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被區劃

植被區劃

植被區劃就是在一定地段上,依據植被類型及其地理分布特徵的差異,劃分出高、中、低各級彼此有區別,而其內部具有相對一致的植被類型及其有規律的組合的植被地理區。因此植被分布的地帶性和非地帶性規律是植被分區的首要原則。

植被區劃

正文

在一定地區依據植被類型及其地理分布特徵劃分出彼此有區別,但內部有相對一致性的植被組合的分區。植被分區在空間上是完整的、連續的和不重複出現的植被類型或其組合的地理單位。從理論意義來說,通過植被區劃所展現的地球各地區的植被地域分異,可以指示植被地理分布的規律性及其與環境的關係,提供區域或全球的植被地理圖式;還可以藉以確定某一地區在植被帶中的位置及其與周圍分區的相應關係,從而能更深刻地認識該區的植被實質。在實踐上,植被區劃是綜合自然區劃、自然生態區劃和農業區劃的主要依據之一。地區植被的開發利用和經營保護,農、林、牧、副業的發展也應在植被分區的基礎上進行。對於區域規劃來說,植被分區也應是重要的科學依據之一。
區劃原則和依據 地帶性規律是植被地域分異的自然基礎。這一規律在植被分布上的反映,即植被的“三向地帶性”(見植被帶)。在進行植被區劃時,首先按照反映熱量和水分條件的植被水平地帶性,劃分出高級的區劃單位,在各區域內再進一步根據熱量或水分的分異所引起的植被差異劃分出地帶或亞地帶,進而在各地帶內根據垂直地帶性或其他非地帶性因素(如地貌構造)的影響,將植被劃分為不同的植被區。通常是從高級單位到低級單位逐步向下進行細分。另一類植被區劃是以植被類型和植物區系成分性質為原則,將各分區按照植物區系成分的相似性進行歸併,在原理上是從下向上聚類分區的。這類區劃源出於植物區系分區,特點是較重視植物的地理-歷史性質,但由於偏重區系性質而對生態條件考慮不足。所謂的植物區劃或植物地理區劃即屬此類。
在植被地理地帶性的原則下進行植被區劃的具體依據或指標,包括該地區的植被類型及其組成者──植物種類的生態類型、生活型和地理成分。氣候、地貌和土壤等也可以作為植被區劃的參考依據或輔助指標。
①植被類型:根據生活型來劃分的植被類型高級單位,尤其是反映大氣候水熱地帶性的植被類型,是植被區劃高級單位的依據。例如,中生的冬季落葉闊葉喬木生活型構成的夏綠闊葉林植被是溫帶濕潤區的地帶性植被型,以它占優勢的植被區域應劃為溫帶落葉闊葉林區域。根據較低的生活型單位或植物種、屬等分類群來劃分的中、低級植物群落類型單位,則是劃分中、低級植被區劃單位的依據。一些重要的隱域性植被類型也可以作為較低級區劃單位的依據。植被區劃往往是根據植被類型的組合,即若干地帶性植被類型組合、地帶性植被和隱域性植被類型組合、隱域性植被類型組合,或一系列山地垂直帶植被組合類型劃分或歸併的。
②植物區系成分:構成植物群落類型的優勢種或標誌種的地理-歷史成分,對於地區的地理性質或歷史性質具有特殊的指示意義,並可據以進行定量統計分析。在以植被類型為分區依據時,考慮其優勢和標誌植物的分布界宿以及歷史成分,有助於揭示和認識各植被分區的性質。
③環境因子:植被與氣候、地貌、土壤、水分等環境因子,尤其是主導的因子具有密切的相關性和在空間上分布的相對一致性。因此植被區劃應當與這些自然地理要素的區劃大致相符合或相對應。一些重要的生態氣候指標,如最暖月、最冷月均溫,生長期和無霜期,降水量及其季節分配,乾燥度或濕潤係數等,往往與某些重要的植被類型分布界限一致,可作為植被分區的重要參考數據。在地貌單元與植被類型及分區之間往往也存在著同一性,尤其是巨大的山系和高原,其邊緣通常是大氣候區的分界線,影響植物種類的遷移和發展,因而往往也是植被區劃的界線。
區劃方法 植被區劃應在植被圖的基礎上進行。高級植被分區單位,如植被帶或其下一級分區,可在小比例尺植被圖上進行,中、低級分區則在相應的中、大比例尺植被圖上劃分。通常按照先水平地帶性、後垂直地帶性,先高級植被分類單位、後低級植被分類單位,先植物生活型高級單位、後低級單位,先大氣候、大地貌因子作用,後中小地貌、基質作用的順序,由高向低地劃分各級植被分區單位。對區內各植物群落類型、區系成分及主導生態因子進行數量的多元分析,以定量地確定區內植被的一致性和各分區之間的相異性程度。高級植被分區之間的界線,可以通過精確的植被圖以及植物群落類型和區系成分的數量指標的定量分析來確定。
區劃單位 歐美植被區劃的單位系統較簡單,級別較少,通常為4級:區域-省-區-小區;蘇聯植被區劃單位系統層次較複雜,相應於上述各單位還往往分為亞級。
中國從 20世紀 50年代起進行全國性的植被區劃。1980年出版的《中國植被》的中國植被區劃系統具有 4級區劃單位(見圖):

植被區劃植被區劃
植被區域-植被地帶-植被區-植被小區,尚可進一步劃分亞級。全國共為8個植被區域(包括16個亞區域),18個植被地帶(包括8個亞地帶)和85個植被區,小區未列出。侯學煜的植被分區系統(1985)則將全國劃為13個植被區和21個植被帶。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