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灰斑病

棗灰斑病

主要分布於四川、雲南等地。一般為害較輕。
(1)症狀:主要侵害葉片,初時病斑暗褐色,圓形或近圓形,後期中央變為灰白色,邊緣褐色,其上散生黑色小點,即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
(2)病原:半知菌亞門、葉點黴菌,屬真菌。分生孢子器扁球形,初期埋生於表皮下,成熟後突破表皮外露,呈褐色。
(3)病害循環及流行:病原菌以分生孢子器在病葉上越冬,翌年棗樹生長期,分生孢子借風雨傳播,進行侵染。多雨年份發病較重。
(4)防治方法:
①秋季清掃落葉,結合施肥集中深埋,減少病源。
②加強綜合管理,增施有機肥料,科學使用“天達2116”,提高樹體抗病性能。、
③發病初期結合噴灑“天達2116”噴灑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