧食空。我-列寧,我命瓦西里去弄糧食,天到這般時分不見回來,你說這是咋著了涅?

於:耶喝,咳咳。這什麼味兒啊,這是

郭:思前想後讓我放心不下呀~侖噸大大大大倉個啷才一來倉,大撲得倉

於:要唱

郭:(唱)列寧駕坐克里姆林宮

於:呵呵

郭:叫一聲斯拉~~列夫

於:哎呀喝

郭:上前聽分明

於:喔

郭:我命那瓦西里去把糧食弄

於:恩

郭:天到了這般時分,不見回程~

於:哎呀咳咳咳,還擺姿勢呢

郭:後邊上瓦西里,唱河北梆子間板

於:怎么唱

郭:八大倉才倉個嚨咚嚨咚里個兒嚨地倉~

(唱)殺出了東宮啊,上彼得堡~~鏘鏘鏘鏘鏘鏘鏘~嘟~倉咣才咣才咣才咣,搶出糧食好幾包,忙向列寧去報告嗷~要這玩意有什麼用啊

於:說的是呢,太難聽了

郭:所以說我認為評劇還是好好唱自己的傳統劇目

於:就是就是

郭:很多的對兒戲,我認為好

於:對兒戲?

郭:就是生、旦的對兒戲,比如說有這么一出叫《楊乃武與小白菜》

於:嘿

郭:這個戲是家喻戶曉啊

於:名段兒

郭:好聽,小生跟旦角,兩個人較勁的戲

於:是啊

郭:其中有一場叫“背弟寫狀”,我認為是精華

於:怎么叫“背弟寫狀”

郭:楊乃武被屈含冤,在監獄裡邊,打算死,不告狀了

於:呦

郭:姐姐楊淑英來了

於:啊

郭:你不告不行啊,寫下狀紙來,姐姐給你進北京城攢御狀去

於:她去

郭:監獄裡邊沒有桌子

於:啊

郭:姐姐趴在這兒,讓兄弟在這後背上寫這狀紙

於:哎呀

郭:很讓人感動啊

於:太傷心了

郭:特別的好聽,楊乃武這有一大段間板轉快板,好聽

於:喝,再唱唱這段怎么樣,間板轉快板

郭:我是願意唱,但是這點兒光唱不足以表達情緒

於:還要怎么辦

郭:必須要做戲

於:喔,還要演戲

郭:這是兩個人吶

於:進人物啊

郭:一個是楊乃武,一個是他姐姐楊淑英

於:喔喔喔

郭:我能唱楊乃武,誰來這楊淑英呢

於:您別看我,我倒是豁的出去,可是我不會呀

郭:這不要緊的,主要是聽我

於:是

郭:你配合一下知道嗎,你就一句詞

於:什麼詞

郭:“兄弟,你就趴姐姐背上寫吧”你這一說完了,我就趕緊拿起筆來連說帶唱,就齊了

於:就聽您的了

郭:特別簡單

於:我就這么一句

郭:來,來一遍聽聽啊

於:還驗一遍

郭:多新鮮吶

於:兄弟,你就趴姐姐背上寫吧,是這詞兒吧

郭:沒錯,詞對了啊,來,說一遍

於:兄弟,你就趴姐姐背上寫吧

郭:你有點情緒,聲音再高一點

於:喔喔,兄弟,你就趴姐姐背上寫吧

郭:你稍微的再高一點點

於:兄弟,你就趴姐姐背上寫吧

郭:好多了,真聰明,你在高一丁點,不點點兒

於:兄弟,你就趴姐姐背上寫吧

郭:這個姐姐是宮裡出來的

於:太監呀,是怎么的

郭:嘰嘹嘰嘹的,這個啊

於:怎么,您讓高點兒

郭:你還得在情緒上,稍微高一點就行

於:再高一點嘛!

郭:再高點

於:兄弟~我就算了吧,就這就更不是人聲了這個

郭:行,也差不多了,我也歇過來了

於:咳,您要歇著,後台也能歇著

郭:就這一句,兄弟趴姐姐背上寫,我這抄起筆來,鏜鏜鏜鏜鏜,這點地兒,說實在的

於:主要聽您的

郭:聽這個

於:好,咱們開始

郭:來,這就開始了

於:兄弟,你就趴姐姐背上寫吧

郭:趴呀

於:真趴呀

郭:多新鮮吶,做戲嘛。說完這話“叭”你就扔那兒了,我可愛看這個了

於:你愛看像話嘛,我再摔個好歹的

郭:你趴桌子這就行啊

於:桌子上啊

郭:趴這就行

於:來啊

郭:多新鮮

於:兄弟,你就趴姐姐背上寫吧(趴桌子上不動)

郭:姐姐,你壓著我那桿筆了

於:你早說好不好呢你

郭:忘這茬了,你知道嗎

於:就這遍戲好,趴這了

郭:再來再來

於:啊

郭:再來再來再來

於:開始嗎

郭:開始吧,大伙兒都等著

於:兄弟,你就趴姐姐背上寫吧

郭:倉!故事發生在清朝末年,楊乃武打小,老師就說

於:你先等會兒,先等會兒吧。別介紹劇情了行嗎

郭:大夥都得知道這故事啊

於:全知道,這還趴著一位,您沒明白嗎

郭:把這茬忘了啊,都知道楊乃武了

於:太清楚了

郭:不用介紹了,來吧

於:兄弟,你就趴姐姐背上寫吧

郭:倉!小白菜這人吶,漂亮

於:說小白菜!行了

郭:她要叫小苤咧,這完了,二冬瓜,這都看不得

於:有叫二冬瓜的嗎

郭:小白菜,水靈,這東西

於:行了行了,人物也不用介紹了

郭:男女主人公都介紹完了

於:大家全了解了

郭:沒有廢話了

於:不說別的了

郭:這就開始

於:再來啊

郭:於老闆您辛苦

於:哎,您甭管啦!兄弟,你就趴姐姐背上寫吧

郭:八大倉才倉個嚨倉嚨咚里個兒嚨地倉~這人可也不錯

於:你說我幹嘛你,說我幹嘛呀你,你唱不唱啊

郭:我怕你挑眼,你知道嗎

於:我是不挑眼,我這腰都快折了

郭:小心眼兒,你知道嗎

於:唱吧,唱不唱啊

郭:這就開始啦,沒廢話了,來

於:兄弟,你就趴姐姐背上寫吧

郭:八大倉才倉個嚨倉嚨咚里個兒嚨地倉~

(唱)提羊毫,寫辯狀,悲痛難忍。鏘鏘鏘鏘鏘鏘鏘~

江南郡、杭州府布滿烏雲,

我本是奉公守法一文舉,劉錫彤官報私仇害良民,

邊寶賢顧私情官官相護,巡撫堂俱都是顧利殺人,

胡瑞瀾奉旨巡查江南郡,不知貪了多少銀,

復盆冤、千古恨,可憐我舉家大小命難存,

冒死含冤求再審,要把這江南貪官風捲殘雲吶,

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大!倉倉大叭倉才~撲!

於:您這是楊乃武寫狀啊

郭:郭德綱殺豬

於:去你的吧!

郭:郭德綱殺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